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專家:採砂和不當消波塊是殺手

人氣: 8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月31日報導】台東消失的海岸線3(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31日電)台東海岸線侵蝕嚴重,專家調查,人為破壞是主要因素,又以河川海灘超採砂石和不當的消波塊養灘最嚴重,呼籲採取回歸自然方法養灘。

台東北起長濱鄉大峰南迄達仁鄉南田,總長172公里的海岸線,幾乎都在快速退縮。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最近調查,最嚴重的地方如台東市、成功、長濱和大武海岸,退縮的距離在100至300公尺間。

東海岸海岸退縮最嚴重長達200公尺,麒麟海邊退縮135
公尺,電腦比對圖上顯示過去農地(最右邊紅線)已經
變成大海。(翻攝照片)

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系研究調查,海岸的侵蝕來自於天然或人為因素。其中天然因素以波浪、潮流及近岸流所引起的海岸輸砂及海水上升為重要原因;人為因素則以人工結構物的興建、河川及海灘超採砂石及超抽地下水三者有較大影響。

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教授許泰文表示,河川採砂減少海岸砂石量,導致海岸受侵蝕。

沿海因砂石量減少,導致海岸退縮嚴重的地方包括:台東市的卑南溪南岸、豐谷及豐里海岸、利嘉溪口北岸及朝庸溪南岸等海岸。

太麻里溪、金崙溪、大竹高溪的河川疏浚採砂,也影響太麻里和多良一帶的海岸線,灘線緊鄰南迴公路。

另外,不當的人工設施如港口防波堤和消波塊凸堤,也嚴重破壞海岸線。許泰文說,大武漁港航道淤積嚴重,原因是北防波堤過度延伸,攔截南下漂砂,造成漁港南側侵蝕日益嚴重,海岸線退縮200公尺,南迴公路接近灘線,面臨塌陷危險。

許泰文表示,目前台東海岸保護措施大致使用海堤、護岸、凸堤或離岸堤等硬體結構物配合消波塊,雖能達到暫時保護居民生命財產目的,但長遠來看,反而加速海灘流失並破壞自然景觀和環境。

他表示,從漂砂平衡理論分析,河川砂石不宜過度開採,防波堤所攔截的漂砂也不能填海造陸或移作他用,應以人工養灘方式將疏浚、挖掘或搬運的砂石逐漸向海中堆置,或使用迂迴供砂將上游堆積抽至下游補充砂源。

許泰文呼籲,砂石為重要的造灘資源,應回歸大自然使海岸成長,不宜另作營造或填海造陸等用途,否則人類將因海岸消失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