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取消牛奶限額 中國人奶粉荒可解?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穎慧澳洲悉尼編譯報導)自從中國奶製品中發現三聚氰胺污染,導致嬰幼兒患病入院後,中國開始出現奶粉荒,而近日歐盟決定將取消牛奶限額,這可能可以為中國大陸民眾解急。

據《路透社》報導,自從2008年中國大陸奶製品污染事件,導致將近1.3 萬嬰幼兒入院治療,中國大陸民眾開始無法信任中國國內生產的奶粉,海外的中國人就開始從海外大罐小罐的往中國寄運奶粉,因此而導致包括澳洲和香港在內的很多國家和地區出現嬰幼兒奶粉供應緊張問題,部份地區開始著手打擊奶粉水客。

而近日歐盟決定取消其從1984 年就開始推行的牛奶產量限制,這無疑對於中國大陸民眾是一個好消息。

據悉,歐盟總體而言是世界上最大的乳製品生產商,但其出口的份額很小。由於1984年歐盟國家為了防止當時以生產為主的農業補貼政策導致慢性供大於求現象,而推出了牛奶產品限量配額,所以歐盟的奶粉以前主要出口附近包括俄國和北非在內的市場,與中國市場上的主要奶製品出口國新西蘭相比,在佔領的中國市場份額很小。

而歐盟以牧場為基地的乳製品生產方式對於熱衷於尋找有益於健康的農村設置的中國買家非常有吸引力,所以中國的乳製品公司從去年就開始在歐洲的農場投資,並在中國大陸市場以綠色的田園和歐式家庭為自己進口的奶粉做廣告。

據專門提供市場數據和市場信息的研究機構歐睿信息諮詢公司(Euromonitor)預計,中國嬰幼兒奶製品市場價值到2017年將翻一番,達250 億歐元。

由於國際谷物和油籽飼料的價格上漲使非草飼料更加昂貴,歐盟主要國家的牛奶生產成本已接近美國水平,不過IFCN乳業研究中心估計,由於歐元兌換率較低,過去十年中歐洲奶製品仍然比美國高出20%-30% 的優勢,但歐洲奶製品的成本仍然高於中國奶製品的頂級供應商新西蘭。

IFCN預計歐盟2020年將增產750噸奶粉,而來自中國的進口奶粉需求可消化這增產的奶粉量。

由於中國和亞洲國家的人口增長和飲食變化,當地生產的產品已經無法滿足當地人民對於奶製品的需求,所以分析家們也看好中國和亞洲市場對於奶製品的長期需求。

中國對於歐洲農場的投資也向歐洲農場提供了沒有零售風險的市場途徑,並為一些合作社提供了受歡迎的有限資金以進行融資。例如聖元奶製品公司就對自己在法國最大的奶製品合作社Sodiaal的奶粉清廠計劃提供了價值9000萬至1億歐元的資金。

不過歐盟奶製品市場的擴大可能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市場條件。

荷蘭合作銀行預計歐洲奶製品生產在2015年-2020年將增長7%-8% ,該銀行強調說歐洲國家奶製品的成本仍然比一些對手出口商稍高,而且歐盟奶製品的產量將受到土地和資金的限制。

(責任編輯:華雲帆)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客赴澳洲掃奶粉 商家限購
中國客搶購  澳洲奶粉幾乎斷市
大陸奶粉醜聞不斷 中共發言人稱99%合格
毒奶疑雲再起 北京一歲童飲國產奶患腎結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