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災逢動車事故一週年

北京水災 外媒:中國建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7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週六中國首都北京的致命暴雨掀起的憤怒輿情夾雜著人們對一年前溫州動車事故的哀思。這兩起事件都引發人們對基礎設施質量和政府處理災難透明度的質疑。西方媒體紛紛報導北京週末的這場致命水災。這個城市已經把數百億美元投入現代化建設,增加了2008年奧運會標誌性場館,擁有世界第二大機場,嶄新的地鐵網絡和炫目的摩天大樓,但是基礎設施比如排水系統卻被忽略。中國建設和經濟發展的質量被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美聯社:北京暴雨引發基礎設施辯論

隨著中國首都洪水餘波蕩漾和37人死亡,質疑的聲音響起:是否中國城市推動現代化是以惡劣的基礎設施比如排水網絡為代價的?

救援人員仍然在搜索倒塌的房屋,一些道路的水面仍然浸過腰際。目前已有將近57,000人被疏散,暴風雨的損害已經達到100億元。

災難的規模對北京是一個重大難堪,作為炫耀中國的窗口,這樣尷尬的事情不應該發生。

人們不禁要問,中國其他更不發達的地區應對災害的準備工作會有多糟糕?

「這是中國首都北京。看看暴雨帶來的衝擊。」一個微博主說,「羅馬排水系統建造於2500年前,但是仍然在使用。你可以在上面開車。北京的排水管能讓一隻狗在上面走嗎?」

批評聲映射出人們對一年前的週一溫州動車事故導致40人死亡的憤怒。這起事故導致政府的公關噩夢並引發人們對基礎設施質量和政府對災難透明度的質疑。

青龍湖村莊距離北京市中心40公里。許多民工居住在此。超過二十多棟平房被淹沒。因為擔心房屋倒塌,居民們睡在外面,沒有飲水和食物,迄今沒有獲得政府任何救助。

青龍湖村莊一處工地堆砌的廢棄物形成一個「水壩」,擋住雨水流向河流,加劇了洪水形成。

《金融時報》 :水淹京城凸顯基礎設施質量低劣

《金融時報》也報導了這場使得中國首都37名居民死亡的暴雨及公眾對於中國基礎品質的憤怒和質疑。據當局稱這是六十年來最猛烈的暴雨,平均降水17厘米。城市暫時陷入癱瘓,多數公交系統關閉,8萬人滯留在機場。

「我們在為城市建設和管理付出生命的代價。代價太高了。」

中國處於瓶頸的經濟增長受到這次悲慘的事故的碰撞,凸顯了正在興建的眾多基礎設施的低劣質量。許多中國網民把北京洪水死亡事故跟溫州高速鐵路撞車事故比較,其中官方數字稱40人死亡。

《華爾街日報》:工程質量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華爾街日報》報導,殺死三十多人的北京洪水點燃憤怒和質疑,一個誇耀擁有嶄新基礎設施和迅速現代化的城市面對暴雨會如此弱不禁風狼狽不堪?

據官方消息,路面31處塌方,經濟損失100億元。500次航班被迫取消。導致8萬旅客滯留。網民質疑,一個花費數十億元主辦2008年奧運會的城市怎麼面對雷雨如此潰不成軍?

最尖銳的批評來自於一系列照片,其張貼在新浪微博上,比較北京洪水肆虐的街道和其他著名首都的下水道系統。

「北京的光鮮外表無法抵制一陣暴雨的侵蝕。」又一個微博主說,「幾個小時之內,北京被衝回舊社會。市政府從未停止重建城市,但是他們甚至不懂得排澇。」

中央銀行週日宣佈撥款1.2億元幫助北京,天津和河北抗擊洪水。

中國近年大手筆投資基礎設施,從高速公路到鐵路到機場。這是耗資1萬億美元刺激方案的一個關鍵部份。但是一系列事故引發對這些工程質量的質疑。

一個主要的考驗來自於一年前,溫州動車事故引發質疑,是否中國追求經濟增長是以忽略安全和質量為代價?

CNN 北京當局拒絕答覆死亡數字

CNN聯繫北京防汛辦公室,市政府應急辦和市氣象局詢問最新死亡統計。這些機構都說,他們太忙於統計數據,無法做出回應。CNN向國家氣象局發出的採訪傳真到週一下午沒有被回覆。

許多人驚嘆,對於一個現代化大都市,北京的基礎設施是多麼脆弱。儘管花費數十億美元升級道路和建築物,這個城市的下水道系統似乎很快就被暴雨淹沒。

另外一個網民寫道,「我們可以主辦最豪華的奧林匹克和發射衛星上天,但是似乎從來不能修復下水道系統。真是丟臉。」

其他人批評說,沒有緊急預報系統,沒有政府庇護所,沒有熱線電話。

暴風雨在中國其他地方也導致死亡。河北省的暴雨導致15人死亡,19人失蹤。四川泥石流導致6人死亡。山西4人死亡。陝西至少8人死亡,17人失蹤。雲南6人死亡。2人失蹤。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北京暴雨37人死亡 民間微博自救愛心感人
水淹「帝都」之啟示:領導常走的路靠譜
李承鵬:北京一場大雨沖刷出真相
北京暴雨 警方趁火打劫開罰單 遭眾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