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作家游東歐25國 籲中共放棄共產主義

人氣 4

【大紀元2012年05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怡文舊金山報導)近日,舊金山作家弗朗西斯‧泰邦(Francis Tapon)在聯邦俱樂部介紹他的東歐之旅,主題是:「東歐巨變教給我們甚麼」。

東歐劇變教給我們友善和寬容

泰邦說,東歐巨變「教我們互相之間要友善。二戰確實影響了歐洲東部,造成很多破壞,結果使倖免於難的人們非常頑強,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非常堅韌,這是普遍現象。此外,他們還懂得如何平衡好工作和娛樂。在中國和美國,我們辛苦工作,在歐洲,人們知道怎麼利用週末來放鬆。他們知道下班回來就不要再工作,我認為這是健康的工作平衡。」

給泰邦印象最深的是,東歐國家的人民,在擺脫共產主義和共產黨統治後,變得友善而包容。比如,阿爾巴尼亞是東歐最後一個拋棄共產政權的國家,泰邦的錄像顯示,在那裏,街道上都是年輕人,他們面露笑容,見面互相拍拍臉頰。儘管城市裏還遺留著冷戰時期的地堡、碉堡,但是,建築物上卻寫著:「奧巴馬總統,我愛你。」

在塞爾維亞,泰邦見到了被轟炸的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他還在那裏見到一家咖啡館,
名叫「喬治‧布什咖啡館」,裏面的牆上貼著三幅喬治‧布什照片,還有一面美國國旗,店主卻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塞爾維亞人。

在科左沃的一座建築物牆上,泰邦也看到「我愛美國」的標語。

共產主義不是可持續的體制

泰邦遊歷的東歐25個國家,幾乎都曾經受到過共產主義的影響或被共產黨統治。但是,他們在1989年的民主運動中相繼選擇了放棄共產主義,實行民主化。泰邦說,首先選擇民主的波蘭現在仍然是東歐信仰神的民眾最多的國家。

從波蘭放棄共產專制到蘇聯解體,東歐的民主化進程用了兩年的時間。除了羅馬尼亞,其它國家都是通過和平的自由選舉和平地推翻共產政權的。

談到目前中國政局的變化和中國面臨的選擇,泰邦說:「如果要轉變,那麼,坦率的說,我想它是不可避免的。我認為共產主義不是一個可持續的體制,我也注意到,中國正試圖改變它,採用更多種多樣的市場機制,緩慢的,因為他們意識到了,它不會永遠存在下去,更不用說我們從東歐得到的教訓了,一切都完了,在那個地方,都垮了。」

他認為:「中國歷史的關鍵時刻,從長遠來看,將出現在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一旦發生經濟危機,那就形成一個挑戰,那時,中國就要真正放棄共產主義,百分之百的放棄它,實現民主。我希望是一種和平的方式,人民不再注重種族、語言的分歧,而是聯合起來,和平相處。」

非洲是下一個目的地

泰邦遊歷東歐的初衷很簡單,就是要尋訪從芬蘭灣到黑海的東歐國家,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2004年,泰邦第一次去東歐。四年後,他故地重遊,想要看一看那裏有甚麼變化。這一次,泰邦在東歐度過了三年,遊歷了二十五個國家。

從東歐回來後,泰邦寫了《隱藏的歐洲》(The Hidden Europe)這本書。

泰邦的下一個旅行目標是非洲。他計劃用三年時間,遊歷50個國家。

相關新聞
作家兼演員:天幕和舞台融合 一絕
嘉市林森國小人手一信  邀約作家
獨立作家斥倫敦書展踐踏自由掩蓋真相
悉尼作家節開幕 英國作家談網絡洩隱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