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治療冠心病 體外心臟震波效果佳

人氣: 6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郁玫臺北報導)近年來,由於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不但導致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的人數增加,心臟相關疾病死亡的人數也持續上升,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CAD:Coronary Artery disease,又稱為缺血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為心臟疾病死因中的主要原因,多數病患都是在無預警之下發病而辭世。

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傅懋洋表示,現今治療冠狀動脈心臟病基本的方法為藥物治療、皮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與外科繞道手術三種,病患可依不同的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但有10%的病患特別是合併有糖尿病患者,因冠狀動脈產生瀰漫性病變,並不完全適宜接受外科繞道手術或皮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只能靠藥物來減少心絞痛的發生,但是藥物並不能完全解決這類型病患的心臟問題。

日前高雄長庚醫院進行的體外心臟震波治療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參加試驗的32位患者中,超過7成受試者心絞痛次數明顯減少,心臟相關問題也獲得解決。傅懋洋表示,心臟震波儀是一種高頻率的聲波,原本是用來治療泌尿道的結石,後來在治療中發現較低能量的震波可以用來增進骨頭或傷口的癒合,轉而朝向治療冠心病方向發展。

他說,心臟震波儀的治療原理,即是透過震波的刺激,讓心臟產生新生的細小血管,進而改善心肌血流的灌注,減少心絞痛或心臟衰竭的發生,初步治療對象鎖定為無法接受開刀或被醫師宣判無法動手術的患者;但是合併有心臟血栓或嚴重肺氣腫的患者,不適宜以此方式治療。

傅懋洋進一步說明,心臟震波儀的治療方式類似心臟超音波檢查,也可稱為體外按摩心臟,需透過心臟超音波的指引來進行。治療時的震波以每平方毫米0.09毫焦耳的能量釋出,每次心肌將有3個以上的點接受震波的治療,每點接受震波100下,透過震波的刺激血管產生新生小血管,進行改善心肌灌流,改善心臟功能。此項治療方式不會引發心律不整、不會傷害心臟,亦無治療產生的副作用及死亡,能有效的改善心肌缺氧。

傅懋洋提醒,不論是採用那一種治療方式,都必須經過專科醫師為患者完成影像檢查並評估狀況後方能進行。此外,患者必須認知,不論何種治療都只是控制心絞痛的發生,患者在治療後,如果不節制飲食、不運動,或者繼續抽煙,血管再度狹窄的可能性還是很高。因此要定時服藥、定期回診、監測治療目標、定期量血壓及追蹤血糖、膽固醇,並配合修正生活習慣來減少冠心病危險因子,才是維護心臟健康的根本之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