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載全民服務重擔 美郵局季度虧損$32億

人氣 51

【大紀元2012年0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編譯)美國郵政局週四公佈,上季度虧損擴大到32億美元,並責怪美國國會阻止該機構因郵件量下降和退休人員醫療福利成本高漲,而做出削減成本的努力。

郵政局正向國會尋求新的迴旋餘地,以爭取取消周六遞送郵件和刪減醫療保健等成本。上個月參議院通過一項法案,通過110億美元的現金挹注,且將關閉3,700個郵局和一周5天遞送郵件的議案延後2年實施。而眾議院則另有一單獨法案允許大力削減,但法案停滯不前。

美國郵政局上季度營業收入小幅下滑至162億美元,而營運開支攀升5.1%至194億美元。總郵件量再下滑4.1%至395億件。

該機構說,如果沒有採取立法行動,它將在今年秋季被迫拖欠財政部醫療預付款項110億美元。

由於民眾強烈反對,郵政局週三宣佈撤回原本訂於5月15日關閉數千個郵局的計劃,但縮短營業時間。這項措施先實施兩年,一年可節省約5億美元。

週四,郵政局繼續爭取立法變革,讓其5年業務計劃的關鍵條款上取得進展。郵政局稱其勾勒的計畫,能在2016年前每年可減少約225億美元損失的經營費用。

郵政總長多納霍(Patrick Donahoe)表示,正在積極尋求新的收入來源和減少花費,「但這些行動還是不夠讓郵政服務具備盈利能力。」

郵政行業聯盟一負責人賽克勒表示,這些嚴峻的數字應該足以讓眾議院採取郵政改革,「如果國會沒能制定郵政服務的根本性改革方案,800多萬名員工的工作岌岌可危。」

多納霍上月曾列舉,目前郵政局每天損失2500萬美元和背負超過13億美元債務。

美國郵政(USPS)若干年來的財政一直下滑,加上經濟不景氣、網絡支付的興起、電子郵件和其它數字通訊方式的普及,以及國會的法令,讓美國郵政自2007年以來產生了十幾億美元的財政赤字。

服務全民的機構被私有化 盈利成為指標

今天美國郵政是全美第二大的雇主,僅次於沃爾瑪,管理著世界上龐大的車隊,處理全世界40%的郵件數量。

多年來,美國郵政做的事情不僅僅是送信,它還是小社區里人們的聚集場所,它的作用遠遠超過一個收集信件和出售郵票的地方。

研究美國郵政資金問題的紐約大學教授Steve Hutkins說:郵局是民主的發源地,它一直被當作是一項生意,其實它並不是。

美國郵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國革命戰爭時期,出現了一套新的郵政體係來取代皇家信件服務,因為殖民者不喜歡後者昂貴的價格,認為那是不公平的附加稅。獨立戰爭爆發的1775年,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被任命擔任首位郵政大臣。

很多郵局的建築物都具有歷史意義,有些甚至是美國成長過程和災難恢復過程中,社區建立的標誌。

《時代周刊》刊過一篇有關郵局興衰史中最後提到,提到美國郵政存廢的爭論焦點其實很簡單:本應服務於全民的一個機構即將被私有化。但可惜的是,全民服務的理念不符合市場上那隻看不見的手的經濟理論。這就是為什麼優比速UPS和聯邦快遞FedEx不作全境服務的原因,因為有些地方掙不到錢。那麼它們怎麼才能完成最後一段路的遞送呢?找郵局送,這兩家公司正是美國郵政局最大的客戶。

郵政局真正使命必達的輝煌歷史

說郵政服務是美國國家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項傳統制度其實並不過分。幾十年以來,郵政系統是美國最大的公共就業機構,19世紀一段時期裡,四分之三的政府僱員都是郵政職工。開國者曾經認為郵政服務如此重要,以至於他們在憲法中寫明,國會有權力建立、規範郵政服務。

