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购物中心泡沫隐现 部分空置率超警戒线

人气 2

【大纪元2013年09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任义报导)在中共当局把投资视为拉动GDP增长的有效途径的情况下,各个城市争先恐后建设的各种广场,购物天地,商业中心,其资产泡沫破灭已隐现。部分地区空置率超警戒线,有的犹如“鬼城”。

建购物中心热潮席卷大陆 市场趋向饱和

中共当局始终以投资为手段拉动GDP增长,创造政绩以掩盖其政权的非法性,产生的弊端正在凸显,层出不穷的新建购物中心,犹如汹涌的浪潮,正迅速蔓延满中国的城市空间。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大都市的“新区CBD”到小县城的“核心商圈”都随处可见体积庞大的购物中心。据业务遍及全球60个国家的房地产投资及服务公司仲量联行预计,今年中国新增购物中心的总数将再创新高。

根据仲量联行对中国20个主要城市进行的监测,这些城市今年将有约150个新购物中心开业,而这些新建购物中心的体积也正变得越来越大,150个新开业购物中心的平均面积将超过8万平方米。

高纬环球亚太区零售地产服务部董事总经理豪建思(James Hawkey)表示,今年在很多城市,缺乏吸引力的购物中心客流减少甚至商家经营不下去的情况已经出现。我们认为明年会更加普遍,那么这算是一种供大于求的现象。

有房地产业人士称,相比住宅市场,商业地产才是更可能存在泡沫的领域,短时间内大量资金的涌入已经透支了预期。由于中共各地政府在出让位置较好的土地时,通常都要求有一定比例的商业开发,因此产生了各城市都在搞购物中心。

豪建思(James Hawkey)认为,商业地产的土地供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个城市的规划局所决定的,正是现行的供地体系,造成了商业地产供应激增的局面。这样的供地体系导致了购物中心的面积并未能与预期需求挂钩。另外,政府通过政策来限制开发商土地开发的时限,导致开发商不能分期开发地块,以及不能待新开发区域成熟起来再提供供应,从而加剧了整个市场供应量的集中爆发。

德勤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今年初的一份研究报告,其数据显示出了商业地产投资急剧膨胀的状态,2008年以来,中国商业地产投资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长态势,特别是2010年商业地产投资增速达到30%,高于房地产行业平均投资增速。2011年全年商业地产投资74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012年商业地产投资略有放缓,但增幅依然高达25%。

空置率高犹如“鬼城”

事实上,即使在人口基数庞大、消费力相对旺盛的一些城市,供应增加给购物中心招商以及租金水平带来压力也已经开始显现。

戴德梁行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上海主要商圈项目的入驻率低于近2年平均季度入驻率。而租金方面,虽然南京西路、南京东路、淮海路、陆家嘴、徐家汇五个上海主要商圈的平均租金自2009年年底始终维持上涨趋势,商家承租能力接近极限程度。

今年下半年,深圳的购物中心开始集中问世,包括华侨城欢乐海岸购物中心、沙井京基百纳广场、皇廷IAMALL等6座大型购物中心开业,深圳的新增购物中心项目共计约67万平方米将投放市场,其中超过70%集中在宝安和龙岗区。

深圳今年以来陆续开业的多家购物中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空置”现象。世联地产的数据显示,深圳2013年已开业购物中心空置率约8%,已达到18个月内的最高点,并高于6%的空置率警戒线。

被称为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广东的“新华南MALL•生活城”(原新华南购物中心)于2006年开幕,占地500万平方英尺,可容纳2,350家商店,面积是美国最大规模购物中心的两倍大。

美国CNN有线电视台报导,这个购物中心基本上是荒废的。全球地产调查机构安波利斯(Emporis)去年一份报告称其“大部分空荡,消费者流量很少,空置率很高”,该购物中心可称得上是一座“鬼城”。垃圾堆放两旁,墙上的油漆剥落,商店招牌和广告纷纷凋落。

高纬环球研究部数据显示,从购物中心空置率来看,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接近10%,二线城市中,重庆、沈阳、青岛及厦门几个城市由于部分项目招商未达到市场预期,购物中心空置率高达15%~20%。

(责任编辑:周雅)

相关新闻
北京总地值超美国一年GDP 土地财政被指穷途末路
大陆钢贸信贷泡沫破灭 倒闭潮开始蔓延
大陆经济危机现死结 财政危机加剧楼市泡沫
牛刀:中国史上最大危机逼近 苗头已出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