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秘聞:鄧調嫡系部隊攜重武器進京督軍

人氣 13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5月17日訊】1989年6月4日凌晨,中共中央軍委向南京軍區下達緊急調兵命令:第十二集團軍火速空運進京執行戒嚴任務。南京軍區緊急調集所有的軍用運輸機,並大量徵用中國民航的大型客機,將第十二集團軍近萬名官兵、四百四十七台車輛及其武器裝備空運進京。

香港《動向》雜誌5月號刊文指出,中共高層為了確保1989年6月4日的屠殺手無寸鐵的學生不出問題,中共中央軍委當天凌晨緊急調動第十二集團軍攜帶重武器進京。

6月4日清晨,第十二集團軍軍長郭錫章、政委溫宗仁率領集團軍前進指揮部以及先頭部隊首先飛抵北京南郊的南苑機場。隨後當天,該集團軍的步兵第三十六師、步兵第三十四師的第一○一團、集團軍直屬炮兵旅、高射炮兵旅、坦克第二師的偵察營,以及部份保障部隊近萬名官兵以及武器裝備全部空運抵達南苑機場;其中,步兵第三十六師出動了六千七百二十六名官兵、四百四十七台車輛。空運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在解放軍的歷史上絕無僅有,可見情況之緊急。

鄧嫡系部隊進京「護駕」

在第十二集團軍緊急空運進京之前,已有逾二十萬的官兵進京執行戒嚴任務,如北京軍區的二十四、二十七、二十八、三十八、六十三、六十五集團軍、炮兵第十四師、天津警備區坦克第一師、北京衛戍區警衛第一師和警衛第三師,濟南軍區的二十、二十六、五十四、六十七集團軍,瀋陽軍區的三十九、四十、六十四集團軍,以及空降兵十五軍、武警北京總隊等。中共高層為何緊急調動第十二集團軍呢?

一方面,第十二集團軍前身是第二野戰軍第六縱隊,鄧小平曾任二野政委,所以是鄧小平的老部隊。

另一方面,第十二集團軍起到震懾、監督其他集團軍的作用。5月中旬同樣也是空運進京的第十五軍、第二十六集團軍,只是攜帶隨身的武器裝備(輕武器)。一位曾參與北京戒嚴的第十二集團軍軍人透露:其他進京的戒嚴部隊只有軍官配發足夠的子彈,正、副班長每人配發5發子彈;而第十二集團軍緊急空運進京時攜帶重裝備武器,每個士兵均每人配發130發子彈;第十二集團軍並接獲明確的命令,在執勤過程中可以開槍掃除一切有礙於完成任務的人,不像其他戒嚴部隊沒有命令不准開槍。

緊急空運進京的第十二集團軍一直在北京南苑機場集結待命,並沒有執行戒嚴執勤任務,名義上是擔任由中央軍委直接掌握指揮的預備隊,其實質是對各個戒嚴部隊實行監督、威懾作用,以確保各方面都不出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三十八軍軍長抗命、二十八集團軍消極抗命

六四期間,北京告急,北京軍區司令員周依冰親自開車到保定,要徐勤先帶部隊進京。徐勤先問,有沒有中央軍委命令。周說,有。徐又問,有沒有小平同志的命令。周說,有。徐又問,有沒有常務副主席楊尚昆的命令。周說,有。徐又問,有沒有軍委第一副主席趙紫陽的命令?周說,沒有。徐說,那這個兵我不能帶(宣佈北京戒嚴後,全世界都知道趙紫陽倒台,徐將軍是明知故問)。周依冰指著徐勤先的鼻子說:「我知道你老婆是法官,你兩個兒子都在天安門廣場!」


1989年的6月4號,一位在天安門廣場受槍傷的學生。 (新唐人電視台)

據中共中將劉亞洲在2009年一個公開演講透露,三十八軍軍長徐勤先是解放軍中一個難得的將才,在六四期間他拒絕執行鎮壓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三十八軍駐在京津一帶,受學運影響,很同情學生。

第二十八集團軍是在軍長何燕然、軍政委張明春帶領下也消極抗命鎮壓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

6月4日早,二十八軍向天安門廣場開進,在木樨地遭到愛國學生與群眾阻攔。軍長何燕然在裝甲車上手搭涼棚往前一看,說了一句話:「遍地青紗帳」。政委還來一句:「十萬青年十萬軍」。然而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叫空軍王海司令員派直升機向他們喊:「前進前進,不顧一切前進!」何燕然根本不聽,還對政委講,將來上軍事法庭,你去還是我去呀。劉華清非常生氣,說了四個字「龜不出頭。」

中共調用十二集團軍並重型準備之,其用意明顯。如果戒嚴部隊執行任務不力,或出了狀況,該集團軍可以利用重型武器很快解決問題;如果其他戒嚴部隊不能控制局面,則可以直接利用其強大的殺傷力來應對學生或百姓。

(責任編輯:張頓)

相關新聞
方勵之 華萊士逝世 六四再成焦點(1)
方勵之 華萊士逝世 六四再成焦點(2)
方勵之 華萊士逝世 六四再成焦點(3)
《經濟學人》:中共六四後最大分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