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醫的痰不只是你知道的痰

文 / Ovi 吳奕璇(中醫師)

一名感冒的女子。(Shutterstock)
人氣: 488
【字號】    
   標籤: tags: , , ,

我們講講「痰」這個生病時常常讓你喉嚨不舒服的分泌物。

大家感冒時,應該時常咳出黃色或白色的黏液,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痰吧。一般我們認知的痰源於肺部支氣管黏膜的分泌物,可以將灰塵、細菌、過敏原等東西排出體外。

不過在中醫,除了有形可見的痰,還概括到體內無形的痰。(這你就不知道了吧~)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有哪些臟腑能讓津液正常流動:

:有肅降功能,可以讓津液向下輸布至全身。

:可以吸收、製造津液,並具有升淸功能,可以將津液上呈到肺臟。

:主水液,調節肅降與升淸功能,並將津液排出體外。

一旦這三者之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津液代謝受阻、進而停置在體內某處,使體內生濕,久而久之成為中醫所謂的「痰」。因此可以將痰視為「濕」的進階版本,積累在不同地方都會導致身體不同的變化,如:

頭部:頭暈、脹耳:耳鳴、暈眩

血管:高血脂

:脂肪肝

四肢末稍:脂肪瘤

身體一旦有上述的狀況,當然可以一起來找中醫師處理,不過日常保健的話要怎麼除痰呢?你可以多按摩、刺激胃經的穴道豐隆穴,還有最重要的是預防濕氣入侵身體,如多運動、少吃生冷食物、多吃薏仁飯等,就可以避免濕氣進化成痰喔!

豐隆穴。(健康1+1)

(網站專文)

書封。(晨星出版社提供)

(本文摘編自《病中醫搞WHAT:一覽中醫基本原理、適合病症、看診秘訣與養生原則,告訴你為什麼要看中醫》,晨星出版社提供)

推薦閱讀
看更多→「除濕一身輕」相關文章
古中醫「五藏六府」與現代「五臟六腑」之別處
看更多→「逆轉脂肪肝」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王曉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