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天下第一大碗」米粉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0月03日訊】10月1日,廣西南寧李寧體育園舉辦品「天下第一大碗老友粉」活動,吸引來自廣西各地1000多名老友粉「粉絲」參與。

據《當代生活報》報導,10月1日下午,廣西電視台《老友一家親》劇組攜手綠野音樂節共同打造的「萬人品天下第一大碗老友粉」在李寧體育園內火熱開鍋。不少「老友」慕名而來,在熱鬧的音樂聲中,一嚐這碗老友粉。老友粉、老友面是南寧的標誌性小吃,不少南寧人都有「老友」情結。

在現場,師傅們還在備料,「老友」們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排起了長隊。隨著《老友一家親》的主持人與本土明星們亮相現場後,「萬人老友粉」的活動也正式開始。300斤優質米粉鋪底直徑3米的大鍋,8位來自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的烹飪老師各持小鍋,用20斤豬肉、20斤酸筍和豆豉、辣椒等配料翻炒,加以之前就熬好的湯汁,每個人經過四個回合的烹製,共同打造這個「最大碗老友粉」。李師傅介紹道:「這次萬人老友粉的主料遵照傳統老友粉配方,即蒜米、肉片、豆豉、酸筍、辣椒,但為了講究色、香、味俱全,我們增加了生菜和西紅柿,但不會影響傳統的味道。」當被問及會不會因為太大碗而影響味道時,李師傅打了個包票,「酸辣味一定足。」老友粉很快出鍋,席間「老友」們議論著各自記憶中的「老友」味。

米粉的起源

米粉,在中國南方地區,亦簡稱粉。是用稻米為主要材料製作的細長條狀食材,在中國大陸南方、臺灣、東南亞由於盛產稻米,故比較流行。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乾炒不易斷。不同地區的米粉由於製法不同,會有不同的長短、粗細、質地和口味。

據傳,米粉是古代中國五胡亂華時期民眾避居南方而產生的食品。一說是為了方便走難時攜帶和食用,因為米粉已預先煮熟,使烹煮容易,外出攜帶也方便。

另一說法為當時漢人南遷華南地區,卻懷念北方的麵條,因此以稻米取代麥搾條而吃,根據《新竹市志》上的記載:「五胡亂華,華人南遷閩浙時,仍以稻米搾條而食,即當今之米粉也」、「米粉之製法由福建惠安傳入台灣」。

米粉在以前算得上是「高級食品」,只有喜慶宴客、特殊節日才會以「炒米粉」招待客人。

(責任編輯:岳青)

相關新聞
澱粉風波 竹米粉摃丸不受影響
白米、小米打成汁 可供勾芡用
防毒澱粉外流 台衛署啓動境管
龍口米粉檢出毒澱粉 兩款產全面下架回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