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百家

周璇 一代歌后生死之謎1

希望之聲/人物百家節目
font print 人氣: 114
【字號】    
   標籤: tags: , ,

【「人物百家」轉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節目,在這個專輯裡瞭解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人物生活、經歷,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 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知名的不知名的,熱門人物,有爭議的人物,都是關注的人物。通過對人物的介紹,使我們能夠從中有所瞭解,有所斬獲。吸取經驗,得到教益,幫助我們思考人生。
「人物百家」的人物介紹,以主持人對談的腳本方式刊出。】

星瑞:嗨,紫君,還是你先給我們的聽眾朋友說說今天談的是哪位人物吧。

紫君:聽,大家聽啊。

星瑞:是周璇哪!我們的金嗓子歌后,傾國傾城哎!紫君,周璇確實是值得我們大書特書的一位歌唱家,藝術家。好厲害呀,紫君,您怎麼就想到她了呢?

紫君:兩個契機:一個是上次節目的安迪,被稱為美國人的金嗓子。當時我就想到了我們的金嗓子…

星瑞:哦,那另一個是…

紫君:這個說來有點話長。大家都知道,後來在大陸,所有49年前的東西全是禁品,都被禁止了。書刊,雜誌,歌曲,影視。完全都沒了。就如同一個「沒有坑儒的形式,但卻是坑儒的效果」的那樣的環境。但是在50年代初,也就是周璇去世前的那一段時間,大陸還能放些這類東西,我的一個姐姐,那時也不過是兩三歲吧。據家裏人講,她也真是屬於那種很有靈性的孩子。沒有人教她,但是周璇的歌曲,她聽了,就會唱了。 據說那時候,當媽媽工作單位舉行個甚麼慶祝會之類的,就會把她抱到桌子上,一個叔叔拉二胡,音樂一起,她就會跟著二胡伴奏,有板有眼的唱起來,唱的一點不差的。 及至後來人世滄桑,反右文革上山下鄉,直到所謂的改革開放。每個人都經歷了一場命運的洗禮。我這個姐姐,年逾不惑。她是屬於那種內向型的。不善交際。但人在江湖,總是要隨俗。有時候大家一起,也唱唱卡拉Ok甚麼的。只要她唱,她就只唱這兩首,一個是周璇的天涯歌女,要不就是四季歌。哎,你知道嗎?每當她唱了之後,大家都是一致的安靜,靜聽,然後,當然是一派叫好聲。 更有意思的是,幾乎每次那些歌廳的服務生都會走過來,對我這個姐姐由衷的表示讚歎:阿姨唱的真好!

我知道,也能感覺出,這兩隻歌,對她意味深遠。雖然我不知道那具體意味著甚麼。 這也是我選擇了周璇的原因之一吧。藉此機會,也許能探知她的心曲。呵呵。 實際上許多六七十歲以上的人,對周璇情有獨鍾,因為那是他們的年月,他們的時光。

星瑞:哦,這樣啊,那關於周璇,一定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吧?

紫君:如果不是做這個節目,真的還不知道,周璇的身世、遭遇、故事,還真有點傳奇的味道,有的時候看著,又感到如同一本小說, 尤其是關於的她身後之事,鬧得撲朔迷離。令人感觸多多,一言難盡呢。

星瑞:Ok, 那您就給我們慢慢道來吧。

紫君:噯,星瑞,首先真得說,現在這個互聯網真是個好東西。我這幾天哪,感覺就好像穿越時空,回到了周璇那個年代, 伴隨在她的身邊,隨著她的腳步,聽著她的歌聲。 與她同喜同憂。 實實在在的喜歡上了她,真的感覺到,甚麼是金嗓子?這才是。我聽啊,聽啊, 不過你猜怎麼著?也許是總聽姐姐唱的緣故,還是感覺,就是那首「天涯歌女」最入心,最入耳,最好聽哎。

星瑞:天涯呀海角 覓呀覓知音,您知道嗎?我也很喜歡周璇呢,我曾經唱過這首歌呢,這樣吧我也好久沒聽這首歌了,我們大家一起先來欣賞欣賞這首歌好嗎?

