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生活 當心身份被盜

人氣 315

【大紀元2012年09月05日訊】從未辦過信用卡,卻收到追債公司的多封討債信,不少在美國生活的華裔都有過這種嚇了一跳的經歷。近日,多家媒體報導,紐約華裔就連續遇到這種麻煩。

華裔身分遭竊案頻發

一位是郭先生,近三個月來他持續不斷地收到一些債務服務公司的信件,信中稱郭先生持有的五張信用卡,總欠款額度本金加上罰金高達3萬多美元。可他自己從未開設過信用卡賬戶。

另一名黃姓男子近一時期也收到一家律師樓寄來的3萬餘元討債帳單,嚇了一跳。後來發現,他的身份遭竊,有人用他的名義開了一間貿易公司,而他對此一無所知。

去年10月份,住在紐約市86街一華裔耆老身份資料也遭盜用。歹徒用她的身份開設信用卡,並向聯合航空公司購買機票。這位老人因此欠下6,000多美元卡債。

身分盜竊成美國社會公害

美國高科技發達,身分盜竊案也十分猖獗。美國身份盜竊案出現最多的是佛州,每10萬個人中就有184.2人投訴身份遭盜竊。2008收到44996起紐約消費者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提出的身份被盜竊申訴達22647起;當年全國消費者投訴中,身份盜用占26%。

身份詐騙對美國國稅局官員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與身份盜竊騙稅有關案例不斷增長,是國稅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國稅局發現, 2011年,約有94萬件欺詐退稅案例,涉及65億美元退款,而且還有大約150萬件利用死人、孩子或通常不申報稅的人的身份,進行欺詐退稅的案例未被發現。

據欺詐防制公司「身分分析」公司(ID Analytics)首席技術官卡格薛爾介紹,他們通過隨機選擇的方式,發現有160萬以上的已故成年人的資料,出現在盜賊的申請表上。騙子故意使用死者身份的數目,每天超過2,000筆。

罪犯使用死者的個人信息進行詐騙有明顯優勢。如果第一次欺詐成功,被他假冒的人不會來找他。死者的家庭成員或其他處置遺產的人即使發現欺詐行為,要查究和更正困難也很大,因為他們不是當事人, 而是第三者。

據「身分分析」公司上半年發布的一項數據,身患重病的人也是犯罪分子的對像。美國目前大約有200萬個信貸申請,使用在未來兩個月內死亡人的社會安全號碼。

如何避免成為受害者

身分盜賊還會在報稅季節淘居民的信箱,來獲取社會安全號和其他身分信息。因此,不要把填好的退稅單放到郵箱裡等待郵遞員來收,而是到郵局去寄送,或者在郵遞員取信前才投遞到郵筒裡去。消費者也不要選擇將退稅支票寄到家裡,而是直接請國稅局(IRS)將退稅存入自己的銀行賬戶。

另外,居民如果收到此類追債信件,應及早前往銀行或金融機構查詢個人信用報告,以確定個人信息是否為他人所盜用。如果遇到身分被盜,要首先報警,通知收帳的律師樓或者銀行,說明自己身分遭竊,並向聯邦貿易委員會投訴。

日常生活中留意安全。還要保存好個人的社會安全號碼,不要把社會安全卡放在錢包裡隨身攜帶。當心騙子冒充銀行、商店或政府機構,使用電話、電子郵件和一般郵件要求查證您的帳號或密碼。保護電腦避免病毒和間諜軟體,只從自己瞭解和信任的網站下載免費軟體,不要安裝不認識的軟體,保護的電腦免遭病毒或駭客攻擊。停收預先批准的信用卡申請函,這是盜取郵件的身份竊賊所覬覦的目標。

監控信用記錄是保護身份不被竊取的最好辦法之一。可從Equifax、Experian 和 TransUnion三家全國性信用局獲得一份免費的信用報告。免費電話為1-877-322-8228 或上網www.annualcreditreport.com索取每年的免費信用報告,也可郵寄索取表格以獲得報告。

(責任編輯:馬天祥)

相關新聞
信用卡理財技巧
澳警方破獲假信用卡工廠 華裔主腦被捕
卑省府信用卡開支翻倍增長引關注
竊300信用卡信息揮霍 亞裔男被控58項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