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國醫院評級出爐 大溫哥華5家醫院最差

亞省獨佔鰲頭 4家醫院獲A+

邱晨溫哥華

人氣: 142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04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邱晨溫哥華報導)週三,CBC根據收集的各醫療服務數據,對加拿大各大醫院進行排名,共有239家醫院被評估排名,大溫地區五家醫院被評為D級。專家認為,這樣有助於增加醫院的透明度,是好事,然而這五家醫院對此暫時沒有回應。

進入前十名的醫院分布在五個省分:亞省、新布倫瑞克省、曼尼托巴省、安省與薩省,而卑詩沒有一家醫院進入前十名,而被評分D級別的醫院中,卑詩占有5家,包括溫哥華總醫院、UBC醫院、本拿比醫院、素里紀念醫院和楓葉嶺的草原嶺醫院(Ridge Meadow Hospital)。

據CBC報導,此排名榜是根據加拿大醫療信息研究院(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簡稱CIHI)收集的數據,再經過專家指導後進行分析總結得出的。此排名榜共分為四類:大、中、小型社區醫院,與教學醫院。在此次評估中有數百家醫院因為缺乏數據,無法給予評估。

排名榜根據各大醫院的病人治療結果來評估,其中包括病人在大手術後出現病情惡化,再回醫院治療的死亡率等,住院期間的護理服務、手術後將異物遺忘、週末的死亡率等。

UBC卑大公共醫療系副教授密騰(Craig Mitton)認為,CBC的醫院排名榜有助於醫院增加其信息透明度,讓公眾了解更多的醫院資訊。

密騰教授回復道:「通常意義上說,只要能夠改善醫療系統的透明度,通過網上評估其服務質量這樣的方式,我都認為是有幫助的,讓醫院公布更多的信息,都是好事。」

他也表示,一些排名網站也會存在不准確,排名缺乏權威性等問題,他表示還需要進一步了解CBC的醫院排名網站。

亞省獨佔鰲頭 4家獲A+

在此醫院排名單上,大多數醫院(共有140家)的評分為B,也就是平均水平,而20家醫院獲評分A,10家醫院獲得最高評級A+,其中四家都位於亞省,而34家醫院的評分為C。

按照評分標準,A+評分表明此醫院的病人醫療效果遠遠超過一般醫院,B則屬於一般的醫療水平,而C則較低於一般水平,D的治療水準與一般醫院差了不少。

前十名評分A+的醫院中,亞省獨佔鰲頭,搶去了四個名額,一家為大型社區醫院,坐落在埃德蒙頓市北部,而三家小型社區醫院,也取得了A+的最佳成績。

排名榜上,八家醫院被評分為D,也就是此醫院的數據表明,其醫療效果大大低於同類醫院平均水平。令人吃驚的是,其中卑詩占有四家醫院。

這八家被評級為D的醫院是:
‧溫哥華總醫院和卑大醫院(教學醫院)
‧ 本拿比醫院(大型社區醫院)
‧ 素里紀念醫院(大型社區醫院)
‧ 楓葉嶺的Ridge Meadows醫院與其醫療中心(中型社區醫院)
‧ 亞省的Northern Lights Regional Health Centre(中型社區醫院)
‧ 薩省的Yorkton Regional Health Centre(中型社區醫院)
‧ 亞省的Bonnyville Healthcare Centre(小型社區醫院)
‧ 亞省的 Daysland Health Centre, Daysland(小型社區醫院)

各大醫院評估詳情可登錄網站查詢:http://www.cbc.ca/news/health/features/ratemyhospital/findahospital.html

大溫衛生局沒有回應

卑詩省衛生廳發言人傑波斯(Ryan Jabs)回應大紀元說,建議記者直接採訪菲莎衛生局,因為省府最近增加了醫療撥款,而且菲莎衛生局也採取了措施,改善了醫療服務。

記者曾多次嘗試聯繫菲莎衛生局與溫哥華海岸衛生局,然而,到此文出稿截止期,仍然沒有收到這些衛生局的回復。菲莎衛生局為本拿比醫院與素里紀念醫院的行政管理部門,溫哥華海岸衛生局管轄著UBC醫療教學中心。

卑詩自由黨省議員李燦明,一直非常關心本拿比醫院的發展,由於年代久遠,設施老化,造成該醫院等待時間過長,省府撥款也需要增加。李燦明表示,由於省府與社區的努力,「已經為本拿比醫院增加了撥款,也做了一些事情,改善了此醫院的服務狀況。」

提到本拿比醫院被評分D,李燦明認為:「不僅僅是本拿比醫院排名低,UBC醫療教學中心、素里紀念醫院,也只獲得D的評分,我認為,此排名榜只是參照舊的數據,比如2010年、2011年的數據,不能反映最新的情況。」

布萊恩‧德爾醫生(Dr. Brian Day)是甘比手術中心(Cambie Surgery Center)創辦人,一直倡導加拿大醫院私有化,來改善其服務質量與減少等待時間。

他認為,CBC的醫院排名網有助於推動改善加拿大的醫院服務質量,而且如果更加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回溯式地評估醫院級別,效果將更好。

省衛生廳、醫療機構等不配合

據CBC報導,他們曾經希望拿到所有醫院的醫療數據,加拿大醫療信息研究院CIHI卻不肯提供相關的數據,造成只有239家醫院被排名,而仍然還有幾百家醫院榜上無名。加拿大共有600多家醫院。

省府衛生廳與各大醫院,在提供醫療信息方面,更是不肯配合,其中魁北克省的醫院就無法排名,因為根本沒有參照的數據。

一些省衛生廳禁止公布醫院的信息,有的還要求醫院的管理層,不要填寫CBC提供的調查表格,當然更拒絕回答其中安全與醫療服務方面的問題,比如醫務人員洗手次數、護士的服務情況、能否滿足親屬的陪房要求等。最終,只有132家醫院的CEO填寫了調查表,大部分來自安省。

CBC的報導中提到,各省衛生廳形成一個聯盟,共同抵制這個醫院的排名評估。一些醫院聲稱,這樣索要的信息中有隱私權問題,不能公布等原因。

德爾醫生對此表示遺憾,他認為此排名榜是一個好開端,而且醫院的信息不應該被屏蔽,因為病人,也就是納稅人,是醫院的真正主人,人們有權獲得資訊。

他也表示慶幸:「此問題終於曝光,CIHI研究院將被施壓,對外開放其數據信息,而病人及其家屬也有權了解醫院的死亡率、感染率、醫療效果等。英國這方面的資訊就是公開的,而這些資訊公開後,確實能夠促進加國的醫療系統的服務質量,形成一個真正的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體制。」

(責任編輯:李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