紫君:那當然好咯。來,聽聽。

星瑞:唉,等等……紫君,您還是先把歌詞給聽眾朋友說說吧。

紫君:哦,我都忘了。不過,這首歌詞該是人人皆知,耳熟能詳的吧。

星瑞:哎……那可不一定哦,別以為你知道的人家就知道。我們還是先回顧一下歌詞吧,這首歌可不年輕了,差不多70歲了吧,再加上特殊的歷史原因,大陸的許多聽眾未必熟悉喲。

「金嗓歌后」周璇。(圖:原文轉載)

紫君:是,你說的也是啊。 這個歌詞是這樣的:

/天涯呀海角 覓呀覓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哎呀 哎呀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家山呀北望 淚呀淚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哎呀 哎呀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人生呀誰不 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線郎似針
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
哎呀 哎呀 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

星瑞:紫君啊,這一聽就是情歌。給我們一幅圖畫,活生生的看到了這一對青春男女,患難與共,郎唱妹隨的那麼一種情景。

紫君:是。當然,歌詞是作詞者的情感抒發,但歌者如果沒有這個意境,情操,那也是唱不出來的。演唱,可說是對歌曲的再創作。

來吧,咱們放這個歌聽。

星瑞:哎……,多純潔呀,男女一條心,聲音是那麼的甜美,清純,小姑娘似的

紫君:她也就是個小姑娘,那時她也就是十七八歲的豆蔻年華, 小女孩子啊。

星瑞:哦,是很小啊,可是卻唱出了那麼深沉的內涵。聽說周璇的身世一直是個迷,你能不能給我們的聽眾講講。

紫君:周璇的身世直到現在也是個謎。據說,她從小出生在一個姓蘇的人家,後來被舅舅拐賣。周璇一直不知道誰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只知道自己是1920年8月1號出生,周璇自己也說,那是一個「永遠不能知道的飄渺的事情了」。目前能夠肯定的是,她在六歲時被上海一戶周姓人家收養,過著「困苦顛連」的生活。那時她被取名叫「周小紅」。小紅喜歡聽人家唱歌,自己也喜歡唱歌。據說有一次她唱歌被明月歌舞劇社的琴師 章錦文聽到了。在她的推薦下。當時年僅12 歲的周小紅,加入了由當代著名音樂家黎錦暉創辦的明月歌舞劇社。這也成了周小紅命運的轉折點。

星瑞:哦,這個我知道,當時的明月歌舞社裡面呀,集聚了當年的許多大明星,你看像王人美啊,黎莉莉,白虹等等。而周小紅也就是周璇當時是一個年紀最小的也是最不起眼的一個小不點。

紫君: 小紅深知機會來之不易。在社長黎錦暉的幫助下,她努力的跟琴師章錦文學習五線譜,彈鋼琴,那時社裡的演員上午都要練琴,根本輪不上她使用鋼琴,就要等到大家都不用琴的時候,她才能去練。人們是這樣說:她很有天分,又能超乎常人的刻苦學習和鑽研。 因此,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裏,在音樂和舞蹈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星瑞:命運和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唉,機會就來了。
在1932年的一次新年演出中,當時的台柱歌星白虹因故不能出場,臨時黎錦暉就要周小紅頂替。表演了「特別快車」這一舞劇。受到觀眾好評,後被灌製成唱片。那時她才13歲。當時有記者在報紙上驚呼:明月舞劇社又升起了一顆新星! 此後在不久一次演唱會上,周小紅和劇社的同仁一起演唱抗日歌曲,「民族之光」。 這次她唱的尤其好,台上台下融成一片,群情激昂。這個歌詞中有一句「和敵人周璇於沙場之上。。」過後社長黎錦輝對她表示祝賀時興奮的說:我看你那個名字也可以改一改了。就用這個周璇於沙場之上,就好。又響亮,又好聽,也是對你這次演出的紀念。從此以後,周璇這個名字就叫響了。每當她唱這隻歌曲,台上台下會喊成一片:周璇,周璇!周璇的知名度也與日俱增。名字也越來越響。 那時她還只是12,3 歲。再後來,有人建議在旋字上加個王字旁,璇,美玉的意思。周璇,晶瑩如美玉。

