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漣漪:廣電總局與好萊塢 究竟誰同化誰

李漣漪

人氣 7

【大紀元2013年03月01日訊】眾所週知,好萊塢對電影有著一套成熟的商業文化運作模式。電影在好萊塢,是一條「慾望的生產生和滿足」的文化流水線。在多年摸打滾爬的歷練中,好萊塢掌握了一套「勾兌」大片、名片和「奧斯卡」影片的釀造秘方,就像可口可樂神秘的「7X」秘方一樣,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與眾不同、身價倍增,它能「化腐朽為神奇」,化平淡為「可口」和「可樂」。

雖然好萊塢的這個配方是個高度機密,但裡面至少含有這樣一些基本元素:慾望、愛情、自由、正義、神話和美國夢等等,這些我們在幾乎每一部好萊塢大片裡都能找到。事實上,這個神秘的配方纔是好萊塢的核心競爭力,才是它作為全球「夢工廠」和「印鈔機」的最大源泉。

憑藉著這樣的核心競爭力,好萊塢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現代的傳奇。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迅猛推進和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元文化交融溝通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觀眾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隨之多元化。好萊塢追求慾望和利潤的癡心腳步已經越來越追不上觀眾獵奇的翅膀了,他們渴望有更新穎、更奇異的視覺體驗來刷新自己的藝術期待,滿足自己高企劃的審美預期。他們急切的需要世界題材來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響力和經濟盈利能力的新邊疆。現在,這只文化大鱷開始向世界張開了大口,在世界各國開設「罐裝分廠」,開始夢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潤——這樣的運作策略和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等跨國公司有著驚人的相似。

那麼作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中國,無疑會成為好萊塢片商最炙手可熱的經營對象,所以近年來好萊塢電影中添加中國元素,甚至直接簽約中國一線大牌明星加盟或客串好萊塢影片的現象屢屢出現,為了吸引廣大中國觀眾的眼球可謂絞盡腦汁。但是另一個尖銳的問題便避而不及的隨之出現,好萊塢電影的主線即美國一向標榜的表達自由、權利、宗教、人性至上以及直白宣揚美國國際地位的種種理念,在意識形態上與當下的中國政治形勢產生了強烈的對峙。

那麼電影基於一種最直觀的藝術表現形式,對於長期處於思想束縛態下的中國人來說,無疑是這些愛好電影的群體接受所謂先進西方文化領域的一種最快最便捷的途徑,這就讓一直以來對中國人思想進行嚴格掌控的中共當局如芒刺在背。於是,中國廣電總局的介入給瘋狂拓展國際市場的好萊塢電影佈下了一個無法抗拒的過濾器。

不少西方媒體批評好萊塢為拓寬中國市場不惜討好中共、向廣電總局低頭的行為,嚴重影響好萊塢的國際品牌價值以及作為電影界龍頭老大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並且好萊塢進入中國市場的趨勢已經在向廣電總局制定的播出標準靠攏。

《木乃伊3:龍帝之墓》(The Mummy Tomb of the Dragon Emperor)算是好萊塢與中資合拍的先驅。導演羅伯柯恩表示:「外國人要拍中國有關的電影,都會很敏感。」最近的例子是迪士尼預計今年4月底上檔的《鋼鐵俠3》(Iron Man3),上個月在北京取景時就邀請廣電總局的人員到場提供建議,力求保險。

而剛剛獲得奧斯卡獎項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雖然遇上電檢算是毫髮無傷,但還是有句台詞踢到鐵板,就是少年Pi的父親宣稱「宗教是黑暗」(religion is darkness),在大陸上映時的翻譯變成「社會很複雜」。李安表示:「擔心觸怒宗教界人士,他們修改了一下翻譯。」

所以, 好萊塢很快就會發現,進軍中國市場的關鍵不僅是在大陸發片,更重要的是要拍片,涉及到演員、劇情、場景等多方面因素。但是電影愈處理,中國就愈容易和當地的潛規則、變動的審查標準碰撞,那麼好萊塢電影今後在向中國市場牟取經濟利潤的同時,如何權衡維持好萊塢在電影界一貫霸主的形象?亦或盲目佔據中國市場而不惜拿出被中國廣電總局「閹割」過的、符合中國國情的好萊塢大餐?至今仍無法定奪。

相關新聞
諸葛明陽:破壞文化顛覆傳統的「翻拍風」
廣電局下密令封殺 中共迫娛樂公司打壓新唐人
廣電總局封殺新唐人密件曝光 抄送610辦公室
廣電總局新6條限令 「敵我分明」民熱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