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指長策會諮詢文件欠焦點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8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靜榮綜合報道)香港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長策會〉昨日舉行最後一次會議,討論9月推出的諮詢文件。有委員認為諮詢文件缺乏焦點,原因是委員之間沒有共識,政府又不想提出大刀闊斧的建議,以免不能夠落實時招民怨。至於本港的劏房問題,有委員認為如果要發牌規管,要先解釋配套,例如提供臨時住房。另外,有團體向長策會請願,要求收緊單程證配額。

長策會經過約11次的會議,即將發表諮詢文件。長策會將未來十年的房屋總供應目標為44萬左右,公私營比例為六比四。但文件無進一步提供土地來源,以及每年要建樓多少才能達到建屋目標等問題。

文件提出多項建議,但無落實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例如公屋問題上,加快35歲以上非長者單身人士上公屋,文件建議要在現有公共屋邨建單身公屋,但文件並無提及適合地點及興建數量;居屋方面,長策會亦討論過未來的居屋最多可預留三成單位給單身人士,但就為白表申請者設置資產下限;至於劏房方面,長策會提到,設立發牌或業主登記制度,但具體如何做就沒有提及。

委員李華明指出,如引入私人參建資助房屋,建屋時間要較房委會建屋快,否則並無意思。至於35歲以上單身人士的住屋需要,李華明認為,如佔用屋邨的休憩用地興建這類單幢式樓宇,相信居民會反對,倒不如在現時的啟德用地興建。至於劏房,有成員認為即使發牌規管,都要先做好配套。

文件最後一共提出22個問題諮詢市民,但委員李華明認為文件缺乏焦點。

另外,環保觸覺數名成員,昨日到政府總部外請願,要求政府收緊單程證配額,以減低本地住屋需求。總幹事譚凱邦表示,本港回歸以來,已有70多萬人透過單程證來港,而當局發展新界東北,只能提供17萬人居住,反映單程證來港人士,對本地住屋需求構成壓力。

他又指,本港現時出現「盲搶地」,陷入撕裂,而中華白海豚亦因填海面臨威脅,建議港府與內地商討,減少單程證的數目,以及取回審批權。

長策會的諮詢文件預計9月初交予行政會議最後拍板,之後會諮詢公眾3個月,以制定本港未來長遠房屋策略。◇

相關新聞
五成香港人批梁無解決房屋問題
香港房協小瀝源項目多建細單位
香港房委會推售居屋貨尾單位
香港議員促清晰定義「適切居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