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頻密題詞後 官媒高調挺「江剋星」李瑞環

人氣 842

【大紀元2013年0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金睛報導)近期,在《李瑞環談京劇藝術》出版後,1月3日,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撰文稱讚原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環,稱其「對文化藝術工作管理寬容、開明」。

在江澤民近期突然在六天內四次高調公開題詞來挑戰習的「新規八條」的背景下,官媒突對六四事件後與江澤民一同進入政治局常委的冤家對頭李瑞環「讚譽」,再揭江澤民「傷疤」,因為中國官場都知道中共前政治局常委、政協主席李瑞環的另外一個別名是「江澤民剋星」。

黨媒高調挺「江澤民剋星」

據《人民日報》文章稱,近日出版的《李瑞環談京劇藝術》一書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書中集中收錄了前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從1986年11月19日到2009年4月12日期間有關京劇藝術的講話、文稿50篇,很多內容系首次披露。

六四事件後,李瑞環與江澤民同時被增補為政治局常委。1992年10月,李瑞環成為中共政治局常委中的四號人物,分管意識形態及統戰。

89年六四事件前,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對同情胡耀邦的《導報》進行打壓。4月27日,江澤民派劉吉、陳至立負責的「上海市委整頓領導小組」進駐《導報》。整起人來不比江手軟的陳至立對江澤民言聽計從。她遣散《導報》員工,還特別下禁令不許《導報》的編輯再做記者。

江澤民及其親信對於《導報》的粗暴處理引發了一場席捲上海乃至全國新聞界的抗議。上海街頭就發生了大規模遊行,公開打出了「還我導報」和要求恢復欽本立職務以及言論自由的旗幟和橫幅。

上海作協部份名人紛紛參加遊行,北京知識界和新聞界的著名人士致電江澤民,要求收回對欽本立及《導報》的處理決定。

當時在市政府門口席地而坐的學生們不時呼喊口號。當時在外灘的大學生約有八千餘人。江澤民最後採取武力強行鎮壓,得到鄧小平的青睞。

六四事件之後,踏著學生鮮血上台的江澤民,認為越開放老百姓越難控制,為了鞏固他的地位,自上台後的兩年多時間內,推行極左路線,大力「反自由化,反和平演變」,加緊思想意識形態上的控制。

江澤民與左派勢力陳雲、李鵬合流,對文化藝術領域的打壓嚴重。

官至中共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的杜導正,「六‧四」時因支持趙紫陽反對鎮壓學運,被免職處分。1991年創辦以紀實為主的月刊《炎黃春秋》,但多次遭到江澤民派系整肅。

江澤民在意識形態上的殭化及對追求自由的知識份子的打壓,令掌管意識形態的李瑞環左右為難,感到極為棘手。密友葉選寧獻計大力「掃黃」,結果大得人心。知識份子們大都感恩「掃黃」沖淡了左派們對意識形態方面自由化的批判。

近來江澤民不斷被揭傷疤

2012年12月8日,習近平效仿鄧小平南巡。媒體在報導習近平南巡的時候,大張旗鼓地報導當年曾經陪同鄧小平的幾名「老同志」。

外界注意到,官媒意味深長的提到其中陪同鄧小平的陳開枝,罕見地將當年鄧小平針對江澤民的話舊話重提,他對習說,當時鄧小平說了一些很重的話,對領導幹部說「誰不堅持改革開放,誰就沒有好下場」,對群眾則說「誰不堅持改革開放,你們就可以把他打倒」。羞辱江澤民意向明顯。

1992年,江澤民在經濟上的保守令鄧小平無法忍受。「鄧小平南巡」明確地向江澤民發出最後通牒:「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誰不改革誰下台。」

1992年2月20日由江澤民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傳達鄧小平講話。江澤民以「容易引起黨內幹部思想不穩」為藉口,刪去了鄧小平南巡講話大量內容,尤其是刪去了「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得到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擁護,誰不改革誰下台」這類的內容,而且不許報導鄧小平南方之行的詳情。

1992年2月下旬的一天,主管意識形態的政治局常委李瑞環詢問《人民日報》社長高狄:「《人民日報》為甚麼不登(鄧南巡講話),為甚麼沒有反應?」高狄「理直氣壯」地反問:「小平同志現在只是一個普通黨員,我們不知道該以甚麼樣的口徑報導。」高狄敢頂撞李瑞環,是因為自恃有江澤民做後台。

