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華裔博物館慶端午 眾人學包粽子

人氣 6

【大紀元2013年06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溫文清芝加哥報導)6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6月8日,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特別提前舉辦慶祝活動,介紹端午節的由來,請來華裔退伍軍人會的中樂團表演民樂,最後還請大家品嚐粽子並親手製作。
  
博物館基金會會長梅素蘭首先向在座的友人介紹了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是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節日,有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而來。屈原因楚王聽信讒言被貶流放,楚國被攻破後他悲憤的抱石投江自盡。楚國百姓紛紛去江邊憑弔,划起船隻並將食物投入江中,避免魚蝦傷害他的身體,發展到今天就形成了划龍舟、包粽子的習俗。
  
當天博物館還請來華裔退伍軍人會中樂團,七位樂師以二胡、阮等樂器合奏了多首民族樂曲,包括《賽龍奪錦》、《雨打芭蕉》、《步步高》等十多首。
  
欣賞完民樂,博物館邀請到梅素蘭的親戚伍曼霞女士為大家示範包粽子,來自臺山的伍女士表示自己以前也不會包粽子,來美之後不斷練習現在已經十分嫻熟。梅素蘭為大家介紹包粽子的材料,粽葉、做餡的糯米、花生、綠豆、豬肉、臘腸、蛋黃,伍曼霞則為大家示範包粽子的手法,短短時間一個精巧的粽子就完成了,大家也紛紛動手學做,體驗親手包粽子的樂趣。
  
當天博物館還帶來煮好的粽子給大家品嚐,和清香的高山茶、普洱茶,讓大家一飽口福,提前度過一個歡樂的端午節。◇

相關新聞
美洲華裔博物館籌款  梅素蘭接任會長
華裔博物館介紹「社區珍寶」: 1院2館
華裔博物館:芝城唐人街被授予百年大獎
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  音樂會慶中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