星瑞:哦,原來這名字還有這麼一段來歷。真是名副其實啊,周璇,美玉。

紫君:這期間又經過了一些變故,生活歷練了小周璇,在朋友的幫助下,她不懈的刻苦練習,她唱的歌「五月的風」「叮嚀」都被灌製成唱片,而且非常受歡迎,傳遍了上海。當她也就是才14歲那年,在上海歌星評選活動中,僅位居老牌歌星白虹之後,名列第二。

星瑞:紫君,聽說周璇唱的「五月的風」 風靡了整個上海,成了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情調。 老上海人,一聽這首歌,就會回到那個時候,那個年代,馬上就想到了上海。

紫君:網上有一片文章是這樣說的:倘若有一種所謂三,四十年代舊上海的情調,那便是從「五月的風」開始,蕩漾在每一個老上海人心懷中的那一種輕柔無比的靡靡之音。她讓人覺著生命的恍惚和體驗到生命的微妙,並且讓人從內心深處去享受脆弱,渺小卻又無限奇妙的個體生命的奧妙。

星瑞:知道嗎,在大陸,靡靡之音一直是反義詞,貶義詞。可是這篇文章的作者,首次把他用成了正面的東西。給我的印象很深。說實在的。五月的風,這個歌詞,我細讀了好幾遍,歌也聽了好幾次。越聽越有味道,越聽越覺得有說不出的東西在那裏。頗有「欲語還休,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意境。反覆看了歌詞,自己覺得還是不能把作者的意圖把握好。

星瑞:哎,紫君,那我們還是來聽這首歌吧,在聽歌之前,還是請你把歌詞給我們的聽眾說說好吧。

紫君:他的歌詞是這樣的:

/五月的風,吹在花上,朵朵的花兒吐露芬芳,
假如呀花兒你確有知,懂得人海的滄桑。
他該低下頭來哭斷了肝腸。

五月的風,吹在樹上,枝頭的鳥兒發出歌唱,
假如呀鳥兒你確有知,懂得日月的消長。
他該息下歌喉羞慚的躲藏。

五月的風,吹在天上,朵朵的雲兒顏色金黃,
假如呀雲兒你確有知,懂得人間的興亡。
他該掉過頭去離開這地方。/

紫君:當年有記者讚美周璇的聲音如「金笛鳴沁入人心。」從此金嗓子的美名就響徹大地。她的歌聲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

星瑞:紫君,知道嗎?每次聽她的歌,我就忍不住會細品那些歌詞。像這首五月的風吧。歌詞給人留下無限的空間,任人解讀。紫君,你看周璇能夠把這些演繹的那麼好,當然和她自幼的生活經歷有關,但也和她的努力好學分不開。據說周璇很努力,除了演出,唱歌,哪裏也不去。不去社交場合,對自己很在意。對名利也很淡泊。

紫君:還有這麼一件事,1941年,《上海日報》發起了選舉電影皇后的活動,結果周璇得票最多,出人意料之外的是,當《上海日報》揭曉選舉結果後的第二天,周璇本人在報上發表了一則啟事:

「頃閱報載,見某報主辦之1941年電影皇后選舉揭曉廣告內。附列賤名。顧璇性情淡泊,不尚榮利,平日除為公司攝片外,業餘唯以讀書消遣。對於外界情形,極少接觸,自問學識技能均有限,對於『影后』二字涉及賤名,則不勝感荷,敬請亮鑒,此啟。」也就是說,當年公選的影后是周璇,但周璇本人謝辭了;這在中國近代電影史上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空前而至今無後的。 當今影視界,能有幾人可比? 令人對周璇的人品、情操,有了更高的認識,更好的理解。當今的影視藝界,恐怕削尖腦袋去爭的會大有人在,送到手上不要的,能有幾人?

