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田:東西方投資者的叫苦與叫屈

謝田(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iken)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6月18日訊】西方在中國的投資者和中國在西方的投資者,近來都有些茫然和措手不及。金錢的交換和文化的交集有碰撞時,本來就會成為國際商務的挑戰。當挑戰摻雜了來自政治層面的因素時,更會產生微妙而複雜的猜測和互動。西方投資者不知該如何看待他們在中國的投資,也不清楚中國未來的走向;面對中國投資的西方業主,也不知他們經歷的究竟是什麼,世界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斥著買賣雙方的心理。

西方投資者叫苦

讓西方在中國的投資者叫苦的是,中共開始限制查詢公司財務和股東信息。這種限制對自由社會的人們來說,完全不可思議。讀金融MBA時,教授讓每個學生選個上市公司做研究課題,給公司投資者關係部打個電話,要他們寄最新的財報。記得當時選的是一家幸福前十大公司,電話打過沒幾天,一本印刷精美、厚厚的財務報表就寄來了。當時就有個感覺,還是當有錢人比較好;還沒說投資呢,只對公司表達了些許的興趣,人家就樂顛顛的把資料送上門了。

箝制這些以前可以公開獲取的上市和國營公司的資料,除了給西方投資者評估中國公司帶來困難,還印證了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最後的訊息封鎖王國的沉重現實。中國工商部門現在居然要求投資人事先必須獲得公司允許,才能獲得公司的財報和股東訊息。外界分析家解讀說,這是因為中共被西方「做空中國」的那些公司給嚇怕了,擔心他們揭露中國公司造假,也許還想著阻止外界獲悉中共高官利用國企大肆盜竊國庫的內幕。但長於信息封鎖的紅朝不知就裡的是,你越封鎖訊息,外界的懷疑就越多,他們認定你破產的機率就越高, 當然做空中國的生意就會更加有利可圖。商道的根本是「真」,而虛假成性的當局似乎永遠也悟不到這個理。

中國投資者叫屈

西方在中國的投資者叫苦時,中國去西方的投資者也在叫屈。中國富豪刻下大肆購買法國酒莊,把酒運到中國去賣高價。但法國人好像留了一手,不把最好的酒莊賣給中國人。這就好像外國人到中國,買了一大批二流的酒窯,但想控股茅臺和五糧液之類的國酒,卻仍然不得其門而入。

國人開始對法國酒莊感興趣據說是從2008年開始的,這也是世界金融危機開始,中國大量印鈔、投入巨款刺激經濟的時刻。顯然,中央的四萬億和地方的十幾萬億讓全中國百姓吃盡了通脹之苦,但中國的巨富們則聰明的把資金導向了法國的波爾多。當然,這是一種資金外逃的辦法,可以輕巧的轉移大量外匯。

法國酒莊被中國人收購,其趨勢過去幾年來持續擴大,目前波爾多有二十多家酒莊的主人都是說國語的。從目前正洽談的項目看,今年下半年還會有十來家法國酒莊轉入中國人手中。中國商人購買法國酒莊的最大目的,是將產出的紅酒運到中國;一瓶法國酒在中國的價錢是在法國的5倍。控制了產地的酒商,覺得可以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可信度、消除假酒的懷疑。

波爾多紅酒是法國文化的象徵,面對中國資金的湧入,猝不及防的法國人反應過來了,開始思索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目前中國富豪還沒拿下波爾多最貴的酒莊,當地人還很自豪,說雖然許多外國人買了本地的酒莊,除了中國人還有愛爾蘭人、美國人和比利時人,最好、最名貴的酒莊仍然被法國人控制。

兩年前,中國人曾經試圖收購法國名牌「普拉達」(Prada),但被普拉達拒絕。中國商人承諾不改變普拉達的品牌定位和家族設計,5年內不更動核心團隊,但會改變公司的亞洲市場策略,準備推出低價復線以迎合亞太消費者。當普拉達得知買家是中國人後,擔心交給中國人會「把質量、格調都搞差」,隨即將原本剩下的1億歐元的股份報價升到2.5億歐元,使談判陷入僵局。

東西方麻煩的共同根源

法國人留一手,不把最好的酒莊賣給中國人,其實對全世界的紅酒消費者來說,可能不是壞事。

上月在紐約與一位剛從中國來的原大型國企高管神聊,這位前高管試圖在美國重振旗鼓,自個兒也信心十足。但交流後發現,仁兄對自由世界商業運作最基本的東西都不太瞭解,也不具備最起碼的財務、市場及經營的知識。顯然,他把他原來公司在國家壟斷下的做法、思路帶到西方來了,想當然的以為所有企業都是那麼經營的。一連串的潑冷水之後,發現他還是不太相信,看來也很難說服他,就只好友好的道別、勸他自求多福了。

法國葡萄酒如果帶有茅臺或汾酒的哪怕一點點風格,就失去了其真正的內涵。中國企業老闆為什麼要控股法國葡萄酒企業呢?如果他們不參與管理、運作,而只是控股、當作一種投資,這個趨勢繼續的結果,按國人投資一窩蜂的惡習看,法國酒價格在中國必然下跌,供給過剩、市場飽和、惡性競爭,都不可避免。到頭來,投資者會發現原本好端端的洋酒市場,被游弋的中國資本給攪亂了。

如果中國投資者參與管理,那中式管理方法和理念有多少可取之處呢?從中國大型國企經理人的水準看,不存在什麼優勢。如採用中式管理,這意味著許多人治的方式、東方的人情、面子,都會帶到法國企業中。法國人會接受這些方式嗎?中國人如果自己做,會不會有中國式的狡猾,如偷工減料、投機取巧、以次充好,甚至開血汗工場、破壞環境?中國式管理不透明,甚至不願讓外界查帳。如果這樣,這些法國企業前途堪憂。舉世聞名的法國紅酒如果毀在中國人手裡,那可太可惜了。即使中國新主人願意去學習、適應法國人的管理,恐怕也需要很久的磨合。

金錢從西方流向東方,中共政策在起阻礙作用;金錢從東方流向西方,黨文化的因素在起負面作用。來自東方或西方的麻煩,都有紅朝的陰影和因素,這倒是蠻糟糕的一件事情。◇

本文轉自279期【新紀元週刊】「商管智慧」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81/10890.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相關新聞
澳洲政府對中國投資收緊審查
《華日》:中國人投資 西方人看不懂
民間資金流竄 中國出現千奇百怪交易市場
日本華僑中國投資遇強拆 老總險遭綁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