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俄罗斯講話 一人名未提一人名被刪

人氣 30

【大紀元2013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文綜合報導)日前,新華社發佈的《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全文)》通稿與演講實況錄音稿有微妙的不同。習近平在演講錄音原文中提到其年輕時曾讀過幾位俄國作家的作品,而新華網刊登的文章則將習近平原話中提到的人名順序打亂,還將一作家的名字刪除;受到中外媒體的聚焦和解讀。

根據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演講錄音原文,有一段話稱:「我年輕時就讀過像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奧斯特洛夫斯基等等文學巨匠的作品,讓我感受到俄羅斯文學的魅力。中俄兩國文化交流有著深厚基礎。」

中共官方新華網在3月24日刊發的《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全文)》中關於這段話為:「我年輕時就讀過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等文學巨匠的作品,讓我感受到俄羅斯文學的魅力。中俄兩國文化交流有著深厚基礎。」

有民眾在博客上稱,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都是沙俄時期的作家,新華社刊發的原文一個也沒少,但作家的順序有誤。此外,奧斯特洛夫斯基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作者,新華社刊發的原文將這位作家省略,這是失誤嗎?

觀察人士還注意到,另一位前蘇聯的「革命」作家高爾基沒有被習近平提到。

「使人心靈失常的毒藥」

生活在中國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青年對奧斯特洛夫斯基可謂是耳熟能詳。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中國當年的暢銷書,書中的主角叫保爾.柯察金。這本書1938年由梅益根據英文版翻譯成中文,從1952年至1995年的44年間,一共印刷出版57次,發行250萬冊。

據維基百科介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直至今天仍然被江蘇省作為中考書目,九零後的青年仍在承繼這本書的影響。

江蘇省南京大學《當代外國文學》主編余一中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好書嗎?》的文章中說:這本書對讀者來說,「就像受鈷60的照射,使昆蟲喪失生育能力一樣能使讀者失去獨立思考,喪失正常戀愛、交友、與友人相處和做有益工作的能力」;「我們的譯者、出版者不要再製造、販賣裹著糖衣、使人心靈失常的毒藥了。」

新華社作「褪紅」處理?

1991年12月25日,前蘇聯和平解體後,有關共產主義罪惡的大量影視,歷史文獻,圖片資料,獨立調查報告不斷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斯大林時代的熱門書在今天的俄羅斯已經很少有人知道。

2009年11月12日,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在全國年度演說中明確的表示,要使俄羅斯的經濟有所提升,就必須徹底摒棄共產主義的經濟模式。

美國之音援引海外媒體分析說,新華社在報導中刪除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字是對習近平的講話做「褪紅」處理。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伍凡:評習近平強軍夢的幻想
港媒:習近平李克強李源潮汪洋馬凱子女離美返國
習近平對政治局下要求  高層親屬從歐美「大撤退」
港媒:習近平清華同窗或任其人事大總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