建國早期,郵政服務通過投遞報紙這個有關新件國家信息的唯一來源,把美國分佈廣泛的人口聯繫起來。它讓家人和士兵在戰時保持聯繫。還沒有道路的時候,它使用蒸汽機船遞送信件。在巴拿馬運河修建之前,它用遊船、牲畜群和獨木舟向加州遞送信件。

即使在今天,美國郵政依然在使用不可思議的方法投遞郵件。如果寄一封信到位於大峽谷底部的哈瓦蘇派印第安人居留地,郵遞員會趕著騾子為你投遞。如果信件是到阿拉斯加的荒野中,美國郵政採取的方式是空投或者雪橇(在1963年之前都是使用狗拉雪橇)。有東西要寄到阿拉巴馬州的紅河流域嗎?美國郵政有逐個碼頭停靠的郵船。其它一些投遞工具甚至還包括氣動真空導管、導彈(註1)和氣墊船,而民眾只需要為每封信支付45美分。

郵政很重要 但運作問題重重

過去幾十年來,這種大規模的運作相當平穩,利用鐵路和航空普及帶來的新技術與國家共同發展。信件數量從1953年的500億增長到1966年750億(如今年處理量約1700億件)。即使如此,郵政服務總是陷於赤字當中,對國際郵件業務的介入註定讓其無法翻身。到20世紀中期,郵政每年虧損6億美元,整個體係就是從這時候開始分崩離析的。

1966年放假前的郵件高峰期,芝加哥郵政總局突然湧進了無數的廣告郵件。這家郵局有13層樓,佔地面積60英畝,是世界上最大的郵政建築物。結果發生了所有信件都停滯了,真的一動也不動。在整整三星期的時間裡,100萬磅郵件——大約1000萬封信件——幾乎沒有被進行任何操作處理。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郵政職工工時被削減、負責分揀信件的人缺乏經驗、郵政部長職位空缺太久,以及改變後的退休金制度讓更多人選擇退休等因素造成。

慘況至少揭示了兩個問題:郵政對國家的正常運著至關重要;郵政的運作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郵政部長Larry O’Brien提出了一套新的服務方案,並警告說,郵政服務的根基存在缺陷,整個體系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幾年後的紐約,一場自發性的罷工爆發了,主要是為了抗議過低的工資水平。當時郵政職工的工資水平尚不及清潔工。「一名有4個孩子的家庭的郵政工人夠得上申請食品救濟券的資格了。」

工人們走上街道之後,尼克松(Nixon)總統派遣國民衛隊和美軍士兵去分揀郵件,但根本無濟於事。他們很快發現自己徹底失敗了,處理郵件的速度趕不上郵件堆積起來的速度。8天之後,尼克松政府發出信號,表示願意與郵政工人談判。

半官方半私營組織
2006年法案埋下禍因

這些事件最終促成了總統顧問團卡普爾委員會(Kappel Commission)的成立,它由多名企業高管組成,這些人對郵件操作沒有任何專業知識。1970年,他們完成了一項郵政改革方案,最終形成郵政重組法案(Postal Reorganization Act),把美國郵政部(Post Office Department)改為美國郵政(U.S. Postal Service)。這不僅僅是名稱的變化,國會實際上把郵政服務改為一個準政府組織,既不是一家企業,又不是政府的一部分。它不得不像一家自負盈虧的公司或私人實體一樣運作,即使依然要肩負向這個國家每一戶家庭投遞信件的使命。

在後來的幾十年裡,美國郵政在各方面都發展得不錯,即使那些偶發的憤怒職工的暴力行為也並未撼動其根基。當然,經常會有一些憤怒的顧客抱怨郵局位置太過遙遠。但總體來說,美國郵政的表現相當不錯,以至於國會決定開始為其員工的退休基金預先挹注資金75年。

國會因此在2006年通過了一項法令,要求為退休人員預付年度的醫療補貼,以每年55億美元的金額支付10年。華盛頓當局沒有預見到兩年後經濟衰退固然是一個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這項法案所造成的影響,讓郵政服務脫離了正確的經營軌道。

