【 歷史今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出生

人氣 161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4月21日訊】(大紀元岳青綜合報導)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她的全名是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1926年4月21日,伊麗莎白出生於英國倫敦西區布魯頓街17號–她的外祖父家。她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英聯邦及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國國教會的最高首領。

伊麗莎白登基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於1953年6月2日),同時 也是英國在位時間第3長的君主,僅次於維多利亞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以及喬治三世(1760年-1820年)。以她為國家元首的國家中大約 生活著1.25億人。

憲法地位

在英國,伊麗莎白二世的王位是根據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Act of Settlement 1701)繼承的,她是聖公會教徒。儘管英國的王位一般是血緣繼承,但是英國的國會自1688年光榮革命以後就一直有權決定誰來繼承王位。

在認可伊麗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的15個英聯邦國家中,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地位是受到憲法承認的。原先這些國家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或自治領地。

當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後,她的後人將根據這些國家的憲法成為其國家元首,而非根據繼承原則。

早年生活

伊麗莎白二世英國溫莎王朝第四代君主、英王喬治六世的長女。自幼在皇宮內接受教育,主修憲法史和法律。她在歷史、語言和音樂方 面有造詣,能流利地講法語、西班牙語和德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參加英國本土輔助部隊,接受駕駛和維修摩托車的訓練。1947年7月9日,她與遠房表兄、 希臘和丹麥親王菲利普•蒙巴頓中尉(現為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訂婚,同年11月20日結婚。
婚後夫婦兩人居住在倫敦的克萊倫斯別墅(Clarence House)。他們育有三子一女,長子查爾斯王子為王位繼承人、次子安德魯、三子愛德華、女兒艾麗斯•路易絲公主。 雖然英國的王朝被稱為溫莎王朝,但夫婦兩人同意他們的孩子應該使用蒙巴頓-溫莎(Mountbatten-Windsor)作為他們的姓氏。

伊麗莎白二世於1951年開始代表英王喬治六世出席各種正式場合。1952年2月6日國王逝世,她繼承王位。她的加冕典禮於1953年6月2日在西敏寺舉行。

女王生涯

伊麗莎白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外訪最多的國君。1953年至1954年她和菲利浦花了半年時間周遊世界,她也成為第一個訪問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斐濟的在位君主。1957年10月她到美國進行國事訪問,1959年則又訪問了加拿大。1961年她首次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她訪問過大多數歐洲國家和許多歐洲以外的地區,並經常出席英聯邦首腦會議。

在伊麗莎白繼位初期必須面對的英國是一個分崩離析的落日帝國、逐漸衰弱的軍事與經濟強權和逐漸瓦解中的鬆散組織英聯邦。她不斷努力試圖保持前殖民地與英國的特殊關係,在一些時候——例如南非——她為保持這種關係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伊麗莎白女王在宗教、道德標準和家庭事務上非常保守。她對待宗教責任十分嚴肅,並將她的加冕誓言看得很重。她利用自己的權威阻止了她的妹妹瑪格麗特嫁給一個離過婚的男人。而多年來她也拒絕承認她的兒子查爾斯王儲與情人卡米拉•帕克•鮑勒斯的關係。

雖然王室其他成員經常引起許多爭議,特別是女王的孩子們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所經歷的婚姻問題,但女王本人較少引發爭議,並受到英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2007年,女王的專用頻道在短片分享網站YouTube啟播,除播放多輯王室珍貴片段外,更首次在網上播放女王的聖誕文告,紀念她首次發表電視聖誕文告50週年。白金漢宮表示,女王開創先河,上載片段到網站,是希望將訊息傳遞給更多人,拉近和年輕一代的距離。

2012年2月6日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登基60週年的紀念日。為了慶祝女王的「鑽石級」登基年,英國全國舉行了各種慶祝活動。女王通過白金漢宮發表聲明,明確表示自己沒有讓位的念頭,而是繼續擔任女王,「把餘生都奉獻給國民」。

聯合王國的君主

作為國家元首,女王有保護憲法執行的責任。一般認為,女王在現行英國君主立憲制當中具備諮詢權、褒獎權及警告權。現時,女王在政治上仍有著重要影響力,特別是在政治危機中,女王往往發揮了超黨派的穩定和平衡的作用。這在1990年戴卓爾夫人在保守黨影響下被迫下臺一事可見一斑。

女王是立法程序中的重要組成部份,她與上議院和下議院共同構成了完整的英國國會。在英國法律中女王是一個自然人,必須像其他所有人一樣遵守法律。但是女王作為國家元首不能被起訴,作為個人亦不能被控告。幾乎每一位與她工作過的首相都給予女王極高的評價。

女王擔任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是唯一宣佈戰爭與和平的人。女王和其他王室成員會在武裝部隊中擔任各種榮譽職務。女王亦會與英國國防部參謀長和各參謀長定期開會。此外,當英國捲入戰爭當中時,軍人及其家屬往往喜歡寫信給女王,表示他們知道自己是在為英國和女王而戰。

女王一直獲英國民眾的支持及愛戴。據2001年英國廣播公司的調查顯示,83%英國民眾承認女王極具責任感;79%民眾認為女王在海外出色地代表了英國;90%以上民眾認為女王工作表現出色、良好或一般。而據2008年英國廣播公司委託民調機構的調查顯示,約78%的民眾認為英國應該繼續保有王室,80%的被訪者則認為英國在30年內應該實行君主制。

個人形象

女王在普遍英國人心目中,是國家團結的象徵。而她的端正品行,亦往往是為全體國民樹立個人行為操守的典範。另外,女王亦時常在一年一度的聖誕節的廣播談話當中,鼓勵國民互相幫助及彼此團結。

女王的著裝十分保守,並以老百姓能清楚看見她為準則。女王喜歡單色外套和各種不同的帽子。她很少改變自己的外形。

外交場合上女王非常正式,與她會面時的禮儀繁多。任何較親密的交流,例如觸碰,都是不被允許的。因此,前澳洲總理基廷在一次女王訪問澳洲時輕輕摟著女王的腰,儘管他個人辯稱是一種對長者的尊重表現,亦被保王派指為「對女王不敬」。理論上,當面見女王時,男士須深深鞠躬,女士則需行屈膝禮。

不過在私底下有報導卻稱女王非常喜歡一些「有傷風化」的幽默,她的侍女們還經常向她「報告」王宮內新的小道傳聞。私底下的女王非常平易近人,並且真心關切為她工作的侍從們。

相關新聞
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拍賣珍貴郵票
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十月訪問波羅的海三國
伊莉莎白二世茶點款待二千名英國兒童
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過「官方生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