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常委失蹤一週後 習近平高調現身北戴河

人氣 15

【大紀元2012年08月06日訊】 (大紀元記者林鋒綜合報導)北京時間8月5日,中共副主席習近平現身北戴河,「慰問」在北戴河療養的「基層人才」。同時現身的還有劉延東、李源潮、令計劃等人。近期,習近平動作頻頻。除了高調現身北戴河之外,《求是》最新一期也大幅發表了習近平的文章,但是卻在重複胡錦濤的一些「理念」。

按慣例,胡溫任期結束之際,在「十八大」前,需要對任內的「執政路線及理念」做出總結。而以習近平為首的新一屆高層需要提出「十八大」後的執政路線,這些都需要在北戴河會議上基本確定。

九常委「失蹤」一週後 官媒大幅曝光習近平

8月5日,中共副主席習近平在北戴河會見了在這裡參加暑期休假活動的「優秀專家和基層一線人才」。其餘參與會議的還有,國務委員劉延東,中組部長李源潮、中辦主任令計劃,秘書長馬凱,以及中組部其他官員等。

自7月31日胡錦濤主持政治局會議討論經濟工作、各方慶祝「八一」後,在接下來的近一週內,幾乎所有的中共高層都未公開露面。中共喉舌新華網和人民網上的報導九常委日常活動的「高層動態」也停止在7月31日。唯一例外的是8月4日,媒體報導溫家寶專門到北京醫院看望農村問題專家杜潤生的不足百字的新聞。此時,習近平又亮相北戴河,也被分析人士認為中共已經正式進入北戴河會議時間,高層目前齊聚北戴河。

對於這期間溫在北京公開現身,有海外中文媒體認為並不稀奇,北戴河會議期間如遇重大事件或特殊事務,個別領導人也會公開露面。

《求是》推薦習近平文章未見任何新意

8月1日,習近平在中共官方喉舌《求是》發表名為「始終堅持和充分發揮黨的獨特優勢」的文章。這篇文章的不尋常之處不只因為這是《求是》當期第一篇,也是最「重磅」的文章。《新華社》在7月31日還發出預告,稱此文將在《求是》8月1日一期發表,可官方對其「推崇」的程度,但是習的整篇文章卻未見任何新意。

文章通篇都高調談論中共在各方面存在的所謂「優勢」,但是都是在重複胡錦濤執政時期的部份「理念」,如「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並展開進行了敘述。

習近平被指有一個「浙江模式」

此前有報導稱,除了汪洋的廣東模式,薄熙來的重慶模式,實際還存在一個習近平治理浙江時出現的「浙江模式」。這個第三模式可能是習近平未來施政的路向。

所謂浙江模式,在官方的宣傳中,是指國家支持發展以中小民營企業為主的經濟體系。因為出現在習近平治浙之時,有人也稱之為「習近平浙江模式」。裡面一個獨特的現象是「地方公共預算改革」,即將政府和公眾的對話納入到現行的政治體制之內。

《開放》引用北京消息人士的話說,當年溫嶺搞這一制度創新,習近平完全沒有干涉,當時人大委員會派人去考察,礙於習近平的面子,在浙江未作表態,但回到北京就大罵浙江亂搞。

在薄熙來重慶模式大紅時,中共黨內一批人士,除支持汪洋廣東模式以壓薄熙來,也開始大講習近平的浙江模式。中共體制內自由派的網站《共識網》在今年三月以來發表多達十餘篇文章肯定浙江模式,多數未提習近平名字,但瞭解中國政局的,一看即知是為習近平造勢。

《求是》這期的兩篇最重要的文章分別是習近平和汪洋的文章,而這兩人分別主導「浙江模式」和「廣東模式」。

北京一位消息人士說,習近平性格較平和,最大的優點是不搞一言堂,他的領導方式習慣協調商量,比如召開會議,他會讓大家充分發言,各抒己見,然後把大家的意見綜合起來。

相關新聞
「700手印」公佈者被瘋查  村民向習近平美國客人申訴
或不滿現狀 習近平派親信赴台灣掌握實情
北戴河秘密戒嚴 訪民避暑被抓
胡錦濤晉陞4名將官 廣州軍區改姓「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