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華裔「衛星嬰兒」現象 挑戰親子關係

生活所迫 送孩子回國撫養 導致父母子女的感情間隔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由加拿大安省都市中心(ERIS)主導的一項研究發現,華人新移民群體中,有父母登陸加拿大後不久便送孩子回中國,這些幼童被稱為「衛星嬰兒」。造成這種分離主要因財政問題,從而導致父母子女的感情間隔,也給團聚後親子關係帶來挑戰。

以約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薄爾(Yvonne Bohr)為主研究者的這項研究,首先在華裔移民社區發現這種「衛星嬰兒」現象,最新調查也包括非洲–加勒比裔及南亞裔移民社區。研究發現,新移民把孩子送回原住國委託給其他親人照顧,主要原因是剛到加拿大時遇到的經濟困難。

研究發現,不同族裔父母與子女分開模式有所不同。華裔父母通常把6個月至2歲的子女送回國,由祖父母照顧,一般1到3年後把子女接回加拿大團聚;非洲–加勒比裔移民親子分離,多數是因為母親逃避腐敗或家庭暴力,她們希望在加拿大生活安定後把子女接過來;南亞裔的情況,半數是父親與家庭分開,與家庭分開的子女通常年齡較大,移民過程中的困難及等候被稱為主要原因。

這次研究以不同方式採訪了34名父母,其中12人是華裔,10人屬南亞裔,12人是非洲–加勒比裔。研究發現,親子分離是移民為了尋求更好生活帶來的後果。

薄爾稱,這些移民很難有正常家庭生活,他們被迫應對這種不熟悉的家庭關係挑戰。親子分離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她相信,這是一個全球移民帶來的日益嚴重問題。

移民起步困難 忍痛送孩子回國

從2005年開始關注華裔新移民送孩子回原住國的薄爾對《大紀元》表示,當時有社區診所的人找她諮詢,如何服務那些將要把孩子送走,或分開幾年後要與孩子團聚的華裔移民。那時能提供的建議很有限,因為對這領域沒有研究過。2009年,薄爾首次參與研究這個課題,當時只限於在華人社區。

這次研究發現,華裔新移民忍痛送孩子回國的主因,是剛登陸期間遇到的經濟困難。被採訪父母主要提到的困難,是生活成本高,需要更多時間和精力找工作及參加培訓,所以難以照顧子女。

一位華裔父母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的收入不穩定,如果孩子在這(加拿大)的話,我們的生活成本會增加…。如果孩子不在這,我們會考慮租一個小一點的地方,或者住在地庫。」

在一個新國度開始新生活,需要花很多時間及精力。另一位受訪者說:「要工作,還要學習,我無法做好。把孩子送走後,我一次睡了48小時…。我的理由很簡單,我沒有足夠的精力。」

薄爾說,她聽到很多父母講,他們沒有別的選擇,「為了家庭的利益」,他們忍痛與孩子分開。

不過,孩子在中國住幾年,中文會講的比較好。一位受訪父母說:「我們認為,在這裡(加拿大),一旦孩子去了幼兒園,可能他/她會只講英文,不願講中文。」

與孩子分開或帶來悲楚

這份研究報告稱,所有參與父母都對不得不與孩子分開,表示有悲楚及負罪的感覺。一位華人父母說:「我現在還感到受傷,所以我不把女兒(第二個孩子)留給我父母…。這很難補償,非常難補償。」

另一位父母說:「我回國時,她甚至沒認出我,就像我沒有生過她那樣。」

從父母的方面看,這種分離時間長後,逐漸也會與子女疏遠。一位父母說:「我最近感覺到了,我真的不了解他。」另一對夫婦說:「我女兒在中國,開始時我們每天通話,在電話上,她有很多話說。隨著時間推移,她逐漸變得不想與我談話了。」

一些父母認為,如果分離發生在3歲前,情況沒那麼糟糕,因為孩子可能記憶不深;年齡較大時的分離,對關係影響較大。

儘管發現父母與子女分開後帶來以後團聚時的後遺症,研究也得到一些積極的反饋,一些父母談到與子女團聚後,關係逐漸得到改善。一位家長說:「經過了幾年的挑戰,我現在感到他表現好了,能聽話了…。現在,我認為這孩子很可愛,我們很喜歡他。」

親子分離 移民及社會共同難題

移民來到加拿大後找不到合適工作是一直以來的難題,「博士當出租車司機」已經成了加拿大技術移民的寫照。研究認為,主要障礙是語言能力、缺乏加拿大工作經驗及海外資歷難得到認可等。

約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薄爾表示:「生活不像想像的那樣,尤其是開始的時候,新移民遇到很多挑戰。這些挑戰以財務需要為中心,因為他們通常因各種原因,找不到高薪的工作。」

薄爾說,她認為很多新移民被登陸加拿大後所遇到的挑戰嚇壞了。「我希望能改變這種使移民覺得須要與子女分離的狀況。」

她提到應該使每個人都能獲得託兒服務,為新移民提供合適的專業認證,合適的重新培訓計劃;同時,讓祖父母在家庭需要照顧孩子期間都能留在加拿大。

加拿大的父母及祖父母移民計劃因為申請個案積壓太嚴重,去年已經被暫停申請2年,政府以超級簽證(可以在加拿大一次逗留2年的10年多次往返簽證)填補這個空檔。父母及祖父母移民將如何改革還是未知數。

不過,薄爾不認為政府目前的移民改革足以解決這些現有的問題。她說:「移民通常教育水平高,積極及工作勤奮,他們應該有機會更容易地融入加拿大,做到自給自足。」

「我們需要積極進取的,創新的計劃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不但使新移民得益,也要使整個加拿大社會得益。」 薄爾說。

加拿大政府已暫停技術移民計劃,新計劃將設最低語言能力要求,預先評估海外學歷,給年輕人及有工作安排的申請人優先權。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兩加拿大華人團體參加鬱金香節花船遊行
加拿大華人人頭稅與最後一枚道釘
讀者投書 :加拿大華人實名舉報青島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記處億元黑洞
加華人社團聲援政府關注中國人權的立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