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世事關心】

九月反日風潮面面觀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9月28日訊】(新唐人【世事關心】節目) 旁白:當您乍一看到這幅烈焰和濃煙升騰的畫面,以為這一幕發生在伊拉克、阿富汗、或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帶,那就錯了。這一幕發生在中國的長沙。9月15日,中國多個城市發生反日遊行,湖南長沙的遊行場面失控,演變為暴力打砸和縱火行為。 MP4觀看下載

旁白:照片顯示,縱火的地點發生在日資百貨「平和堂」外,除了有人在街頭放火之外,「平和堂」也被砸毀,還有人趁火打劫,衝進店家拿走不少商品。暴力行為出現在多個城市的反日遊行中,一些情緒激動的示威者掀翻、砸毀日本品牌的汽車,並且有日本遊客受到襲擊。

蕭茗:9月,中國大陸的反日示威的直接起因是9月11日,日本政府與釣魚島的地權擁有者簽約,正式將3個島嶼收歸國有。9月份的示威行動可以看作是8月份反日示威的延續,但是更加激烈。今年以來中日矛盾不斷升溫,中國民間反日行動又體現出了暴力化的趨勢,更為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中日關係將走向何方;反日浪潮與中國當前微妙複雜的政局有何關係,並且將對它產生怎樣的影響?

旁白:(歷史感的音樂響起)1972年9月2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人頭攢動,這一天對於中日雙方來講是一個外交上的大日子。中共總理周恩來和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在《中日聯合聲明》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份文件取代了日本1952年與撤往台灣的中華民國簽訂的《中日和約》,標誌著中共在恢復了聯合國的席位、尼克松訪華之後,它在西方世界的舞台又拓展了一步。

旁白:這份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標誌性文件中,第五條寫著,中國政府宣佈,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戰爭賠償的要求。然而對於幾十年後造成兩國嚴重摩擦的島嶼主權爭議,這份文件則隻字未提。

旁白:邦交正常化後的第一個十年堪稱兩國的「蜜月期」,中國大慶的石油低價銷售給急需能源的日本,而日本則報之以技術和經濟援助,日元貸款在大陸的改革開放初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立黑白電視機、松夏洗衣機,這些80年代最早進入中國的日本電器,幾乎構成了整整一代人的記憶;兩國從政治、經濟到文化、體育,全面交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誓言不絕於耳。在那個時候,大多數中國人根本不知道有釣魚島這件事的存在。

旁白:1992年,中國大陸的全國人大通過《領海及毗連區法》,正式將釣魚島列入中國領海範圍,日本政府提出抗議。從此釣魚島爭議在中日關係的和諧暢想曲中,成了一個令人不快的雜音,十多年來這個雜音越來越大,甚至今天許多人在懷疑,這個雜音是否已經替代了主旋律,「中日世代友好」、「永不再戰」的甜言蜜語是否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旁白:今年9月,中國多個城市的反日示威,其間的暴力行為顯然已經在經濟和政治層面都投下了陰影。日本的三菱國際商社等部份企業已明令禁止員工在目前階段前往中國;BBC報導,佳能、松下和獅王等日資企業在中國的工廠因示威的影響暫時停工,僅佳能在珠海、中山和蘇州的工廠9月17、18兩天停工,涉及的員工就達到兩萬多人。另據日本的共同社報導,已有部份在華日企開始撤離日籍員工和家屬,有人表示擔憂,「這樣下去可能導致日企撤離中國」。海外經濟學家何清漣曾在文章中給出數據,在華日資企業約有2萬家左右,大多數屬於勞動密集型製造企業。一旦日資企業大批撤離,對於已經處境艱難的中國就業狀況,無疑將雪上加霜。

旁白: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已經敦促中國政府保護在華日本人和企業的安全。對於中國發生的反日運動,日本的輿論也給予了高度關注。從8月釣魚島風波升級以來,日本一些城市也發生了小規模的針對性的遊行示威,但沒有出現針對中國人、中國產品和中資企業的暴力行動。從中國方面看,顯然由釣魚島引起的領土爭端,正在向其他更多領域延伸。

