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美國人曾瀕臨貧窮失業

標籤: , ,

【大紀元7月29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29日綜合外電報導)調查顯示,4/5美國人一生當中至少一段時期曾苦於失業、瀕臨貧窮,或仰賴社會福利,這是經濟保障惡化和美國夢不再常見的徵象。

美聯社與捷孚凱行銷研究顧問公司(AP-GfK)最新調查顯示,美國經濟趨向全球化,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加上製造業高工資工作流失,是形成此趨勢的主要原因。

調查結果顯示,生活變苦在白人族群當中尤其嚴重。白人對他們家庭經濟未來的悲觀程度升至1987年以來最高,63%白人形容經濟「貧弱」。

橫跨各種族,經濟不保的風險攀升至79%。而陷入貧窮的風險在近幾10年來也不斷升高–尤其是35歲至55歲族群,同時所得不均也不斷擴大。

以種族區分,非白人陷入經濟不穩定的風險仍較高,達90%。但與官方貧窮率相較,在新的衡量標準下,白人陷入貧窮的比率大幅增加,超過76%白人曾經歷失業、仰賴社會福利過活或瀕臨貧窮。

以目前收入不均持續擴大的趨勢來看,到了2030年,美國近85%的所有工作年齡成人都將經歷經濟不安定。

計算出此數據的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藍克(MarkRank)說:「貧窮不再只是『他們』,而是「我們」的議題。」

他說:「只有在貧窮被視為主流趨勢,而非僅影響黑人和西班牙語裔的邊緣經驗時,我們才能真正開始建立一套較廣泛支援計畫,協助有需要的人們。」

相關新聞
台灣中高齡就業沒保障 家庭經濟撐不住
歐元區PMI連續15個月收縮 失業率釀危機
意統計局:明年高失業率再攀升
德失業人數增幅 比預估多3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