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專家:經濟社會矛盾幾乎到了臨界點

人氣 62

【大紀元2012年09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近日,中國國務院專家吳敬璉在接受大陸《財經》雜誌採訪時表示,由於在中國社會中積累起許多社會矛盾,近年來由於政府和國有企業「控制力」的加強,中國經濟社會矛盾幾乎到了臨界點。

現年82歲的經濟學家吳敬璉以敢言著稱,在中國經濟學界擁有極高的聲望,現任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同時還是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吳敬璉接受此次訪問的背景是,政治上,薄熙來已經被看管,重慶的「唱紅」模式被徹底拋棄;中國經濟處於蕭條局面,樓市不振、製造業低迷,國企利潤大幅下降,中小企業再次面臨倒閉危機;社會方面,中國民眾對政府的態度也越來越激烈,繼啟東市委書記被民眾衝進市政府扒光上衣之後,8月27日,邵陽自來水公司員工石燕飛攜帶汽油瓶闖入公司黨委會,將公司黨委書記和副書記等3名領導燒死,並燒傷多名中共黨員。

「社會上存在的種種醜惡現象緣於改革滯後 」

在《財經》雜誌報導中,吳敬璉認為,在這種半統制經濟、半市場經濟的雙重體制下,中國社會一直存在一個「向何處去」的問題。而在「法治的市場經濟」和「半統制、半市場」兩種觀點力量的對戰下,第三種觀點甚至要求「再來一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事實上,當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醜惡現象,從根本上說是緣於經濟改革沒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嚴重滯後、行政權力變本加厲地壓制和干預民間正當經濟活動,造成廣泛尋租活動的結果。」

馬克思主義沒給民眾帶來好處

在該報導中,吳敬璉並不認為中共崇尚的馬克思主義給民眾帶來了好處。

「從人類在20世紀進行的將近100年改造社會的歷史大試驗中看得很清楚:如同先賢顧准所說,不管立意多麼真誠美好,沿著1789年(法國大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1917年(十月革命)的道路,能夠獲得的決不會是人們曾經許諾過的地上天國,而只能是大災難和大倒退,娜拉出走以後又回到了原處。」

吳敬璉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引發的「激進的革命道路」,沒能帶來人民的福利和社會的進步;相反卻轉化成了雅各賓式的或斯大林式的專制主義。

吳敬璉引用「先賢顧准」的回答解釋稱,這是因為「這一潮流的領導者設定了建立地上天國的終極目標,自認為是『人民』或『公意』的化身,因而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使用一切手段,包括專制獨裁、恐怖殺戮等來實現這一目標。」

中國經濟社會矛盾幾乎到了臨界點

針對目前社會上各種訴求都趨於極端化的情況,吳敬璉認為,「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於在中國社會中積累起許多社會矛盾。中國過去30年高速增長的奇蹟來源於新生的市場經濟制度解放了人們的創業精神,可是近年來靠的是政府和國有企業『控制力』的加強,中國經濟社會矛盾幾乎到了臨界點。」

吳敬璉還認為,近年來中國改革處於停滯狀態,當務之急是重啟改革議程,切實推進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而政治改革則是必須要進行的。

分析稱要中共改革無異「與虎謀皮」

針對吳敬璉的觀點,社會上贊同「中國經濟社會矛盾幾乎到了臨界點」的說法佔絕大多數,包括許多學者及社會知名人士均在微博上對這一觀點表示贊同。

但對於中共進行政治改革,不表樂觀的又佔多數。微博發言認為,中共聲稱改革已經幾十年,到現在還沒有改,吳敬璉大聲呼籲到白髮蒼蒼,中共也沒有動靜,這種求改革的做法沒用。

民眾「疾風草勁」發博說:「現在,中國的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已是積重難返,國家權貴資本主義和既得利益集團,既是社會進步的障礙和革除的對象,反過來,又寄希望他們自身開展和推動制約其權利的改革,這無異於與虎謀皮,無異於讓其把自己送上絞索,歷史上有這樣的權貴嗎?」

中國問題專家伍凡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必須同步,中共所稱的「經濟改革」走了30多年,但還是走入死胡同,原因還是沒有政治改革。

而政治改革則意味著中共的既得利益集團放棄自己的利益,這很難。目前中共又處在政權交班的一個時期,由於中國的經濟太糟糕,如果中共要延命的話,必須改革不可,如果不改,就要喪失一切。這要看改革派能否將那些既得利益集團壓下去,否則的話,中共的命將不會很長。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gaozhitan@gmail.com。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何清漣:雲端之上的中國政改夢幻
內鬥洶湧 大陸媒體「突破」政改禁區
謝國忠:2012年中國房地產界將出現倒閉
茅于軾華盛頓稱中國政改才能發揮經濟潛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