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德國經濟不看好 默克爾新年呼喚勇氣

【大紀元2013年0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仁德國報導)與往年的新年祝辭略有不同,2012年的最後一天,鏡頭前的德國女總理默克爾這次沒戴眼鏡,面容沉靜嚴肅,少了往年的笑容,一身素色銀裝,似乎預示著未來一年德國將要經歷一段寒冷緊縮的日子。

在傳統的總理新年電視講話中,默克爾說得直接了當:「我知道很多人帶著焦慮走進新的一年,事實上明年的經濟形勢不會更容易,反而會更艱難。」但是她鼓勵民眾鼓起勇氣面對未來,「但是這(嚴峻的形勢)不應該讓我們洩氣,相反要成為我們的激勵。」

在講話的一開頭,默克爾就舉了德國歷史上的不少例子,來激發百姓的自豪感,同舟共濟,團結互助度難關。

她提到,德國今年有不少50週年紀念日,比如五十年前,是德國人布魯赫(Walter Bruch)首次發明了彩色電視的PAL置式,德國足球甲級聯賽啟動。同一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出訪被柏林牆團團圍住的自由之城西柏林,留下了激勵人心的名言「我是一個柏林人」,26年後柏林牆被推倒。也是在五十年前,德國和法國簽訂愛麗捨條約,摒棄了戰爭留下的仇恨,化干戈為玉帛,開啟了這兩個歐洲最重要國家和解合作的時代,推動了歐洲的進一步統一。

默克爾說:「今天,在我們的國家,依然有很多既有勇氣又助人為樂的人。」她講了一個小故事,是她去年在海德堡參加公民對話時,一個小伙子告訴她的,他踢球的足球隊裡有個學生想放棄學業,於是小伙子找到教練,請他把球員都召集起來,每個人都談談為甚麼要去上學,後來那個球員打消了輟學念頭。

她說,這樣的故事層出不窮,她呼喚民眾:「讓我們攜手共進,讓新的一年成為更能證明我們最強項的一年:我們的團結一心,我們不斷創新的能力,為經濟添力。讓德國在未來也始終充滿人性,成功進取!」

默克爾明確表示,歐元危機不會很快過去,計劃中的改革剛開始見效。「我們還需要很多耐心,危機遠遠沒有解除。」

2013德國大選

默克爾在新年致辭中沒有提到2013年德國政壇最大的事件——9月的全國大選,但她也藉機為自己黨派的選戰造了一點勢,講到2012年德國的失業率達到了兩德1990年統一後的最低點。

雖然默克爾統領的聯盟黨,目前的民意支持率在40%上下,高居全國黨派之首,但是她的聯盟黨派—自民黨(FDP)卻很不爭氣,支持率僅有2009年大選時的三分之一,徘徊在4%左右,照此下去,越不過5%的門檻,連國會裡一個席位都佔不到。

默克爾的對手,前財政部長施坦因布呂克率領的社民黨(SPD),民調支持率貼近30%,位居全國政黨第二,加上聯合夥伴綠黨的支持率,恐怕也難超過執政所需的半數票數。

所以,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德國媒體預計大選的結果很可能還是上一屆政府的聯盟黨和社民黨大聯合,默克爾還是很有希望連任總理。

2013年更多企業倒閉

德國不管是哪個黨派上台執政,都要面臨2013年嚴峻的經濟形勢。位於漢堡的德國經濟研究所日前對國內46個行業聯合會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一半被調查者企業認為今年的情況比去年糟糕,令一般企業認為沒有變化。

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能源價格的上漲,如果到2013年底,電價像預期的那樣漲10%,那可能就有近60%的中小型企業會把產品價格提高,三分之一的企業會推遲投資和招聘新人。

投資的推遲或減少有可能引發更多公司申報破產。據經濟諮詢機構信用改革(Creditreform)估計,2013年申報破產的企業有可能從2012年的156,200家增加到160,500家,增加的數量中有30,500家估計會正式破產。

儘管形勢嚴峻,經濟學家們還是認為德國2013年的經濟不會衰退,增長率估計在0.3%和1%之間,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國內消費,以及面向東歐、亞洲和美洲的出口。為了避免對出口經濟的依賴,推動國內需求,德國經濟研究所主任瓦格納(Gert Wagner)要求德國2013年的工資水平增長4%或者更多。

(責任編輯:賈南)

相關新聞
紓困於法有據  默克爾路線鞏固
默克爾觀看德甲 支持移民「走自己的路」
傾聽基層  梅克爾將開視訊會議
默克爾訪希臘  反撙節民眾抗議迎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