中共黨內的左派與改革派相持不下時,掌握軍方實權的楊白冰直接授意《解放軍報》發表題為「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的社論,殺氣騰騰地公開表示,「堅決響應小平同志號召,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旗幟鮮明地直接針對江澤民。

南巡後,鄧小平回到北京,又視察首鋼,對陪同的時任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說:告訴中南海裡那幾個人,「誰不改革誰下台」。

一看大勢不妙,江澤民在1992年3月的政治局會議上,「深刻地」作了「自我批評」:「在抓住時機推動改革和開放方面缺乏敏感性,反對左傾也不夠堅決。」

恐鄧小平仍不會放過他,5月底,江澤民給政治局寫信,要求進一步加深領會和堅決貫徹鄧小平的講話。整個1992年,他在大會小會、一個又一個講話中,不厭其煩地重申鄧小平的旨意。

江澤民雖然被最終放了一馬,但這件事卻被江視為奇恥大辱。

在江澤民近期高調公開題詞來挑戰習的「新規八條」的背景下,黨媒對江澤民的剋星李瑞環「寬容開明」的讚譽,凸顯了江澤民在六四前後的專制和冷酷,再一次揭了江澤民的傷疤。

李瑞環別名「江澤民剋星」的由來

自從江澤民踏著「六•四」血跡爬上來之後,在中南海敢跟江澤民正面衝突的,不是胡錦濤,而是李瑞環,李因此被稱為「江剋星」。

1989年「六•四」事件後,鄧小平從地方提拔了兩個大員:天津的李瑞環和上海的江澤民,並將他倆增補進政治局常委,當時李瑞環55歲,是常委中最年輕的,他出任中央書記處書記,而江澤民則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從1993年到2003年,李瑞環連任十年政協主席,李瑞環當時把全國政協變成了一個「言官」的大本營。李瑞環在江澤民執政期內被視為敢於「直言犯上」。他沒有積極響應「三講」和「三個代表」,在各種場合重點提領導人必須保持親民作風,多辦實事,少喊空口號,不擺花架子。

16大前,李瑞環力挺胡錦濤在常委中是最賣力的,特別是1999年江澤民鎮壓法輪功以後,李瑞環對江澤民的反對態度更是一天比一天強盛。

中共16大,江澤民因年齡紅線將面臨下台,決定先把李瑞環拉下去,故意放風說要給胡錦濤挪位置。為了確保胡錦濤能在16大後掌握實權,於是常委中年齡較小的李瑞環公開宣佈自己要退休,希望把江澤民一起拉下台。但16大一中全會上,江利用張萬年突然發動兵變,逼胡錦濤妥協,讓他連任軍委主席成功。

李瑞環對此非常不服,隨後他在訪問澳門時的講話,更是公開講明自己主動提出退休,並說:「我不留戀職位。」言外之意,是在影射江澤民的戀權醜態。

一直有消息稱,被江澤民欺騙了的李瑞環心裏是多麼窩火。據香港《前哨》雜誌記者羅冰曾報導,隨後的2003年中共「兩會」之前,李瑞環至少四次反擊江澤民,2003年1月27日,政協黨組第四度否決了「三個代表」入憲的提案。

2003年9月中旬,李瑞環在出席原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座談會時,要求江應該讓出軍委主席的位置。說今天是江澤民考慮黨內、社會上的意見,該退下的適當時候了。

上屆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中央軍委委員王瑞林,在座談會上也提出:江澤民同志已完成歷史重任,是全面退下的時候。

2004年9月,在16屆四中全會前,江澤民被迫辭去軍委主席,

由於李瑞環常常公開與江澤民鬥爭,而且經常能「贏」,李瑞環被大陸官場視為「江澤民的剋星」。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jinjingyongmeng@gmail.com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李長春想留政治局做「釘子戶」  李瑞環成「終結者」
趙紫陽解密:江澤民緊盯台上台下六個人
鄧小平南巡後 喬石帶軍警「押送」江澤民到黨校表態
胡江鬥排名之爭內幕 眾元老齊轟江澤民氣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