蕭茗:由反日風波升溫引起的中日關係的困局和走向,我們來聽一下《北京之春》主編胡平先生的分析。

蕭茗: 現在談論最多的就是中日擦槍走火的問題,那麼在上一次的節目裡,您是說,就是中日因為釣魚島的爭端而產生的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中國大陸有軍方的鷹派人物說,底線就是日本的自衛隊不能上島。只要日本的軍事力量登上釣魚島,戰爭就不可避免。那在這種情況下您認為中日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胡平: 這個中國軍方這句話根本是無的放矢,因為事實上日本野田政府之所以要以國家的名義買下釣魚島,就是這個為了防止以後在釣魚島上有些甚麼活動。包括建立一些設施啊,修燈塔啊,更不用說派兵了。甚至呢在野田政府的這個國有化之後,日本人都不能登上那個釣魚島。就在9月18日這一天,有兩位來自鹿兒島的日本人,登上了釣魚島。後來警察把他們帶走。然後呢昨天,日本警方對他們提出起訴,因為按照他們,就違反了日本的這個政府的規定。事實上從2003年以來,日本人基本上沒有去登上過釣魚島的。今年8月,有幾個日本的地方議員上釣魚島,後來當然也把他們帶走了。那麼這一次呢,是第一次日本人因為登島而吃官司。他現在就是連一般的日本老百姓登島他都加以正言。他怎麼會去派兵嘛。

蕭茗: 所以您是認為,現在的問題就是說,他不是日本限制,就是民間登島的問題,而是說日本政府,如果它以政府的名義派軍隊上去的話,那中國大陸就說一定要打仗。所以您是認為日本政府根本就不會派軍隊上島,是嗎?

胡平:人家本來的意思就說得很白,而且那麼多年都沒有。本來他們就希望,就是在這段時間之內,不要為釣魚島這個事情而引起雙方的衝突。有鑒於呢,日本的右派人物石原慎太郎他提出要東京都的政府名義,買下釣魚島。而他如果買下釣魚島,就會在釣魚島上有些動作,這樣子呢,野田政府趕快趕著前頭先以國家的名義把它買下來。買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在釣魚島的問題上,折騰甚麼事啊,所以這里根本就不存在,這個中國軍方鷹派所主張的這個問題。現在中國軍方說這個話,完全是在給自己找台階下。還要說你們如果怎麼怎麼樣,我們就不怎麼怎麼樣。其實一開始人家就沒說要怎麼樣,這只是咱們自己在那裏瞎折騰的一個結果。

蕭茗: 好那我們在看下面就是在9月分的這個反日的浪潮中呢?抵制日貨的情緒又有升溫。那麼這個很多在華的日資企業就增加了很多的疑慮。那您認為如果這個反日由政治向經濟領域延燒的話,會給兩國帶來甚麼樣的後果呢?

胡平:那鑒於現在這個中日之間,經濟往來非常頻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一旦這方面出現大的問題,對於雙邊的經濟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顯然的,中國政府並不打算這麼做。而它現在這麼說,多半還是一種恐嚇的這種成分佔多數。而且它特別希望通過,底下的民間,所謂民間做出這種姿態,然後呢官方再以反戰的面貌出現。給人一個感覺,那不是中國政府,這個不通情理。是中國的老百姓更不通情理,要求更激烈。幸好還有共產黨在那兒壓著。要不然早就跟日本打起來了。

明明這個事情是它一手搞起來的,但是呢,這個它要是不扮演這麼一個角色,這麼一個傾向。這前幾天報紙,其實都已經看到了嘛,中國政府已經答應對在這次反日示威中,對日本的他們一些企業啊,一些公司,商店啊。所造成的損失,都照價賠償。給人的感覺,它好像政府還不是那麼胡作非為。所有的胡作非為打帶搶,都是出自於,來自老百姓的義憤填膺。明明是它導演的一場戲,它最後還來扮演這麼一個角色。

蕭茗: 9月份發生的反日示威當中,中共當局所起的作用再度引起了海外媒體的高度關注。日本政府的正式購島發生在9月11日,大規模遊行發生在15日至18,如果大局要阻止群眾週末上街,顯然有充裕的時間,可是9月15日多個城市突然出現了大規模示威,當局扮演的角色耐人尋味,我們來聽一下雪莉的綜合介紹。

雪莉:謝謝蕭茗。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張圖片是9月15日西安的反日遊行中的一群人,這群人穿著印有「打倒小日本」的T恤,至少30個,男女都有。他們在遊行隊伍由北向南走到南門外的時候,開始打砸日本車。而這個拿著話筒的組織者,後來被網友人肉搜索出來,居然是胡家廟派出所所長朱錮。英國的《每日電訊報》和《國際先驅論壇報》都引用了這個說法,指在西安的抗議行動中,打砸日本牌子汽車的人就是便衣警察。

蕭茗: 在同一篇報導中,《國際先軀論壇報》還說「週日有證據顯示,有些政府官員直接鼓勵抗議行動」。另外海外的中國事務評論人士也普遍認為週末的大規模抗議是在中共政府的鼓勵和默許才可能發生。

