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大花園的絕對典範 凡爾賽宮園林(上)

文/李琳

人氣 1139

【大紀元2013年10月23日訊】凡爾賽宮的花園,是法國式花園中最美麗的一片園林風景區。面積達幾十公頃、中軸線長達幾公里的花園氣勢磅礡,是法國古典主義大花園的絕對典範。它體現了路易十四統治下的秩序,以莊重典雅的貴族氣勢見證了「偉大世紀(Grand siecle)」的輝煌。

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看來,花園和城堡同樣重要,國王讓人把修建花園的計劃都呈交給他,他想要瞭解「所有細節」。花園的修建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這項工程與宮殿工程同期開工,工期持續了四十多年。為了佈置花壇、桔園、水池、運河,必須使用巨大的運土車,成千上萬的人們、有時是整個軍團,參與到這項巨型工程中。

凡爾賽園林的創造者是路易十四的花園總監安德烈•勒諾特爾(1613-1700)。勒諾特爾的才華更近於設計師、而不是園藝師。他改造了凡爾賽的東西大路,把主路延伸至一片沒有盡頭的景色中。在城堡旁邊佈置了南北兩個大花園。以對稱效果和透視效果為基礎,發展了獨特的人造風景的概念。2013年是凡爾賽宮的勒諾特爾年,以此向這位引領法國園林藝術走向成熟並帶來真正古典主義園林時代的大師致敬。

第一部份:水的國度

法國園林十分重視用水,認為水是造園不可或缺的要素, 巧妙地規划水景是表現庭園生機活力的有效手段。碧水園和大運河那種映照出天空和光線的大片靜止的水,創造出開闊的視野和優美的景觀,似乎把主路延伸至一片沒有盡頭的景色中,構造出前所未有的恢宏園景。

碧水園 LE PARTERRE D’EAU

碧水園(攝影:龔簡/大紀元)

從城堡最美麗的大廳「鏡廊」中央的窗戶向外望去,展現在遊客眼前的,是一幅由碧水園向天際延伸的壯觀景色。這一美景在路易十四統治期之前就已存在。光線和綠色植物一樣,是園林裝飾的要素,碧水園兩個波光粼粼的矩形大水池,照亮了鏡廊的正面。明暗部份整體達到了平衡。

碧水園看上去就彷彿是城堡正面的延伸。每個池子的裝飾品都包括四尊以法國的江河為原型的臥雕:盧瓦爾河和盧瓦雷河、羅納河和索恩河、塞納河和馬恩河、加隆河和多爾多涅河;再加上四座仙女雕像和四組兒童群雕。

大運河 LE GRAND CANAL

大運河(www.versailles-tourisme.com/)

通過廣闊的皇家林蔭道和大運河,凡爾賽的園林被規劃整修並延長了。長長的閃光大運河改變了東西向的視野,遼闊的景致從城堡正面一直延伸到公園的護欄。長1670米的大運河工程從1668年到1679年持續了11年。大運河是舉行眾多水上慶典活動的地方,人們可以乘坐精美的遊船在水渠中暢遊,同時傾聽著動人的水上音樂,欣賞著四周輝煌的花園和宮殿。夏天,國王的船隊在大運河上游弋;冬天,冰刀和雪橇則滑行在已經凍成冰的水面。

瑞士人水池 LA PIÈCE D』EAU DES SUISSES

前面的四塊草坪和一個圓形水池構成了桔園,再遠處是瑞士人水池。(www.versailles-tourisme.com/)

開鑿這個水池是為了裝飾園林的南北中心線,聖西爾路將水池和園林中的桔園分隔開。水池在舊政體時代還充作水上慶典舞台之用。1665年時水池為八角形,1678年左右瑞士衛隊對它進行了擴建,1682年又再次擴建,把它改造得更加渾圓。

第二部份:花園景色

法國式園林又是作為城堡的「露天客廳」來建造的,因此園林規模廣袤、空間尺度巨大。平坦而略有起伏的地形有利於在中軸兩側形成對稱的效果,整體上呈現出平緩而舒展的效果。

桔園 L’ORANGERIE

在稍低於城堡的地方,面積不小於3公頃的桔園以其廣闊和高度純粹的線條,成為了偉大園林的典範。1684至1686年間建造的桔園,由四塊草坪和一個圓形水池構成,包括一條長150米的中心穹頂長廊。建築整體利用大玻璃窗采光。

