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揭秘11屆3中全會變成華國鋒批判會

人氣 511

【大紀元2013年10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頓綜合報導)在中共即將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之際,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中共一直對外所宣稱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場「改革開放」會議,其實質是對當時中共最高領導人華國鋒的批判會。

十一屆三中全會失控

在中共即將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之際,有媒體報導稱,中共總書記每屆是五年任期制,三中全會召開的時機,正是他完成第一年工作的時候。對於一個新上台的總書記來說,歷次的「三中全會」,對於最高領導人來說相當关键。

南華早報日前報導,1978年12月18日,中共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一直被宣講為是一場「改革開放」會議,但這場會議前半段的議程,實際上是對當時中共最高領導人華國鋒的批判會。該會剝奪了抓捕「四人幫」的華國鋒的最高權力。

趙紫陽的政治秘書鮑彤近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說,1978年那次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出了變數:陳雲、譚震林、胡耀邦等紛紛要求討論第一次(1976年4月)天安門事件等一系列重大歷史遺留問題,打亂了華國鋒、鄧小平預定的只談經濟(向前看)不談政治(不糾纏歷史舊賬)的議程。

鮑彤2008年曾在香港《開放》雜誌發表〈11屆三中全會是改革開放的大會是一個神話〉一文,文章提到,11屆三中全會原本並不想討論改革開放,但由於會議失控,最後出現了與華國鋒、鄧小平最初意願大相逕庭的結果,不過鄧小平卻抓住時機,依靠手中的權力成了會議的最大贏家。

文章稱,在1978年的11月10日至12月15日的中共中央準備工作會議上,當時鄧小平出訪新加坡、泰國等地,會議由華國鋒主持。鄧小平和華國鋒的意見是一致,不糾纏過去歷史遺留問題,也不擬提出文革遺留的毛澤東欽定的大案,包括1976年天安門事件的平反問題。

然而在會議中出現了異常。11月10日陳雲、11日譚震林和13日胡耀邦的發言,衝破了原定會議框框,提出文革中一系列重大遺留問題,使會議失控了。

10日,中共組織部做的中央工作報告上,胡耀邦提供了有關薄一波等61人「叛徒集團」案、彭德懷、陶鑄等人的複查材料,以及有關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帶來的群眾和高層領導對天安門事件的深刻覺醒等材料。

10日當天,陳雲在東北組發言說,對華國鋒、鄧小平提出的工作重點轉移的意見︰「我贊成;歷史問題不糾纏是對的。但是有些問題太大,中央不說話,下面不好解決。」

對華國鋒批判大會

當時陳雲提了六個問題,比如薄一波等61人所謂叛徒集團一案,毛知道吧?1976年天安門事件?陳雲表面上沒有直接講文革不對,但是翻來覆去提問題。胡耀邦和陳雲的發言引起會議很大震動,結果大家集中討論的是如何批判文革、批判凡是派、批判極左思想,要求為毛澤東欽定的冤假錯案徹底平反。

11月14日,鄧小平出訪歸來,發現會議被陳雲、胡耀邦主導,已跳出華國鋒和他設置的框框,他已經喪失了會議的主動權。原本胡喬木為他起草的大會講話稿也根本不能用了。

11月25日,華國鋒在大會上公開承認自己的工作失誤;同日,中共副主席汪東興、政治局委員吳德也被批評,吳德並在會議上作了檢討。汪東興在會上被批評盲目支持兩個凡是,「鸚鵡學舌」式跟著華國鋒講話等。

鮑彤:鄧小平不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

12月2日,鄧小平邀胡耀邦和國務院研究室的於光遠到他家商談起草講話稿。按鄧小平親自草擬的3頁500字的講話提綱,胡耀邦、於光遠、林澗青等人接連四天到鄧家共同研究討論,最後定稿。

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鄧小平、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分別在會議上作出講話。鄧小平當時的講話就是大家共同協商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鮑彤說,鄧小平既不是甚麼「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沒有把三中全會開成「改革開放的大會」。

陳雲和鄧小平爭權較勁賽 最終鄧小平成為實權派

鮑彤還說,中央工作會議、三中全會是陳雲和鄧小平互爭的一場暗中較勁的公開比賽。為了比陳雲的講話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鄧小平講了黨和國家的制度問題、民主問題、解放思想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問題。可惜的是,鄧小平講出的只是一些很好聽但不擬執行的空話。

12月15日,歷時36天的中央工作會議散會,會議上,華國鋒的兩個凡是理論及其追隨者在會議上均遭到批判,華的執政理論基礎動搖。在其後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其權力更逐漸被鄧小平等改革派取代。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趙紫陽談鄧小平陳雲幕後專權
鮑彤:十一屆三中全會誰是英雄
中共建政以來曾經神秘「消失」的領導人
美媒曝中共8大家族斂財驚人 3太子黨控16000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