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對抗類風濕性關節炎 多管齊下治療有成效

人氣: 7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郁玫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一種慢性疾病,其成因複雜,初期症狀常被誤會為運動傷害或關節退化,易導致延誤就醫,長期下來不但會嚴重影響生活作息,還會造成關節變形與殘障!醫師表示,只要心情保持樂觀,積極面對與配合治療,健康並非難事!

「剛新婚就病發,病情曾經一度嚴重到張嘴、梳頭都覺得困難,只能靠另一半背著走,家事不能做,連切菜都成問題!」一位患病30年的徐小姐回憶起新婚期間麻煩先生每天背著走的日子,心中仍有一絲歉疚。但在家人的支持與照顧之下,讓她拾起面對治療的信心,目前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已3年,病況已獲顯著改善。

生物製劑治療 臨床成效顯著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張棋楨表示,目前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成效頗為顯著,中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可有效幫助患者緩解疼痛,保持關節活動度。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在生物製劑的選擇上,應優先以療效與安全性為主。生物製劑是藉由抑制腫瘤壞死因子(TNF-α)作用,來達到調節免疫機制,但減輕發炎的同時也會降低免疫力,感染風險(如肺結核)也會隨之提昇;若選擇半衰期短的藥物,因為代謝快、在體內停留時間短,較能降低感染風險。

在施打方式上,近期也有新型注射筆形式,相較傳統針筒裝注射劑,其針頭類似胰島素筆針的設計,施打過程中完全看不見針頭,能降低患者對於針頭的恐懼,而且不需額外抽取藥劑,患者只要遵守「一壓二拉三喀喀」的步驟,在家也能輕鬆施打,不但能增加患者治療意願與強化持續治療的信心,也能提昇治療成效!

攝取地中海飲食 降低發炎症狀
張棋楨說,除了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很重要。長期居住於地中海一帶的民眾,因為飲食中常攝取橄欖油、蔬果與魚類,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會就降低。根據國外研究也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攝取地中海飲食持續3個月後,相較對照組,DAS28(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評估)指數有超過0.6的顯著改變(DAS28評分變化> 0.6於臨床被認為是具有意義的變化),證明好的飲食管理能抑制類風濕性節炎患者的發炎症狀與增加活力。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臨床組組長李青蓉補充說,根據英國營養協會飲食建議,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平日的飲食中要攝取適度的鈣、含鐵食物與地中海型飲食,如大量蔬果、穀類全麥、堅果類、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與油脂,少攝取乳製品、紅肉與甜食,有助減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但在烹飪時也要注意火候與時間,才能將食物的營養留住。

張棋楨提醒,除了藥物治療與飲食管理,要維持患者關節的活動力,適度的持續復健與運動也是必需的,例如:游泳、瑜伽等,多管齊下更能有效降低發炎指數,提昇治療成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