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年前三葉蟲化石 台灣桃園山區出土

人氣 466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2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在台灣從事科學教學與研究的華陞自然科學教育中心的華順發,日前與一群學生在桃園縣龜山鄉與桃園市交界的山區進行地質調查與研究時,發現一塊岩石中有清晰的節肢動物被完整保留下來,華順發仔細的觀察這塊岩石,確定是一塊稀有的三葉蟲化石,距今有4億9千萬年的悠久歷史。

華順發表示,約1千萬年前到500萬年前,菲律海洋板塊不停在往西北方推擠歐亞大陸板塊,這一個造山運動推擠出台灣島,台灣因此誕生。在台灣出土的化石中,絕大多數為貝類化石,其次為其他海洋生物,如海膽的化石以及生痕化石,少部份為植物化石與哺乳動物化石。

台灣首次採集到三葉蟲化石

桃園發現的三葉蟲,經從事科學教學與研究廿年的華陞自然科學教育中心的華順發鑑定,應為:「鏡眼三葉蟲目」,達爾曼蟲科的「理妙羅(Dalmanites limulurus)」這個物種,是存活於4億9千萬年前的奧陶紀。

華順發說:目前台灣主要的三葉蟲化石標本,大多為購自國外,收藏於國內科博館與學術機構,在桃園採集到的三葉蟲化石,很有可能是第一次被觀察採集到,對研究生物演化與古地質的學者而言,應該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2億年前二疊紀完全滅絕

三葉蟲在5.6億年前的寒武紀就出現,5億至4.3億年前的奧陶紀發展最為繁盛,至2億年前二疊紀完全滅絕,前後在地球上生存了3.6億年,可見這是一類生命力極強的生物。三葉蟲滅絕的具體原因不明,很有可能是因鯊魚等早期魚類的出現,而三葉蟲為這些地球新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三葉蟲化石常常與珊瑚、腕足動物、頭足動物共同出現,表明它們都喜歡生活在比較溫暖的淺海,在那裡,三葉蟲以各種微小的生物為食。

三葉蟲屬於節肢動物門,三葉蟲亞門,三葉蟲綱,主要底棲生活於海底,部分在泥沙中生活和漂浮生活,世界上已發現1萬5千多種。因蟲體背部為幾丁質甲殼組成,易於保存為化石,又因背甲被兩背溝縱分為『軸部』和左右對稱兩「肋葉」,故稱三葉蟲。其種類繁多,大小不一,從1公分至72公分都有,但大多在2至7公分之間。

(責任編輯:呂美琪)

相關新聞
NASA拍到螺旋星系的明亮條狀結構
神祕行星在太空出雙入對 顛覆人類認識
蘑菇不僅是超級食品 研究發現還有一大好處
馬斯克加入AI戰局 預言人類將失去工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