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員工內曝封殺南周命令來自中宣部

人氣 1

【大紀元2013年0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靜慧綜合報導)南周事件進一步升級,民眾為中共宣傳部門插手新聞媒體、強姦民意的野蠻行徑而憤怒,網絡掀起巨大的抗議聲浪。1月6日,新浪微博開始大量屏蔽刪除關於南周事件的帖子,遭民眾痛罵。新浪小秘書忍不住打破沉默,內爆封鎖南周事件的命令來自中宣部,吐槽新浪審查人員在中宣部淫威之下的無奈。

事件升級 南周官微帳號被奪 南周失守

新年伊始,廣東宣傳部部長庹震插手篡改刪減南周新年獻詞事件,持續升溫發酵,中共宣傳部門的專橫霸道之舉激怒各界人士,上千人聯名公開聲援南周編輯記者,呼籲庹震引咎辭職,呼聲高漲,事件迅速升級為海內外媒體聚焦的重大事件,中共名譽掃地。

1月6日,事態進一步發展,《南方週末》官方微博針對南周獻詞事件發表「致讀者」,與此前的調子完全相反,微博稱:「本報1月3日新年特刊所刊發的新年獻詞,系本報編輯配合專題『追夢』撰寫,特刊封面導言系本報一負責人草擬,網上有關傳言不實。……」

同日,一份由十多人署名的「南方週末經濟部全體編采人員共同聲明」稱,「十萬火急!經過一天的攻防過後,南方週末官微失守!所做聲明不能代表南方週末采編人員態度,為有關當局施壓南方週末管理層的結果。……」1月6日晚間,南周官微管理員「風端」也發出聲明證實:「本人已向協助分管南方週末新媒體業務的總經理毛哲上繳新浪微博賬號’南方週末‘的密碼,對此賬號今後所發內容,本人將不負任何責任。謝謝大家的理解。」該貼隨後被刪除。

著名學者許紀霖微博表示:「南周事件的驟然升級,就像一個當官的開車撞了人,不僅不認錯,還拉部下來頂罪……這超出了所有善良人們的容忍底線!事件的性質正在起變化,從肇事升級為可恥的作偽證。作為南方週末的作者和讀者,我無法沉默。沉默意味著良知的淪陷,意味著與罪惡同謀。即使不追求正義,要的也只是簡單的兩個字:真相。」

南周事件遭新浪猛封狂刪 小秘書內爆命令來自中宣部

南周事件彷彿是一個導火索,點燃了中國大陸民眾膨脹得幾近爆發的民怨,當局對南周事件激起的民憤極為恐懼。6日新浪微博開始大量屏蔽關於南周事件的敏感詞,被屏蔽的敏感詞五花八門:「南周」、「南方週末」、「南方周」、「方週末」、「南-方-周-末」、「nfzm」、 「廣東省中宣部」、「庹震」、「一坨屎」等等,大量關於南周事件帖子被新浪微博瘋狂刪除,其幕後黑手企圖封鎖真相,降溫輿論,遭來網絡一片罵聲。

罵聲中,新浪微博負責刪貼之一的小秘書「正版於洋」(賬號已被封)坐不住了,撰文發聲,爆微博封殺南周事件真相的命令來自中宣部,吐槽新浪審查人員在中宣部淫威之下的無奈。他透露:「當連續18道金牌般的命令下來,你只能也只得執行。」、「大家都在這裡推微博,宣同學會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一旦風吹草動,就如同《天堂電影院》中搖鈴刪吻戲的神父一樣,火速接到指令。」、「但宣同學飄然下旨,只得刪除。」

附錄:新浪微博小秘書「正版於洋」關於微博封殺南周事件真相的爆料

新浪微博小秘書「正版於洋」:昨晚的微博中,我所工作的這家單位可能是除了宣宣之外,被攻擊最多的。觸目驚心的滿屏的「該微博已刪除」,讓整個微博看起來就像一條颶風下千瘡百孔的船。我去營運部老大老沉的微博下看了下,罵聲不絕於耳;在網易推出那篇南周專題後,關於對新浪懦弱的譴責和走狗的罵聲,更是達到頂點。我嗆火了大半個晚上終於忍不住與一位知名編劇打了一場嘴仗。

冷靜下來,思來想去,有必要寫一篇長微博,讓公眾明瞭一二事情。

很多時候,初步直觀的感知,血性上湧後的責難,可能並非看到問題的真像。

1,如果不被刪,可能意味著就此發不了。微博這個平台是公眾的,沒人能否認它幾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對於影響社會、政府,快捷散播輿論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只是,它的一端是上億關注的網民,但另一端不是新浪。從那年微博被禁止評論三天看來,那些拍腦門子可隨意定黃燈扣分的特殊人群,真的可以不顧民意需求,像拍死一隻螞蟻一樣,讓微博 game over。當連續18道金牌般的命令下來,你只能也只得執行。

當我們需要微博來傳遞聲音,但背後那隻手又要操控時候,這場遊戲,必須有犧牲才有所得。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有各種特殊而敏感的羈絆,必須在規則內才能玩好這場遊戲。

2,那就可以得出第二個命題,刪除與傳播的策略。我試問各位,你們一通狂發之下,小秘書一通刪,但有無阻礙你們看到信息?如果不刪單條微博,直接將用戶封停賬號,豈不更省心?更能體現狗腿忠心赤膽?刪之前,大家是否已經看到?被刪的諸位,你們是否被封號?在座很多是互聯網老兵,以互聯網的技術,當你第一時間發出馬上被秒刪,絕非甚麼難事的。箇中滋味道理,大家細細品味。

3,有些事兒,別家能做,新浪真的不能做。自大一點,真可不自謙的說是樹大招風。大家都在這裡推微博,宣同學會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一旦風吹草動,就如同《天堂電影院》中搖鈴刪吻戲的神父一樣,火速接到指令。

事發前和事發之初,其實就已經在承受著壓力,但能抗住,讓所有信息散播出去,已經是很艱難的勝利了。「新浪傳媒」事發時火速做了週末賬號被閹割的對比報導,「頭條新聞」火速轉發,十分鐘內轉發過三萬。但宣同學飄然下旨,只得刪除。好在信息已經散播出去。企鵝網站的朋友在我微博中留言頗為溫暖:在這場角逐戰中,新浪就是肉盾,不然你以為誰敢?

4,不出意外,老大們又要喝茶。收筆。

相關新聞
南週記者調侃劉洋丟飯碗 誰的屁股摸不得
南都南週報導北京水災 版面接連被撤
《南週》采編人員微博聲明抗議「斃稿」
外交部稱中國沒新聞審查 遭網絡猛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