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方政府錢緊 學《讓子彈飛》徵過頭稅

人氣 18

【大紀元2013年07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由於地方財政收入比GDP更彰顯政績,中共地方政府增稅的衝動難以抑制。在地方財政吃緊的情況下,有中共地方政府學《讓子彈飛》的鵝城過量徵稅、提前徵稅。甚至有地區將罰款還做了預算,並逐年增加。

中共地方政府寅吃卯糧收「過頭稅」

據中共統計局數據,二季度中國GDP增速回落至7.5%,國民經濟運行呈現下行態勢。中共財政部公佈的上半年中國財政收支情況顯示,中國公共財政收入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中國經濟下行財政收入壓力大,一些中共地方政府又打起了企業的主意,開始徵收「過頭稅」。

近日,中共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坦承,在河北調研時,有企業反映一些地方特別是財政較困難的縣,存在徵收「過頭稅」的情況。中國鋼鐵協會有關人士也表示,現在的鋼企實繳稅費比應交的稅費都多,存在繳「過頭稅」的現象。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一名地方稅務官員稱,由於地方財政收入比GDP更彰顯政績,中共地方政府增稅的衝動難以抑制,這是出現徵收「過頭稅」的原因之一。只要分配的稅收任務沒完成,下達的稅收增長指標沒達到,輕則陞遷無望,重則烏紗不保。

有中國民眾稱,企業被當地稅務局要求提前交稅。君眾諮詢鄧學君也證實,有些中共地方政府收「過頭稅」的方法,是按今年前5個月的月均交稅額,預付餘下各月的稅賦。

以鋼鐵行業為例,儘管大陸鋼企遭遇寒冬,但在納稅方面中共地方政府並沒有手軟。中鋼協主管財務統計的副秘書長屈秀麗表示,在他們統計的大中企業中,實際上繳的稅費比應交稅費大,這兩個數字本應該是相等的,這說明企業存在超額交稅的情況,這種現象不是今年才有的。

卓創資訊鋼鐵分析師劉新偉表示,鋼企的「過頭稅」無疑加劇了行業危機,去年鋼鐵行業的盈利僅為0.04%,今年略有上漲達到0.18%,但現在稅賦遠超利潤,去年開始調研鋼企的稅負問題,但後來不了了之。

「過頭稅」是中共地方政府出於各種目的過度徵收稅務的俗稱。概括而言,有時間上的「過頭」和幅度上的「過頭」兩大類。包括巧立名目增設新的收費項目,或者在已經實施的收費項目中過度監管和過度活動。2012年11月在河北滄州市獻縣,諸多當地中小企業被中共國稅局列入約談名單,被要求「補繳」少則2萬多則數萬的稅款。

部份中共地方政府罰款也做預算

不僅過量收稅,罰款也成了中共地方政府發財手段。今年1月,中共昆明市財政局提交的《昆明市2012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3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昆明市2012年地方公共財政罰沒收入一項收入超9.42億元,2013年的預算數為10.06億元,增長6.9%。

據中共昆明市財政局數據,2010年全市罰沒收入7.22億元,2011年全市罰沒收入8.39億元,2012年全市罰沒收入9.42億元,2013年罰沒收入預算為10.06億元。

面對這組數據,昆明市律師李春光質疑,昆明有700多萬人口,2012年罰了9.4億元,分攤到每個人頭上就是134.56元。罰沒收入與違法行為相對應。罰沒收入每年減少,才和社會進步相符合,預算數逐年增加,有變相鼓勵違法的嫌疑。

中共昆明市財政局稱,在編製年度預算草案時,要堅持預算編製的各項原則。編製2013年度預算草案時,考慮近年罰沒收入的實際執行情況編製全市2013年罰沒收入預算。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共地方政府為斂財巧立名目,連罰款都做了個預算,似乎今年多「預算」出來的6400萬,已經定好了這筆錢的去向,因為中共的財政收入與支出,始終是筆糊塗賬,實際情況百姓是無從知曉的。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中共地方政府賣地5年 收入超11萬億去向成謎
中共借新債還舊債 17省賣地收入資不抵債
中共地方政府打旅遊牌破滅 房地產泡沫預警
地方政府不斷算計中央 中國開始亂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