星瑞:這真是美玉無瑕,名副其實呀。當今之世,哪個不崇尚名利?為了名和利,用盡了手段。想起來,周璇,真是空谷幽蘭,獨立於世啊。

紫君:是呀。你看看她登的這個啟事,就可看出。她的文字功底已經很可以了。想想她很小就從業唱歌,文化底子應該是不高的,頂多是初小吧。這也就說明,周璇很注意學習,提高自己。她自己也說:沒事時,就是讀書。這也說明她為甚麼小小年紀就能把那些歌呀,電影啊,演繹的那麼好,和她的善於學習,及生活經歷都是分不開的。(待續)

--轉自希望之聲廣播電台

URL(本文網址): http://big5.soundofhope.org/node/29762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她的雙眼聚焦在天空時,對飛行的熱愛陡然萌芽。張瑞芬不但是一位天生的飛行員,也天性大膽並充滿冒險精神。她學習了特技飛行,並在加州海岸線社區活動中征服了大量觀眾……通過飛行,張瑞芬藐視了萬有引力及文化和性別的偏見。
  • 她的父親是得過十幾個金馬獎的資深電影工作人、前南強電影文化企業創辦人祁和熙,大弟是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台灣電影明星向雲鵬。出身電影人家庭,旅美四十年,祁德萍在走過近半人生道路之後,最終回歸影視事業,推動《葉問》在美國上映、發行,間接宣揚中華文化。
  • 金雅梅(Dr. Yamei Kin,1864~1934)又名韻梅,生於浙江寧波一個長老會牧師家庭,畢業於美國紐約醫院附屬女子醫科大學,中國第一位女留學生,第一所公立護士學校——北洋女醫學堂創辦人。
  • 林青霞說﹕「我覺得我的一生就像是夢,好像在夢裡一樣。我拍戲,走入電影圈,成為明星。我連做夢都不敢做的美夢竟然會變為事實。我今天以作家的身份出現,我現在都覺得自己是在夢中。」林青霞說著還幽默頑皮地讓主持人捏她一下,看她是不是在夢中。
  • 應龍應台「國際名家論壇」之邀,7月9日,姜文在中山堂與中、港、臺六百多位觀眾相遇,整整兩個小時,暢談他的電影與人生。我們得以瞭解一位超凡的藝術家,如何用犀利的眼光,透視與解讀時代的荒謬,審視社會的變遷……
  • (shown)兒時編織故事的靜止時光,少時狂索知識的生命探求,蓄積成金士傑源源不絕的創作之泉。像是歷史上修煉的苦行僧,也像追求真道的詩人,不管外在世界如何快速運行,金士傑以他一貫中等偏慢的速度,掀開了臺灣舞臺劇歷史新頁。
  • 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計算機系主任、教授 孫賢和,在FT中文網發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概述民初才女林徽因之後,清晰的展現了一個家族中不同女性的命運,同為名門之後的林櫻出國便學有所成、名滿天下。而同樣擁有才華的林冰留在國內,經歷了文革的摧殘,以及所留下的後遺症,引人深思。
  • 欣逢中華民國建國百年雙十國慶大典,中樞於台北總統府前廣場舉行隆重慶祝儀式,在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旗海飄揚下,國人充滿欣喜情緒高昂,緬懷先烈感動莫名。尤其是今年扶老攜幼返國參加國慶的僑胞人數爆增,他們紛紛表示:在建國百年雙十國慶日不能缺席一定要回來。馬英九總統在大會上揭櫫政府自由、民主、均富的治國理念,正是實踐國父孫中山先生當年建國的理想,最後馬總統帶領全體振臂高呼:中華民國萬歲,台灣民主萬歲。透過電視衛星畫面我們也可看見,全球各地熱愛中華民國的僑胞們,亦利用假日在僑居地擴大舉行升旗典禮,當大家目送美麗的國旗冉冉升空迎風昂揚之際,人人心中默禱中華民國國祚永固國運昌隆。值此舉國歡騰國恩家慶的光輝十月,觸景生情追憶感懷兩位愛國音樂教育家:李抱忱博士與先父計大偉教授。
  • (shown)「我從不憎恨軟禁我的人」,被囚禁20多年的緬甸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姬說。這位表面弱不禁風的女子以和平方式跟蠻橫獨裁的軍政府周旋多年,卻從不見凶悍強硬,依舊髻端插花,談吐優雅,溫柔委婉,她強大的內心力量從何而來?
  • (shown)「美好純正的音樂是具有強大力量的,可以改變人,改變這個世界。」阿麗貝爾蒂認為藝術家應該尊重傳統,不斷地修煉自己,完善自己,這樣才能履行藝術家的使命——做一個美好和希望的使者。阿麗貝爾蒂說,作為一名西方古典藝術家,她在東方的「神韻」裡找到了藝術上的知音和精神上的啟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