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明看盡職棒興衰 打造犀牛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8月25日報導】(中央社)義大犀牛總教練徐生明今晚過世,他在生前曾經談到,義大犀牛草創,他除了當總教練,還在幕後兼任球團的規劃師。

徐生明是台灣職棒史上最多勝的總教練,去年義大犀牛新成軍,找來這名老舵手掌舵;犀牛上半季就打下總冠軍,票房、戰績都耀眼,然而徐生明卻不看重眼前的成績,跟記者談話時,總是強調職棒經營要長久,眼光要放遠。

徐生明曾說,「你們大概不知道,我一開始的身分是特助」。他透露,義(聯)集團第一次接管職棒隊,自己除了帶兵作戰,在球團草創初期還負責提供意見,並且參與行政工作。

徐生明曾說,義(聯)集團接手興農牛,「移交過來的只有球員和一台巴士」,球隊的硬體設備、球團工作人員都是一步一步建構起來。在徐生明的建議下,球團添購醫療設備、重量訓練器材、水療機等,都是為了讓球隊戰力有更堅強的後勤支援。

徐生明當時強調,職業運動必須要有長遠的投資,球隊之間競爭的是整個球隊的體質,「老闆要有耐心,大手筆投資下去,才會有效果」。

義(聯)集團企業組織龐大,初次接下這規模50幾人的職棒隊,一開始以為是個簡單任務。後來找來職棒老兵徐生明掌舵,球團才發現,要組一支職棒隊沒那麼簡單。

徐生明當時說,「經營職棒隊對母企業來說,是很不一樣的領域,我當時就提,很多小事情要注意,而高層也逐漸能夠了解」。

徐生明曾以美國職籃NBA為例,本季被撤換的總教練多達10多人,而打進總冠軍的熱火、馬刺有一個特色,就是老闆有耐心,球團行政決策有連慣性,不炒短線。

徐生明認為,這是經營職業運動的不二法門,「老闆要有耐心,以整體球團的穩定性當作主要考量」。

徐生明的一生有14個球季擔任職棒隊總教練,看盡台灣職棒興衰,他與犀牛球團的結合,有機會創造台灣職棒經營的新典範,但也因為他的突然過世,使得台灣職棒界痛失一名足智多謀、目光遠大的「魔術師」總教練。

相關新聞
徐總︰球種運用稍嫌單調
隔10年 小沈再敗小曹
興農集訓謝佳賢無蹤  徐生明:讓他先說清楚 
蠻牛一路衝╱落實基本功 態度拚勁大不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