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月份出口驚人下滑 外媒分析原因

人氣 2

【大紀元2013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共海關署週六發佈數據顯示,中國九月份出口比去年同期下跌0.3%,強烈的打亂了增長6%的市場預期,使得它成為三個月來最糟糕的表現。

數據顯示,隨著對東南亞的銷售暴跌,中國出口增長發佈驚人的下滑,這對於最近暗示經濟獲得動力的一系列指標是一個令人失望的停頓。

進口表現的比較好,九月份同比增長7.4%,比預計的增長7%要好,縮減中國每月貿易順差到152億美元。

路透社:未來幾個月仍將非常虛弱

路透社10月12日報導引述分析家的話說,虛弱的出口凸顯了對疲軟的全球需求的擔憂,它在未來幾個月可能進一步下跌——特別是在新興市場—當緊縮的美國貨幣政策推動投資者離開發展中經濟體。

的確,這個數據顯示中國對東南亞的出口,中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下挫到17個月來的最低。蘇格蘭皇家銀行經濟學家高路易說,因為外界猜測美國央行將削減它的債券購買,這個地區的資本外流,打擊了需求。

「往前看,出口數據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非常虛弱。」高路易說,並說幾個新興市場的金融動盪已經拖累了全球需求。

黯淡的出口表現發生在中國經濟顯示出令人鼓舞的穩定跡象之後,中國已經連續12到14個季度放緩。貿易,工廠生產和服務業在過去兩個月都回升。

注意力現在轉向中國第三季度GDP數據和下週將要發佈的其他九月份數字。

路透社對21個經濟學家所作的預測中位數顯示,第三季度經濟增長預計將加快到7.8%,比上一個季度的7.5%上升。

「發達經濟體已經顯示復甦跡象,但是他們仍然不穩定。全球經濟狀況仍然複雜。」海關署發言人鄭躍升週六在新聞發佈會上說。

人民幣升值

路透社報導說,細分數據顯示,對歐洲,韓國,台灣和澳大利亞的出口都低於上個月。對台灣的出口達到17個月來的最低,而對澳大利亞的出口顯示為三個月來的最差。

澳新銀行的經濟學家劉立剛和周浩說,中國下滑的出口也是人民幣升值的結果。

他們說出口活動進一步受到中秋節的損害,它處於九月份中期,跟2012年九月份相比減少了工作日。

「強勁的人民幣蠶食了出口競爭力。」澳新銀行在報告中說。它說存在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達不到市場預期的風險,但是預測2013年的增長將達到7.6%。

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顯示,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達到創記錄的6.1090;從一月份以來對60種其他貨幣升值了5.7%,超過了美元的升值。

分析家長期以來警告中國經濟的復甦可能是脆弱和短暫的,特別是如果中共領導人堅持金融改革計劃,包括遏制奢侈的投資,它可能損害近期增長。

「儘管出口前景疲弱,我們預計政府將維持目前的政策姿態。」蘇格蘭皇家銀行的高路易說。

高路易預計,中共將維持更緊縮的貨幣姿態以遏制整體信貸增長。

美聯社:第二季度出口誇大

美聯社10月12日報導說,這些數字可能受到改善貿易數據準確性的影響。一些分析家說,早先的數據被誇大,因此讓最近更加準確的數字相比之下更虛弱。鄭躍升沒有提及這方面的細節,只是說九月份的貿易增長看起來異常虛弱是因為跟去年強勁的「基數」相比較。

四月份,在中共宣佈第一季度經濟增長7.7%而不是私營機構預測的8%之後,全球股市下跌。預測者說根據貿易數據的前景作出GDP預測,而貿易數據後來被官方承認可能誇大。

分析家相信,一些中國出口商誇大出口貨物價值,作為逃避北京貨幣控制和帶入額外外國資金進入中國投資的辦法。私營機構研究員說,來自貿易貨幣的數據顯示,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價值低於北京的報告。

中國經濟第二季度的增長下降到二十年來的最低點7.5%。最近的工業數據暗示,第三季度經濟獲得一些力量,但是分析家說它可能不會持續。

「我們對於目前復甦的可持續性仍然謹慎。」摩根大通經濟學家朱海濱本週在報告中說。「我們預計復甦將持續到本年末但是可能將在2014年再次放緩。」

彭博社:增添李克強捍衛增長目標的挑戰

彭博社10月12日報導說,中國九月份出口意外下跌,暗示全球需求收縮以及凸顯偽造發票造成數據扭曲的影響還沒有清除。

這個報告可能增添李克強總理捍衛政府7.5%的官方增長目標的挑戰。國際貨幣基金上週削減了它的增長前景,隨著資本外流進一步削弱新興市場並警告美國政府違約可能「嚴重損害」世界經濟。

「這一切都相當低迷。」香港瑞穗證券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沈劍光說。他說出口暴跌的原因包括去年被誇大的出口數據,中秋節期間工作日減少和東南亞貨幣波動。

(責任編輯:方涵)

相關新聞
WTO裁決或助歐美繼續博弈中國稀土限制
中國二月貿易逆差315億美元 全球工廠難維持
看新聞學英語:中國貿易逆差擴大
IMF幕僚:中國貿易均衡掩蓋內部失衡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