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 「貧困線」說出哪裡的華人最懂生活

人氣 44
標籤: , ,

【大紀元2013年11月28日訊】紐約市長彭博11月17日在每周廣播講話中指出,自從2000年人口普查,十年裡全國其他19個大城市的貧困率平均增長了36%,全國平均貧困率增長了28%,只有紐約保持不變。紐約貧困率為21.2%,貧困率最高的大城市是底特律,42.3%。
  
美國衛生部2013年訂出的美國人貧困線是個人年收入為1萬1,490美元(約人民幣7.0萬,新台幣33.9萬;每天約31.5美元);4人之家的年收入2萬3,550美元(約人民幣14.3萬,新台幣69.4萬),水平會因住屋種類及居住地區有所調整。

乍一看,紐約每4.7人中就有1人在貧窮線以下,這是夠嚇人的。其實,有專家說,美國的演演算法,有不合理的地方,新演演算法因為紐約太多的老人、新移民,片面誇大了貧窮線結果。比如老人,他們的花費可能本來就低,社會安保福利會比較高,他們的生活標準會與年輕人不同。而不管那種演演算法,個人的動產積蓄和不動產不算其中,即沒有計算房屋產權等累積財富;政府補貼的食品券(每人每天7.13美元)等福利救濟也沒有算進去。

所以,不管怎麼算,美國的所謂聯邦「貧窮線」,充其量應該叫做「低收入線」,不是人活不下去的最低標準。這條線的制定的標準是除了能夠保證一個人攝取最低保持個人健康的食物外,還可以有2倍的盈餘,也就是能夠保障個人正常健康的底線。

實際的生活中,美國人每天約31.5美元的生活費還是可以過得去。除去約4美元的所得稅,每天可以買60斤的大米(美國50磅一袋大米大約20美金),或者8~10斤左右的豬肉。單單政府補貼的食品券(每人每天7.13美元),往往就可以保障餓不著;對中國人來說,可能就可以吃得不錯了。

美國所謂的窮人家庭,有43%擁有自己的住宅。住房條件也是有些講究的:94.4%的窮人家庭平均每人擁有自己至少一個獨立房間。5.6%的窮人家庭算「過度擁擠」,也就是一間臥房居住的人超過一人,其中平均一間臥房住1.5個人的窮人家庭比例為4.3%,平均一間臥房住1.5個人以上的窮人家庭比例為1.3%。美國的無家可歸者人數約占人口的0.5%~1%(有些是自己選擇的)。

在中國,其實沒有美國這樣的貧困線。中國的貧困線的標準是人均收入2,300元人民幣(相當於每日1美元,每日6.3元人民幣),這與國際貧困標準平均每人每天1.25美元類似,但那可能真的是「餓不死人」的貧困標準。在中國,每天6.3元人民幣,可以買到約1~3斤大米,這個標準,即使在三線城市,自己買菜做飯吃,生活恐怕會成很大問題。這個貧困人口為1.28億人,約占總人口的10.2%。

香港「貧窮線」標準,是每人港幣4萬3,200(美元5,573,人民幣3.4萬;每天約15.3美元)。據推算,香港貧困人口131.2萬人,占總人口的19.6%;在提供福利補助後仍有101.8萬,占總人口的14.2%。若把公共房屋補貼折算成現金補助,貧窮人口則降至67.4萬人,占總人口的9.4%。

臺灣的貧困線其實是最合理的一種,演演算法是同時要把收入、動產和不動產計入在內。臺灣的「貧窮線」標準因城市而各異,臺灣省是年收少於新台幣12.4萬,而臺北市則是年收少於新台幣22.5萬(美元7,600,人民幣4.6萬;每天約20.8美元)、動產每人不超過新台幣15萬元(美元5,100,人民幣3.1萬)、不動產全戶不超過新臺幣650萬(美元22萬,人民幣134萬),將可申請困難補助!這麼高的臺灣「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只有66萬,占總人口的2.8%!如果加上困難補助,這個數字可能將少於1%。

對比來說,美國、香港、臺灣是一個世界,中國大陸還是另外一個世界。這些地區貧困線的標準、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比例(未計福利和補助)分別是:

美國貧困線標準:$31.5/每人每天,占總人口的16%(占加州華人的9%);

臺灣貧困線標準:$11.5~20.8/每人每天,占總人口的2.8%;

香港貧困線標準:$15.3/每人每天,占總人口的19.6%;

大陸貧困線標準:$1.00/每人每天,占總人口的10.2%;

上述的數據看得讓人震驚,因為這些地區的標準非常的不同,之間的差距也還是很大。其中,臺灣人的生活可能是最滋潤的,幾乎沒有了窮人。有時看到大陸媒體把台灣和美國經濟說得快不行了,看來未必如此,這里還有要仔細推敲的必要。

(責任編輯:季平)

相關新聞
見證「夢想」半世紀 珍視亞裔民權
美國有62萬亞裔女性企業家
大紀元獲加拿大族裔傳媒協會獎
帆船橫渡太平洋  夫妻圓夢抵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