建園時來自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桔樹、檸檬樹和石榴樹猶存,有的樹齡已經200多歲了。夏天時,這裡會容納1055株裝在栽培箱中的樹木,其中包括棕櫚樹、歐洲夾竹桃、石榴樹、番櫻桃樹和柑橘樹;冬天時,這些樹木會轉移到建築物內。

南園 LE PARTERRE DU MIDI

南園(www.versailles-tourisme.com/)

這個花園過去被稱作百花園(Les jardins en fleurs)或愛情園,它位於桔園上方,最佳賞景地點是城堡二層的王后大居室。鮮花和黃楊樹林在那裏構成了精巧的圖案。十七世紀的路易十四時期,人們在此不斷地種植和更換顏色鮮艷的鮮花:丁香、風信子、茉莉、鬱金香、水仙、百合、歐洲白頭翁、美國石竹和黃水仙。

第三部份:叢林園 LES BOSQUETS

叢林園是可以進行各種娛樂活動的地方,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的凡爾賽共有15個叢林園。叢林園充當戶外沙龍的場所,人們可以去那裏吃點心、聽音樂或跳舞。花園小徑邊上、樹木繁茂中心處精心佈置的叢林園,由柵欄或樹籬打造成為一個個封閉的蔥翠小花園,通過隱秘的小徑可以穿過樹籬,入口處還有圍欄封鎖。

凡爾賽花園的總輪廓遵循嚴格的對稱原則,兩條主路劃分出叢林園的界限,而多條輔路與主路交叉,斜向的或曲折的小徑通向各個叢林園。噴泉、盆飾和雕塑修飾的叢林園風格形狀多樣,總能給遊客帶來驚喜。它們為大花園增添了如夢似幻的氛圍。與太陽王同時代的丹戈侯爵稱叢林園為「封閉的噴泉」。愛跳舞的路易十四和宮中眾人經常到叢林園中去遊樂。

王后叢林園 LE BOSQUET DE LA REINE

王后叢林園(www.versailles-tourisme.com/)

舊址原為最著名的迷宮叢林園,有許多兒童和動物形象裝飾的迷宮叢林園震撼人心,闡釋了伊索的39個寓言故事,但現在它們已經不復存在了。在1775年-1776年間重新種植花園樹木的過程中,迷宮叢林園被毀,並被王后叢林園所取代。現在的雕塑裝飾是十九世紀末放置在那裏的。

舞廳叢林園 LE BOSQUET DE LA SALLE DE BAL

舞廳叢林園(維基百科)

舞廳叢林園,因為佈置有許多從非洲和馬達加斯加海岸運來的磨石粗砂岩和貝殼,也被稱作假山叢林園,水就從這些石頭和貝殼上像瀑布一樣傾流而下。中間是一個充當舞池作用的大理石「島」,身為舞蹈藝術行家的路易十四是這裡的常客。樂師們坐在瀑布上方,觀眾們就坐在對面一個覆滿青草的階梯席位上。

恩克拉多斯園 LE BOSQUET DE L’ENCELADE

這個叢林園中央的恩克拉多斯噴泉給人印象深刻,用鉛修建的雕塑展現了一個半埋在岩石中,正與死亡作鬥爭的巨人形象。主題源自泰坦墜落的故事,他們無視朱庇特的禁令執意要爬奧林匹亞山,結果被埋在了岩石下。

阿波羅出浴叢林園 LE BOSQUET DES BAINS D』APOLLON

阿波羅出浴叢林園(維基百科)

1778年路易十六時期,這個人稱「沼澤」的叢林園被重新設計成當時流行的英法混搭花園風格,並至今仍然保持著這種面貌。「太陽之馬」群雕和阿波羅群雕是1704年安放在此的。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新聞
歷時三年多整修 法國凡爾賽宮鏡廳重新開放
組圖:藝術殿堂—凡爾賽宮
成就凡爾賽宮的法國沃勒維孔特堡
法國時尚文化的承前啟後(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