蕭茗: 可是到了星期一,中共官方媒體又話鋒一轉, 高調呼籲人民「理性愛國」,抵制打砸燒等不法行為。《人民網》甚至登出一篇評論《日本右翼最懼怕中國民眾理性愛國》。一夜之間「理性愛國」似乎變成了克敵制勝的法寶。而且《人民網》的文章對「中國人一天不買日貨,日本一半以上的工廠就要倒閉;中國人半個月不買日貨,日本工業支柱就要垮臺」的說法直接予以了批判。另外廣州的警方在9月17日向媒體通報,刑事拘留了10名遊行中的打砸份子,還鼓勵市民舉報,這都顯示當局正在採取行動為反日遊行降溫。當然,那名被懷疑是帶頭製造騷亂,打砸日本車的西安某派出所所長,並不在當局所說的「打砸分子」之列。 蕭茗。

蕭茗: 謝謝雪莉。關於中共對待反日運動的心態,以及其政治動機,我們來聽一下本台評論員文昭的分析。

蕭茗: 我們以前的節目也提到過,中共對於民族主義是既要利用、又要控制。那麼從總體上說,中共對民間的反日運動是個甚麼心態,希望它進展到哪一種程度?

文昭:這個態度可以簡單總結為,任何民族主義渲染的對象,必須是有選擇的,而選擇權必須掌握在當局的手中。所以我們看到有反日、反美的憤青;卻看不到反俄的憤青。而俄國是近代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而憤青也選擇性地失明,這是一種極不合理的現象。民族主義要按照當局的意圖指哪兒打哪,這是通過對教育和傳媒的完全壟斷來壟斷的,但現在正受到互聯網的挑戰。反日浪潮是90年代開始的,正值89年以後,中共對人民開槍,統治的合法性基礎喪失殆盡之時。有意識地培養反日、反美的民族主義就是從這個危機開始的。中共對這種民族主義的發展一條基本底線,就是它不能構成黨的壓力,黨要牽著它走,而不是黨被它推著走。只要有跨越這條紅線的苗頭,就會立即遭到鎮壓。

蕭茗:這次反日遊行還是出現了一些令人費解的現象,西安的遊行中被懷疑是便衣警察直接挑起打砸,看起來是希望矛盾升級擴大。但是官方媒體又立即給示威降溫,看起來是怕矛盾升級。你怎麼解釋這種現象?

文昭:示威規模擴大了官媒立刻降溫是中共的正常反應,便衣警察直接挑起打砸多少有點不正常。中共正處於權力交接的敏感時期,內政和外交出現過於棘手和複雜的情況不是當前的決策者所希望見到的。中共沒有意圖要武力收復釣魚島,可是讓老百姓上街、渲瀉一下怒火給日本人看,它認為對於外交來說也是有必要的;但絕對不希望運動發展為義和團式的排洋暴動。然而我猜想中共內某些勢力可能希望事態演變得更複雜,給當前和即將接班的領導人出難題。如果懲辦騷亂者,就製造輿論說壓制群眾的愛國熱情;同時指責他們保釣不力、對外軟弱,打擊他們的威信。那做這種事對誰有利呢?當然就是對權斗中落於下風的一方有利。有人很直接地指出,這就是政法委在搞事,企圖保他們在常委的席位。這不是空穴來風,便衣警察就直接受政法委的指揮嘛。

旁白:(打著毛像的反日遊行)當您看到這個畫面,如果以為它發生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文革中,那就又錯了,它發生在2012年9月的中國大城市。隨著薄熙來在年初的倒台,代表毛派觀點的「烏有之鄉」網站被關閉、北京景山公園鼓噪一時的唱紅歌活動也日趨蕭條。正當外界猜測中國的毛左勢力在政治上失勢,正歸於偃旗息鼓之時,反日遊行中又驚現毛澤東的畫像,打出毛像的人顯然是在提醒人們回憶毛時代中共的強硬姿態,敢於和美國、蘇聯等大國兵戎相見。可是遊行隊伍中的毛像客觀上又給了人們另一個提示,毛派勢力並沒有因薄熙來的倒台而自甘於消聲匿跡,正在尋找時機重出江湖。

旁白:由於當下的反日運動發生中共「十八大」之前,正值黨內派系鬥爭波詭雲譎、政局極度微妙之時,遊行中的種種表現引起了外界對其政治背景的廣泛猜測。BBC9月17日登出綜合報導《反日浪潮顯示十八大權斗陰影》,文章引用英國報刊的觀點,指反日浪潮與中共的權斗有關,與日本緊張關係的不斷溫也是中共高層緊張關係的部份結果。

旁白:回顧1976年的天安門「四五運動」,江青等人將鄧小平視為事件的總後台;1989年的民主運動,鄧小平又將黨內的自由派視為事件的後台。似乎中國大規模的群眾集會總會有黨內派系鬥爭的陰影在背後,那麼這輪反日浪潮背後是否真的有所謂「政治黑手」或後台在利用民間的民族情緒呢?

