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與幸福

作者:王啟芬

人氣 1
標籤:

真正的成功,是在你熱愛的工作中,找到終生志業。—大衛.麥卡勒(David McCullough, 1933-)美國作家、普立茲獎得主

經過數年的思索與考慮後,她選擇離開穩定的工作,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經營手工玩具店。她們堅持選用環保親膚的材料,對地球友善也對人類無害。

而她,曾因工作的緣故,採訪過那家玩具店。

看到同年齡的店長自豪地和一屋子自己設計的玩具拍照,她在羨慕之餘,心中也有了模糊的想法。一年後,她辭去原有的工作,和家人開了一家花店。

他是部門的經理,做到這個位置已經到頂了,他卻發現能做的事變少了。每天就是不斷開會,檢核部下績效,然後再重複。工作辛勞乏味,但是他沒想過要辭職,雖然他心裡一直想開家小飯館。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三人在花店遇見。經理受老婆吩咐,來預訂母親節的康乃馨,順便幫家裡挑一些鮮花;玩具店老闆正要參加孩子的才藝發表會,需要祝賀的花束。

花店老闆認出玩具店老闆非常驚喜,問起彼此近況,兩人談到離職創業的艱辛,與為愛好奮鬥的喜悅。

經理在旁邊聽了,忍不住插話:「那是因為妳們沒有經濟壓力吧?不用揹房貸也不用養家庭,才能把愛好當工作。」

花店老闆笑著說:「經濟壓力當然是有的,到現在我還買不起房子,但孩子們都很支持我,有空就會到店裡幫忙。」

玩具店老闆認真說:「其實一切源於你對生活的看法。如果你覺得孩子就得念好學區、出入都要有名車代步才叫養家,那麼我們就不算在養家了。」

經理想起自己從未實現的夢想,不由得問說:「這樣不是很不負責任嗎?我的意思是,明明可以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卻因為妳們任性的作為而使家人吃苦,這樣是否太自私了呢?」

花店老闆的孩子在一旁不悅地說:「這位伯伯,你才自私吧!這是我家的花店耶!

你手上的花是我紮的,你腳下的墊子是我鋪的,客人都叫我老闆,你不懂就別亂說。」

花店老闆尷尬地拉住孩子,並向經理道歉。玩具店老闆微笑地對孩子說:「我的孩子也像你一樣為工作自豪哦!」

接著,她轉向經理說:「當我們對工作滿懷熱忱時,孩子也會受到感染,家庭也將充滿活力。您不妨自問:家長的成就能否讓孩子感到幸福?親子間是否能真誠相待?我想這才是衡量家長自私與否的標準。」

心的體悟

如果一個人從二十歲開始工作,到六十五歲退休,他將有四十五年都花在工作上。

在這四十五年裡,他可能結婚成家、生兒育女;也就是說,一個人教養兒女的年紀,應該是他處於工作階段的時候。

因此,父母對工作的態度,以及父母因工作而起伏的情緒,對子女當然會有影響。
父母焦慮的時候,孩子也提心吊膽;父母喜悅的時候,孩子也跟著高興。

父母為工作感到自豪,孩子也會為父母感到自豪;父母對工作抱以熱忱,孩子也將受到感動。

因為身教總是比言教更深入人心,所以為人父母者,若能選擇真正熱愛的工作,並真誠與子女共享,那麼比起物質的豐足,或許更能讓子女感到幸福。@

摘編自 《你沒有察覺到的事,往往會變成你的人生:透過當下的察覺,你才能從受苦的夢中醒來》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提供

相關新聞
聆聽巴爾德 思索人生中場
華爾街9巨頭的傳奇人生
找回自己的人生舞台
用愛揮灑精彩人生  身心障礙者創作聯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