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中學網絡欺凌增加 警方關注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3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簡方渥太華綜合報導)最近,加拿大中學網絡欺凌呈爆炸式增長。

全國發生多起網絡欺凌悲劇

去年10月,卑詩省溫哥華15歲的少女托德(Amanda Todd)自殺,曾引起全球媒體對網絡欺凌悲劇的極大關注。從她讀7年班時開始,托德在線交友和聊天,一年後她收到一個陌生男子的留言,此人知道她的地址、學校等很多個人信息,並用散佈其照片的方式羞辱她、威脅她,讓她失去所有的朋友和做人的尊嚴,她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很孤獨。連續3年的欺凌,最終迫使托德放棄了生命。

新斯科捨省特魯羅鎮(Truro)15歲少女布萊恩頓(Jenna Bowers-Bryanton),於2011年1月因不堪網絡欺凌而自尋短見。死者母親默奇森(Pam Murchison)自以為將女兒從備受欺凌的校園帶回家中,女兒就能夠安然無恙;然而,布萊恩頓卻未能躲過網絡欺凌的悲劇。

布萊恩頓生前曾將她邊唱歌邊彈奏吉它的視頻片段上載至YouTube。但是來自SMS和社交網站Formspring論壇的短信,沉重地打擊了布萊恩頓。網友在網上對她進行人身攻擊,說她唱歌難聽,長得難看,做出一切傷害她自尊的事情,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網絡欺凌因為社交媒體加劇 警方關注網絡欺凌

根據渥太華警方的資料,2012年來自渥太華中學的報案電話顯著下降,比2011年減少了20%,但網絡欺凌仍在不斷增加。

《渥太華太陽報》獲准對警方的數據進行查看,發現在19個犯罪類別中,只有一小部份類別略有增加,絕大多數——從惡作劇到騷擾,都有所下降。警方同時表示,雖然不是每天都有相關的報警電話,但網絡欺凌問題卻呈爆炸式增長。

「網絡欺凌問題因為社交媒體而加劇,」渥太華警官亨特(Maureen Hunt)說,「過去孩子只在學校受欺凌,一旦回到家中就有了安全的避風港。現在是1週7天,1天24小時,通過互聯網,任何時候你都可能被人欺凌。」

網絡欺凌似乎是目前唯一仍在不斷增加的問題。在過去幾年中,曾發生了大量未成年人因發送色情簡訊而造成傷害的案例。但警方稱,這個現象已受到關注,父母和學校共同的預防工作對減少該類問題的發生起到了很大的抑制作用。警方認為,網絡欺凌也需要家長的介入和協助。

警方表示,他們每天都收到關於網絡欺凌的投訴,內容包括謾罵、死亡恐嚇,甚至威脅和某人的男友發生性關係等。有些投訴來自孩子的父母,如一位母親在女兒的iPad上發現了騷擾簡訊;另一些投訴則來自於受害者本人。

「(許多)家長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孩子正在經歷甚麼,」亨特說,「這些孩子們正在受到欺凌。」

警方說,孩子們對保持社交聯繫有一種強烈的社會壓力。一個普遍的心態是,如果他們不能加入一個網絡群組或沒有社交媒體帳戶,他們會有一種被排除在外的感覺。

學校資源官員負責反欺凌工作

渥太華目前有25位學校資源官員(school resource officer)專門負責保護孩子們免受欺凌的工作,他們每人負責17所學校。警方根據報警電話數量、類型和該校的學生人數,將每所學校的優先順序定為高、中或低。每個資源官員負責2~3個高優先順序學校,他們會將50%的時間花在那裏。

學校的優先順序可以根據情況動態變化;資源官員也可視情況優先處理某個學校的事務,比如該校突然出現大量犯罪事件。他們會與校董會和學校教職工密切配合,以期解決發生的問題。

(責任編輯:朱莉、岳東卿)

相關新聞
父母社會伸援手 教孩子面對欺凌
多倫多29萬師生默哀 關注網絡欺凌
網絡欺凌自殺上升 青春期壓力或是主因
調研:青少年網絡欺凌達驚人水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