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隱:何不多來一些競爭?

劉隱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11月28日訊】也許正應驗了「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對於周圍每日每時發生的奇聞異事,早已熟視無睹見怪不怪,因而很久不發議論了。然而,最近親歷的一件小事,卻讓我思索良久,感慨萬端,忍不住又想再說幾句。

事情是這樣的——

冰箱出了點小毛病,因為一時找不到本市維修電話,便貿然向設在青島市的總部求助。沒想到對方十分熱情,簡單詢問了一下情況,便答應立即通知當地維修人員第二天上門檢修。雖然人家答應得如此慷慨,而我卻仍然疑慮重重:這裡距青島千里之遙,下邊辦事未必就能如總部那樣認真吧。但大出我的意料,第二天上午,維修人員果然準時來到家中。

是個年輕後生,一進門就先穿上鞋套。我連忙上前阻止,小伙卻毅然決然地穿上它,並解釋說:「這是總部的規定。」見他跑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我又勸他休息一會再干。老伴還憐憫地遞給一個蜜橘讓他解渴。小伙又以「總部規定」婉言謝絕,然後就馬不停蹄地麻利投入到檢修之中。

不一會,冰箱修好了。看看購物發票已經超過保修期限,我惴惴不安地問:

「多少錢?」

「沒換零件,不收錢。」

小伙笑容可掬地回答道,隨後又留下一句話:「以後有啥問題就打電話。」說罷匆匆離去。

小伙離開之後不長時間,我們還沉浸在被服務的喜悅之中,電話鈴又響了。是總部打來的,詢問維修人員是否按時維修?故障是否排除?有無其他違規知為?等等。

這件在一些人看來似乎微不足道的事,卻讓我欣喜不已,思索良久。見慣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中國特色,一下子受到如此對待,真有些「受寵若驚」。二者之間的反差實在太大了,猶如文化大革命中長期被批鬥,偶爾聽到有人稱自己為「同志」時那種激動萬分的心情,實實在在地當了一回「上帝」。

由此我在思索一個問題,套用「小品」一句話:同為生於斯長於斯的中國人,「做人的差距咋這樣大呢?」
  
就說這家電行業吧,為甚麼這些維修人員能如此心甘情願服服帖帖的為顧客服務呢?是他們的覺悟高嗎?修養好嗎?紀律嚴嗎?……這些也許都是,但最關鍵最根本的無疑要歸功於市場的競爭機制了。

如今市場,商品琳琅滿目應接不暇,任憑顧客比比看看挑挑揀揀。不在你說得天花亂墜滿嘴流油,如果質量不上乘,價錢不便宜,服務不到家,對不起,一邊去吧,我買別的品牌了。面對如此情景,你說他們不提高質量,不熱情服務能行嗎?物美價廉的價值規律,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給市場注入了永不衰竭的活力。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鐵律。

我想,這條規律不僅適應於市場經濟,而且也適應於其他行業,尤其被權力壟斷的部門,更莫能外。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腐敗。」如果權力之間沒有競爭,不能淘劣選優,那就會失去前進的活力,而且會被少數人或某個集團長期霸佔,以至蛻變為「老子打江山,兒子坐江山」的變相世襲。這種制度下,權力因為受不到有效監督而成為脫韁野馬,恣意橫行,為所欲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又算得了甚麼,更可怕的是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種制度下,腐敗必如瘋長的野草一樣籠罩整個社會,無論你怎樣「加大反腐力度」也是徒勞。因為他不是依靠制度反腐,依靠人民反腐,而是依靠所謂「清正廉潔」的上級。豈不知民間早有諺語:「人人不當官,當官都一般」。「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寶森」。大巫管小巫,大貪反小貪,只能越反越腐,腐不堪言。

既然權力也需要競爭機制,那麼,為甚麼有人卻視它如洪水猛獸而極力加以拒絕呢?新的競爭力量一旦出現,必予以殘酷打壓,直至扼殺於搖籃之中。是他們不懂得競爭的好處嗎?不知道廣大人民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愛嗎?非也!非也!他們心知肚明比誰都清楚。正因為如此,他們才竭力反對競爭,千方百計要保住「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壟斷局面。「武大郎開店,比我個高的滾蛋」。作個花瓶,點綴點綴門面倒也罷了,若真要平起平坐公開競爭,見鬼去吧!

試想想,權力若能真正的平等競爭,那麼,這些人就很難保住他們長期非法攫取的既得利益,保住自己至高無上君臨天下的優越地位。他們深知,自己早已劣跡斑斑,民心盡喪,一旦平等競爭哪有招架之功,還不成了大街上那些假冒偽劣產品,注定被市場所淘汰,被人民所拋棄。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社會的發展規律是任人也改變不了的;民主憲政,公平競爭已經成為世界潮流。欠下人民的總得歸還人民;遭下罪孽的定會受到清算。與其對抗潮流,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不如順應潮流為國家做些有益事情,從而獲得人民的諒解,說不定還可因此而名垂青史成為華盛頓式的一代元勳。

孰優孰劣,何去何從,難道還不明確嗎?

相關新聞
傷痕纍纍 布拉格緬懷被共產極權殘害的人民
唐子:莫混淆中共極權與中央集權
仲維光:傳統專制、中央集權和極權主義的區別究竟是甚麼?(上)
仲維光:傳統專制、中央集權和極權主義的區別究竟是甚麼?(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