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購物中心泡沫隱現 部份空置率超警戒線

人氣 2

【大紀元2013年09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在中共當局把投資視為拉動GDP增長的有效途徑的情況下,各個城市爭先恐後建設的各種廣場,購物天地,商業中心,其資產泡沫破滅已隱現。部份地區空置率超警戒線,有的猶如「鬼城」。

建購物中心熱潮席捲大陸 市場趨向飽和

中共當局始終以投資為手段拉動GDP增長,創造政績以掩蓋其政權的非法性,產生的弊端正在凸顯,層出不窮的新建購物中心,猶如洶湧的浪潮,正迅速蔓延滿中國的城市空間。

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從大都市的「新區CBD」到小縣城的「核心商圈」都隨處可見體積龐大的購物中心。據業務遍及全球60個國家的房地產投資及服務公司仲量聯行預計,今年中國新增購物中心的總數將再創新高。

根據仲量聯行對中國20個主要城市進行的監測,這些城市今年將有約150個新購物中心開業,而這些新建購物中心的體積也正變得越來越大,150個新開業購物中心的平均面積將超過8萬平方米。

高緯環球亞太區零售地產服務部董事總經理豪建思(James Hawkey)表示,今年在很多城市,缺乏吸引力的購物中心客流減少甚至商家經營不下去的情況已經出現。我們認為明年會更加普遍,那麼這算是一種供大於求的現象。

有房地產業人士稱,相比住宅市場,商業地產才是更可能存在泡沫的領域,短時間內大量資金的湧入已經透支了預期。由於中共各地政府在出讓位置較好的土地時,通常都要求有一定比例的商業開發,因此產生了各城市都在搞購物中心。

豪建思(James Hawkey)認為,商業地產的土地供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個城市的規劃局所決定的,正是現行的供地體系,造成了商業地產供應激增的局面。這樣的供地體系導致了購物中心的面積並未能與預期需求掛鉤。另外,政府通過政策來限制開發商土地開發的時限,導致開發商不能分期開發地塊,以及不能待新開發區域成熟起來再提供供應,從而加劇了整個市場供應量的集中爆發。

德勤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今年初的一份研究報告,其數據顯示出了商業地產投資急劇膨脹的狀態,2008年以來,中國商業地產投資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長態勢,特別是2010年商業地產投資增速達到30%,高於房地產行業平均投資增速。2011年全年商業地產投資74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2012年商業地產投資略有放緩,但增幅依然高達25%。

空置率高猶如「鬼城」

事實上,即使在人口基數龐大、消費力相對旺盛的一些城市,供應增加給購物中心招商以及租金水平帶來壓力也已經開始顯現。

戴德梁行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上海主要商圈項目的入駐率低於近2年平均季度入駐率。而租金方面,雖然南京西路、南京東路、淮海路、陸家嘴、徐家匯五個上海主要商圈的平均租金自2009年年底始終維持上漲趨勢,商家承租能力接近極限程度。

今年下半年,深圳的購物中心開始集中問世,包括華僑城歡樂海岸購物中心、沙井京基百納廣場、皇廷IAMALL等6座大型購物中心開業,深圳的新增購物中心項目共計約67萬平方米將投放市場,其中超過70%集中在寶安和龍崗區。

深圳今年以來陸續開業的多家購物中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空置」現象。世聯地產的數據顯示,深圳2013年已開業購物中心空置率約8%,已達到18個月內的最高點,並高於6%的空置率警戒線。

被稱為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廣東的「新華南MALL•生活城」(原新華南購物中心)於2006年開幕,佔地500萬平方英尺,可容納2,350家商店,面積是美國最大規模購物中心的兩倍大。

美國CNN有線電視台報導,這個購物中心基本上是荒廢的。全球地產調查機構安波利斯(Emporis)去年一份報告稱其「大部份空蕩,消費者流量很少,空置率很高」,該購物中心可稱得上是一座「鬼城」。垃圾堆放兩旁,牆上的油漆剝落,商店招牌和廣告紛紛凋落。

高緯環球研究部數據顯示,從購物中心空置率來看,一線城市購物中心平均空置率接近10%,二線城市中,重慶、瀋陽、青島及廈門幾個城市由於部份項目招商未達到市場預期,購物中心空置率高達15%~20%。

(責任編輯:周雅)

相關新聞
北京總地值超美國一年GDP 土地財政被指窮途末路
大陸鋼貿信貸泡沫破滅 倒閉潮開始蔓延
大陸經濟危機現死結 財政危機加劇樓市泡沫
牛刀:中國史上最大危機逼近 苗頭已出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