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媒:台灣民眾對大陸官方印象差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2年0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文綜合報導)今年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出爐了,台灣《聯合報》針對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和「民眾」的印象作調查統計,普遍的受訪者對大陸官方印象差,覺得中共對「人權與自由」仍需要大幅度改進。但是,大陸人民給台灣民眾的印象好過中共近十個百分點。

去大陸就業的台灣人無法上「臉書」交流

大陸的不自由讓前去大陸就業的台灣年輕人無法上「臉書」(facebook)與國際的朋友聯絡聊天、無法看到故鄉台灣的新聞網站,而有關中共官方敏感事件也不得而知,必須透過特別軟體(突破中共封鎖的網絡軟體)翻牆才可進入外國網站,看到有關中共的真實報導。

最近,《聯合報》的統計分析指,有高達四成七的民眾認為「兩岸外交處於高度競爭狀態」,二成九認為「關係和緩」,只有一成五認為「兩岸外交戰火已經降溫」,是所有領域競爭態勢最高者。其中,五成五民眾仍對大陸政府有負面印象,包括專制、霸道、不民主、貪腐、獨裁等等。儘管兩岸民間交流更多,仍有四成八台灣民眾對大陸人民持負面印象,包括水準低、霸道、惟利是圖、暴發戶、高傲自大等等。

大陸市場由吸金轉吸人

目前,台灣40至49歲的民眾赴大陸就業意願,從去年的三成三降到今年的二成六,顯示中壯年民眾赴大陸創業,或擔任台幹的機會愈來愈少。台灣20至29歲的年輕人願意赴大陸就業的比例平均佔四成,主要以白領專業和高學歷赴大陸的工作意願為最高。

目前大陸的情況,台灣民進黨籍前立法委員郭正亮於聯合報發表文章表示,台商被大陸企業取代。兩岸互動的頻繁,讓台灣民眾對大陸有更多的瞭解,但是也產生更多的負面看法。

郭正亮認為,大陸沿海地區展開「騰籠換鳥」轉型計劃,工資的提高、環保的限制、用地限制等等,讓不少台商無法繼續在大陸經營企業,不得不關廠或遷往內陸或移往東南亞發展。台商在大陸的經營愈來愈困難,不少台商被無情的打擊淘汰。

兩岸關係經過開放三通後,台灣民眾認為兩岸經貿處於「競爭」狀態的比率佔三成八,二成九認為「兩岸既競爭又互利」,只有二成五認為「兩岸經貿互利居多」。

人權獎得主對中共的看法

對於目前中國惡劣的人權狀況,從事中國民主運動的「公民力量」發起人、哈佛大學研究員楊建利博士對此提出指控。他說,「這個政權對藏族、維族、蒙古族的兄弟姐妹實施民族壓迫和文化清洗,對基督教家庭教會成員和法輪功成員實施宗教迫害,這個政權輸出專制模式在國際舞臺上成為獨裁者們的背後支撐,幫助伊朗,北韓,敘利亞等道德上破產的政權苟延殘喘,使它們可以繼續吸吮它們人民的自由和尊嚴。」

近日,《聯合報》針對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和「民眾」的印象作調查統計,數據顯示,普遍的受訪者對大陸官方印象差,覺得中共對「人權與自由」仍需要大幅度改進。

對台灣的未來進行展望時,台媒表示不能再奢望或依賴大陸讓利來救台灣經濟,台灣自己必須努力自我提升,才能解救台灣。

(責任編輯:李曉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