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化武爭議 美俄分歧大 首日談判無果

【大紀元2013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美國與俄羅斯最高外交人員,就結束敘利亞當局使用化學武器一事的談判9月12日在日內瓦舉行,雙方雖然目標相同,但途徑迥異,會議可能在13日繼續,暗示雙方恐有重大分歧。

據CNN報導,美國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嚴肅表示「這不是遊戲」,表明如果敘利亞阿薩德當局及盟國俄羅斯在交出並銷毀敘利亞化學武器庫存上不夠有誠意,美國軍事懲罰敘當局的計畫不變。

克里表示,協議必須是「全面的、可驗證的、可信的,以及可立即施行」,此外,「如果沒有履行協議,也必須承擔後果」。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呼籲敘利亞按照既定的國際協議與規則走,形容這是可以免除「不必要戰爭」的方法。

據BBC報導,美俄官員的談判約持續1個小時,而且13日可能進入第二天談判。該媒體駐日內瓦的記者亞當斯(Paul Adams)分析,兩國政府之間應有重大分歧。

報導中說,曾經協調敘利亞內戰的聯合國暨阿拉伯聯盟特使布拉希米(Lakhdar Brahimi)也將參加13日的會議。布拉希米希望了解,美俄談判能否為敘內戰雙方建立廣泛協議帶來新基礎。

據美國調查,阿薩德當局8月21日於首都大馬士革郊區大規模使用化學毒氣,至少造成1400人死亡。美國總統奧巴馬一年前表示,使用化武是美國無法容忍的「紅線」,奧巴馬政府正尋求國會授權武裝打擊。

俄羅斯提議以外交手段解決敘利亞化武問題,美國同意暫緩攻擊行動,評估協商成果,於是美俄協商成功與否,決定了外交途徑的成敗。

克里駁回敘提議

聯合國發言人12日表示,聯合國已接獲敘利亞為參與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提交的文件。然而,阿薩德在接受俄羅斯電視台訪問時又表示,敘利亞只有在美國放棄武裝打擊時,才會同意簽署公約、交出化學武器。而這正是外交官員所面對的問題。

阿薩德還說,加入該公約,敘利亞有30天的「標準程序」時間將化武庫存的資訊交付國際社會。克里在美俄談判開始前已經駁回這個可能。克里說,8月攻擊事實擺在眼前,「我們認為不存在所謂『標準程序』」。

這場內戰2年半來,已經奪去10萬人的生命,至少200萬人淪為難民。

智庫:俄提議有「很大困難」

奧巴馬對協商保持審慎態度,期待能達成「切實可行的計畫」。倫敦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分析,俄羅斯的提議有「很大困難」,對終結敘利亞內戰沒有多大作用。解除敘利亞化武,俄羅斯和伊朗都必須參與其中,可能需要好幾年。

此外,IISS表示,在戰爭衝突正在進行的時候,試圖取得、查扣並銷毀大規模毀滅武器,這樣的事從未發生過。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處理敘利亞化武 俄將計畫交美
國際壓力下阿薩德首次表態 稱願交出化武
美智庫專家解析北京對敘立場
巴西敘利亞難民激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