聯邦財政困難 迫使郵局陸續關閉

很多郵局的建築物都具有歷史意義,有些甚至是美國成長過程和災難恢復過程中,社區建立的標誌。

55歲的賓州人多納霍(Donahoe)在2010年10月份開始任職第73任郵政總長,這或許是郵政歷史上最動盪不安的時期。多納霍在郵政系統中已經工作了36年,從家鄉匹茲堡的一名收發員做起,一直進入了賓夕法尼亞老鄉班傑明•富蘭克林的辦公室。這個職位自1775年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到1971年,一直是內閣職位。

奧巴馬政府去年延遲了支付下一年度55億郵政職工退休費的最後期限,而且在去年9月份結束的財年中已經虧損了51億美元。

就是從那時開始,一些郵局陸續關閉,數量高達幾千家。

多納霍說:我們或許會考慮關閉15,000家郵局,而不僅僅是3,700家。並不是說我們願意關閉它們,但是當一個機構需花費7萬美元的成本取得1萬美元的收入時,必須要有一些解決方案了。

官方重點考慮的是關閉兩類郵局:每天工作不足1小時的鄉村郵局,和收入不足50萬美元、且臨近還有另外一家郵政服務機構的城市郵局。但對有些人來說,關閉郵局的舉措不但草率,而且毫無意義。

拯救郵局網站savethepostoffice.com創始人Hutkins說:關閉郵局對於郵政系統當前面臨的財政狀況其實沒有什麼幫助,運作這些郵局的成本,和關閉它們所能節省下來的錢,與郵政系統的預算赤子相比是微乎其微的。

Hutkins在紐約大學教授有關人的地理位置感和旅行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等相關課程。

的確,任何企業都可能這樣做,但這正是讓這場爭論難以進行的重要原因。美國郵政是一個準政府事業,它的自治組織結構決定了它半私有、半政府的性質。

Hutkins說:有關商業性的言論讓郵政服務更加傾向於私營化,這就是問題的根源所在。我認為他們是在因小失大。

在費城,殖民地風格的B. Free Franklin郵局也即將被關閉。這所郵局並沒有升起國旗,因為那裡的信件遞送服務在建國之前就存在了。它使用一種由富蘭克林發明的特殊意義的郵戳。它的關閉引起了熱愛這種歷史感的人們的悲傷和憤怒情緒。

沃爾瑪會成為郵局嗎?

儘管一些郵局的業務會被轉移到一些小型的雜貨店中,但大部分還是被大型商場所接管,比如沃爾瑪、好市多和Safeway等。你在那裡可以買到任何東西,從流感疫苗到火星塞和新型眼鏡。

其中一些商場還有郵政信箱,它們都出售郵票,並接受人們投遞包裹。很多甚至比傳統郵局的營業時間更長。

明信片收集愛好者Kalish說:「他們竭力想證明的是,你可以在10萬家像沃爾瑪這樣的商場中買到郵票。但這依然無法否認郵局存在的必要性。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可以說,嗨,我們為社區居民省下了不少錢。但這卻讓社區文化貶值。」

那些試圖挽救美國郵政的人經常說,真正讓人們擔心郵政的原因是,我們眼睜睜地看著美國一部分歷史被蒸發掉——費城的富蘭克林殖民地風格郵局、那些繪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新政壁畫的郵局,有些是羅斯福親手設計的、內戰之後南方的第一家郵局。它們全都不復存在,有些被改頭換面為商店、房地產辦公室或是精品商店。

〈註1〉: 美國郵政1959年曾嘗試「導彈郵件」新技術。為了實現更快的運輸速度,郵政部與美國海軍潛艇合作,發射了一枚帶有兩個郵包的巡航導彈。儘管導彈最終到達佛羅里達的梅波特,郵件也派送成功了,但是昂貴的成本和無數失敗的例子最終只得放棄。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不堪虧很大  美國郵局將提案週六不送信
美國郵政局削減服務以避免破產
美國郵局 將裁員2萬8千人
美國郵局網站增中文和西班牙文服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