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習李將繼承改革開放以來最疲軟經濟

人氣 7

【大紀元2012年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共新領導人將繼承自從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最疲軟的經濟增長,他們可能需要借鑒鄧的一些市場開放政策避免下滑加深。在共產黨準備加冕習近平和李克強作為第五代領導人掌門人的時候,出口數據預示著政府將為達到今年的增長目標7.5%而掙扎。

《彭博社》9月23日報導說,幾十年來依靠美國和歐洲消費支出驅動的增長已經式微,而填補中國工廠的年輕勞動力開始萎縮。除非習近平和李克強可以超過他們的前任,遏制國營企業,擴大私營企業借貸途徑,增加國內消費,根據魯比尼全球經濟(Roubini Global Economics),年增長有可能在2014年跌到4%。

即將卸任的本屆中共高層在2003年上台的時候,經濟增長為9%。他們的前任曾經在1993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經濟增長飆升到14%。

「中國面臨十年來最關鍵的挑戰,結構經濟放緩跟重大政治權力交接互相重疊。」在新加坡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管理全球聯席主管Ramin Toloui說:「老的增長模式走了,但是還沒有清晰的現有的計劃來取代它。」

改革面臨既得利益集團阻力

根據二月份世界銀行和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下一代領導人必須克服改革的阻力,包括國營企業和銀行,他們「有權勢,有資源,決意保護他們的利益」。

雖然前總理朱鎔基繼續鄧小平的路線,減少政府角色,通過在九十年代關閉國營企業,解僱數百萬工人,在胡溫治下,國企的撤退步伐減慢。自從2003年,政策向支持國企的方向移動,作為政權支撐的一個來源。

「政治制度已經被既得利益者攫取。」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裴敏欣說。「如果你希望改變現狀,利益集團將失去他們有的。他們處於制度內部,他們將會抵制。」

內需下降

根據倫敦資本經濟公司,自從2006年開始官員就發誓把擴大內需作為增長的引擎,但是它今年所佔GDP的份額從十年前的44%跌到35%。

「跟每個人的希望相反,中國國內消費沒有顯著增長。」聯邦快遞公司總裁福瑞德‧史密斯說。「中國增長的驅動力是出口工業。但是隨著歐洲和北美的情況,這成為中國經濟的顯著問題。」

中國八月份海外出貨量增長連續第二個月小於3%,工業產出增長連續三年來最低,外國直接投資在過去十個月當中第九次下跌。

悲觀情緒瀰漫

根據紐約研究組織CBB國際公司做的季度調查,生產商和零售商對於銷售已經越來越失去信心,更多的僱員被裁。本季度僱員增加的公司下降了9個百分點達到32%。

另外一個挑戰是,中國的15-24歲之間的人群—這是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主力—將在2030年萎縮到6,700萬。隨著經濟向服務業轉移,勞動力缺乏將惡化,到2017年將達到1,800萬勞力短缺。瑞士信貸集團股份公司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陶東說。

前摩根士丹利亞洲非執行主席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說,中國新領導人可以通過發展服務業,分配資本到更創新的私營公司,提高薪水和加強養老金計劃和醫療保健,來釋放新的增長點。

繼續依賴投資

本月發改委批准了一些基礎設施項目,包括2,018公里的道路,估計將花費1萬億元。這意味著政府短期內將仍然依賴投資來支持增長。

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專家李成說,中共儲君習近平在塑造一個更平衡的經濟方面發出混雜的信號。習近平據知既對市場路線友好,又支持國營企業。

習李或缺乏政治勇氣和政治實力

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被鄧小平選中監管廣東省的經濟轉型。

在習近平的陞遷道路上,他擔任過浙江省和上海的黨委書記。浙江擁有豐富的私營企業。他建立了打擊腐敗的聲譽。他在浙江領導了反腐運動,在上海爆發37億元腐敗醜聞之後,陳良宇下台,他接管上海市委書記。

李成說,雖然李克強倡導廉價房和改善醫療保健,他可能缺乏「政治勇氣」和「溫家寶的應對危機的快速反應。」

這兩人都不是類似於鄧小平那樣的「大思想家」,不擁有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政治實力。Melanie Hart在華府美國進步中心八月份的報告「中國的真正領導人問題」中說。

一系列政治挑戰

即使沒有經濟挑戰,新領導人也面臨一系列社會和政治問題。據華府的中國環境國際基金估計,三十年的的肆無忌憚製造的工業廢水將耗資至少680億人民幣進行清理。中國農村去年貧富差距接近聯合國預測將發生社會動盪的水平。跟日本和越南就領土紛爭的緊張關係升級,導致衝擊日資工廠並關閉日本零售店。

中國的新領導人可能也將沉寂一段時間,因為他們集中於鞏固權力。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主任曾銳生說。薄熙來下台製造了幾十年來中國最大的政治醜聞。

所有這些可能將進一步阻礙他們對金融機構和國企展開大動作的意願。世界銀行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報告建議一個委員會,由最高領導人支持,來處理享有壟斷的企業。推遲市場化改革可能導致「經濟危機的風險」。

就像鄧小平所說:「改革是中國第二次革命。」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北大教授商德文致中南海領導公開信
港報: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選敲定
中國投資熱潮退場 刺激空間大不如前
18大前張德江維穩失控 故伎重施嫁禍法輪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