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申請人狀告加移民部 專家稱勝算渺茫

人氣 3

【大紀元2012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加拿大計畫撤銷28萬聯邦技術移民積壓申請的議案C-38正在國會審議中。目前至少有2個針對撤銷移民積壓申請的集體訴訟遞交給加拿大聯邦法庭,其中一個已經被法庭駁回。移民專家表示,此次訴訟幾乎不可能成功。

法律已變 申請人須謹慎

加拿大聯邦政府宣布預算案時透露,要撤銷2008年2月27日或之前提交的技術移民申請,並準備1.3億元給這些申請人退款。此事在社區引起反響,人們熱議2003年發生的移民申請人起訴移民局勝訴的案件,並醞釀狀告政府。

加拿大移民律師、權威雜誌《移民彙編》總編柯蘭(Richard Kurland)是當年訴訟案代表律師之一。他對《大紀元》表示,2003年集體訴訟後,法律已經改變,現在政府有追溯權,不需要通知改變了規則,「改變帶來的商業風險由申請人承擔。」

柯蘭稱,2003年的案子那是加拿大歷史上首例在聯邦法院提交的集體訴訟案,信息自由法案(Access to Information Act)幫了大忙。「我獲得了證據,在法庭上證實對移民部『對國會失實陳述』的指控。」

當時的移民部向國會稱,政策改變會影響3萬至4萬技術移民申請人,柯蘭稱,他當時找到了證據,證明移民部早已知道,新政策會使40萬申請人被拒。結果原告方取得了法庭禁令,成功使40萬主要來自中國及印度的申請人免於被拒,他們中90%的人後來獲得加拿大的移民簽證。

柯蘭表示,這次政府做法與上次不同,「今天的政府沒有玩數據遊戲,他們公布了受影響的人數。」

上週聯邦法庭拒絕第一個集體訴訟案時表示,有關議案還沒有在國會獲得通過,法庭不能在其通過前涉入。法官還說,法律沒有賦予移民部長權力,去干涉那些受影響的個案,所以,法庭也不能阻止移民部長去做其無權做的事。

柯蘭稱,顯然是沒有法例去支持這個訴訟。

對於整件事的前因後果,柯蘭認為移民代理有責任。他說:「他們沒有向人們講清楚,申請簽證的風險屬於申請人。政府可以合法地在任何時候改變規則,不需要通知,而且有追溯權。海外一些無監管的顧問,可能沒能向他們的客戶解釋清楚。」

政府有法律保護 原告很難如願

多倫多資深移民顧問黃國為認為,保守黨是多數政府,該法案(C-38)估計會獲通過。他表示,C-38議案對移民法87.3條(主要是涉及經濟類移民申請)增加了很多細節,保證政府的決定,能經得起法律挑戰。其中包括政府有追溯權,甚至包括受影響人士無權向政府索賠的條款。

在民間醞釀起訴政府這段時間內,移民部及移民部長康尼不斷重復的一句話,是政府的這項決定,「能經得起任何法律挑戰」。

黃國為稱,這些原告律師應該知道,結果會是現在這樣。不過,律師的業務是代表原告打官司,「如果有人給錢他打官司,他不會說『不』的。」

現在已經有律師在做集體訴訟,他說,如果他們獲勝,28萬人會一起贏。但其他的律師還在接受新的原告,這就是生意利益,「你要我幫你打(官司),我就幫你打。」

「但事實上,這些個案是沒法做的。」他說,局外人會認為打這個官司沒有意義,「但局內人看不到,為了『氣不順』就集資去做了。」

黃國為認為,C-38法案會獲得通過並實施。那時有人還想告的話,就要去告這個法律違憲。他說,這個法律過程通常很長,要花很多錢,成功機會沒人知道。

在加拿大,移民不被認為是人的「權利」,移民是一種國家政策,視國家需要而制定。

黃國為表示,要來加拿大,當然是加拿大說了算。就算是申請入籍,也是加拿大授予移民的一個特權,不是他們天生的「權利」。

他說,現在被涉及的人很氣憤,是一種感性表現,但是,結果是改變不了的。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加拿大修改技術移民條例
加拿大放寬技術移民標準 華人社區歡迎
加拿大降低技術移民標準 中國留學生受惠
中國技術移民申請加拿大兩年劇減逾九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