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塌橋事故 踢爆工程背後「奇蹟」

人氣 189

【大紀元2012年0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當哈爾濱官方堅稱陽明灘大橋發生塌橋事故系貨車超載所致時,中國媒體記者在封鎖的事故現場卻發現真正「罪魁禍首」。就在見證官方18個月成就「哈爾濱奇蹟」的驚愕中,人們意識到吞噬生命的「豆腐渣工程」這個巨大魔獸時刻潛伏在我們身邊。

官方稱超載致塌橋 媒體曝「豆腐渣」工程

8月24日凌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陽明灘大橋南面引橋群力新區匝道發生垮塌事故,哈爾濱官方當天發佈信息,稱塌橋是貨車超載所致,並當場造成3人死亡5人受傷。這座跨江大橋總投資18.82億元,目前是長江以北地區最長的超大型跨江橋。

今天(25日)下午,哈爾濱市政府再次召開新聞發佈會,稱官方稱不存在找不到責任單位情況,3輛墜橋重型車總重超400噸且貨箱體積有改動,專家組儘快出具鑑定結論。

儘管官方認為車輛超載是此次事故的「罪魁禍首」,但是從各方媒體報導的信息分析,「8•24事故」被認為是眾多橋樑事故中又一起「豆腐渣」工程。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橋體垮塌事故現場已經被封鎖,有大量警察和武警站崗,在垮塌的橋樑四周都已設置了警戒線。垮塌橋樑的樑箱體西面中間部位,已經開膛破肚,一些混凝土塊離開了該樑箱體掉落地面,露出裡邊的鋼筋和混凝土構造。記者通過現場拍攝照片放大,看到在已經垮塌的樑箱體上,建造的材料比較豐富,其混凝土裡含有鵝卵石、木頭等的混合物,一條編織袋還若隱若現地被凝固在樑箱體裡。

每經網記者通過拍攝到的照片看到,在垮塌的橋樑體內,充塞著鵝卵石、木棍和編織袋的混合物,鋼筋是鋪在箱梁內的,並沒有看到捆紮的情形。出事點為引橋匝道,未垮匝道接頭處裂縫可見。(網絡圖片)

每經網記者通過拍攝到的照片看到,在垮塌的橋樑體內,充塞著鵝卵石、木棍和編織袋的混合物,鋼筋是鋪在箱梁內的,並沒有看到捆紮的情形。出事點為引橋匝道,未垮匝道接頭處裂縫可見。(網絡圖片)

記者放大垮塌的樑箱體的兩端照片,發現樑箱體的內部鋼筋沒有綁紮,無論是橫向放置的鋼筋,還是縱向放置的鋼筋,都沒有被綁紮。在現場圍觀的建築工人看了媒體拍攝的照片後抱怨說,該箱樑上的鋼筋直徑屬於12毫米的規格,一般橋樑上使用,應當使用直徑18毫米規格的麻花筋。

而在與事故匝道橋面相對的西面機場高速下橋匝道處,在相同結構的匝道上,也出現匝道樑箱體與南北兩端支撐臂接觸處縫隙大的問題,記者注意到,在接觸部位,下部的縫隙大約有一個手指那麼大,而上部不到一米處,縫隙大到可以放下一個拳頭。在支撐臂頂部靠橋面的部位,已經有了多個裂口,裂口處還留著污水流經的痕跡。

據當地媒體報導,陽明灘大橋是自錨式懸索橋,橋樑防洪能力達300年一遇,設計最高及最低通航水位分別為120.3米和113.1米,滿足三級航道通航要求,市民無需擔心陽明灘大橋的質量。

超大型跨江橋18個月成就「哈爾濱奇蹟」

隨著社會輿論不斷關注,參與承建的各方施工單位依次浮出水面。陽明灘大橋工程總指揮吳向陽(哈爾濱市建委主任)、副指揮靳麟生;其中承建單位中鐵一局,是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監理單位是黑龍江省公路工程監理諮詢公司,項目總監曾兩獲「魯班獎」。

具諷刺意味的是,2011年11月6日,就在大橋通車剪綵當日,中鐵一局陽明灘大橋一標項目書記楊青衛說,「大橋通車了我很激動,這座橋就像我們的孩子,一點一點看著橋建起來,今天終於通車了……,這18個月的心血沒有白費。」

黑龍江省新聞聯播在大橋建成之日,曾稱18個月完成計劃工期3年的大橋建設任務,陽明灘大橋「成為國內建設速度最快的超大型跨江橋」。

據中國鐵建官網在陽明灘大橋通車時發佈的一篇文章中稱,該工程建設體現了驕人的「哈爾濱速度」、「哈爾濱奇蹟」和「中國鐵建精神」,並稱該工程已申報魯班獎。然而時隔不到1年,大橋即發生垮塌,釀成慘劇。

(責任編輯:李熙)

相關新聞
組圖:哈爾濱首座懸索大橋突斷 4貨車墜落3死5傷
陽明灘號稱百年大橋  1年就塌
大陸橋樑事故 兩年逾10起
哈爾濱大橋曾報獎  陸民諷神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