蕭茗: 關於反日浪潮的政治背景問題,我們還是先聽一下文昭的分析。

蕭茗: 接著您前面的話,一些參與遊行的人可能會說自己是出於愛國熱情,對於游行有政治背景一說,可能覺得是陰謀論,感到很不快。那麼您認為在中國這種群眾運動、與黨內鬥爭是否存在某種本質的聯繫?

文昭:有聯繫。陰謀政治就是共產黨政治的本質特徵,一是因為沒有規則,二是因為一黨獨裁、民眾的參與度和知情權都極低,就必然陰謀化。從1949年以來,只有三場大規模群眾集會沒有得到共產黨的允許,都被鎮壓了。一是1976年的四五天安門運動;二是1989年的學生民主運動;二是1999年萬名法輪功修煉者中南海上訪。其他的街頭運動只要是被中共允許的,都是有目地的、有不同程度的陰謀。反右派的批鬥會和集會,是為清除以彭德懷為代表的挑戰「大躍進」的人;紅衛兵的大串聯和集會是為了打倒以劉少奇為代表的所謂黨內走資派;都直接為黨內鬥爭服務。90年代的幾場反日、反美遊行雖然直接的派系鬥爭色彩不強,但它是製造「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輿論氛圍,也是有利於頑固派、壓制改革派的。而這次反日游行中有人打出了毛澤東像、為薄熙來喊出了鳴冤的口號,有便衣警察直接對與打砸,派系力量參與、利用的痕跡非常明顯。

蕭茗: 關於反日遊行對共產黨內權斗後果,我們最後聽一下胡平的分析。

蕭茗: BBC的報導引用一些分析說,海洋領土爭端升級會對權力交接造成影響,您認為會帶來甚麼樣的影響呢?

胡平:這次這個反日遊行 ,我想這肯定跟這個權力鬥爭有相當大的關係,只不過它到底是怎麼樣造成的,哪一方在利用這個目前得到的一些情況,還是不是 特別清晰?有一些比較矛盾的訊息。但照我看來這次的這個事情,它牽動的面比較大,不是上層某一個人 某兩個人,主要表面上是一個比較多的一個人,在利用這個事情做文章。

蕭茗:那您的意思是說,有很多人都在想利用反日示威在做文章,但是因為有很多人利用,所以這個表現出來的訊息就比較混亂,是這個意思嗎?

胡平:對 對,現在就不是很清楚,就是因為它這個事情,你想,在全國那麼多城市同時展開,媒體也在報導,有關公安的部門,所謂維穩部門,本來應該是對這些事情反應特別即時、特別敏感的,結果大家都作壁上觀,我們記得今年6月分公安部長提出個口號,就保衛18大,而且還特別提出要嚴格防止任何重大火災諸如此類。結果居然有很多地方就是反日示威中就燒起火來了,而警察在旁邊,有關這些人呢?像企業的人去報告警察,報告找消防隊, 根本對方就不理。那顯然本來在18大前夕,應該是控制特別嚴的時候,至少它 是全力以赴的動員,所以在這個時候,任何當局不想發生的事情,或者發生它想制止的事情,那它都能比較快的制止的。

結果這次居然延後這麼長的時間,這顯然是得到了上層,我們看公安部它的宣傳部門也好,它的政法部門也好,那麼他們在這方面至少是,你看的它是採取相同的作法,你總的來說他們會覺得呢? 煽動起這種所謂的民族主義,可以轉移人民的視線,那個是有它的功用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它除了黨內之間權力之爭,有這種會甚麼,利用這張牌之外,他們還有就是維護共黨這件事情本身,他們也覺得這是對他們的實力是件有好處的事情。

蕭茗: 40年前鄧小平提出「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的倡議之時,在中共決策者的眼裡,顯然那幾個無人荒島遠沒有從日本引進資金和技術來得重要要、來得迫切。從現實需要出發、從政權延續出發的實用主義,一直是中共外交的指導思想,這使得它在與鄰國處理領土主權爭議上,欠缺前後連貫的原則。今天在中共官方媒體的話語中,似乎釣魚島的歸屬成了一個無比重要的問題。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中共的基本性格發生變化了呢?這是人們需要仔細考慮的。目前中日雙方都沒有妥協讓步的跡象,這幾個小島將把兩國關係引向何方,《世事關心》將持續報導。

相關新聞
福布斯:日本更依中國 釣魚島爭議有彎轉餘地
馬英九籲日本落實承諾
習近平會晤美防長 籲美不介入釣魚島爭議
釣魚島局勢微妙 中日角力 美重申「美日安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