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奇:央行降息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

人氣 5

【大紀元2014年11月28日訊】中國央行在十一月下旬出乎意料的宣布降息,這也是過去兩年多以來的首次降息。此一大動作被認為具有指標性意義,也引起外界熱議。

中國央行降息所以出人意料,主要是這個舉動違反了先前中國官方宣稱的立場,就是目前還無需對於中國經濟下行的趨勢太過憂慮。雖然中國今年以來在工業產出、投資、出口、零售額各方面的增速都在急遽放緩,不少觀察家也都懷疑中國能否實現7%以上的經濟增長率目標,但是中國官方一直堅持經濟體質仍然穩健,在創造就業崗位上尚能滿足需求,而且也因為擔心大規模刺激方案會惡化高度依賴低效益投資的經濟結構,因此到前一陣子為止,北京都只願意推出有限規模的定向寬鬆政策。

沒有甚麼分析師能夠預測到中國央行會突然推出降息,因為這通常是提振經濟的最後一招。也就是說,這次意外降息無異於承認中國經濟下行的嚴重性超過先前北京願意承認的程度,而且也間接承認了到目前為止的定向寬鬆政策成效不彰,以至於央行必須下猛藥設法緩和經濟下行趨勢,以避免難以收拾的債務違約,企業破產和就業崗位流失問題。

至於中國央行這一劑降息猛藥能否產生作用,外界的評論並不太樂觀。《華爾街日報》的專文分析即指出,雖然理論上降息可以降低中國企業的銀行貸款成本,鼓勵企業借貸資金用於擴張與招聘,但問題是,企業不見得有借貸的需求與意願,特別是在眼前經濟明顯疲軟,出口與消費都在大幅放緩的時候,企業恐怕難有借錢的興趣。換句話說,借貸需求不足,而非信貸缺乏,才是制約中國當前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在經濟下行時,金融機構會因擔心壞帳不斷攀升而趨於避險,也會造成信貸明顯減少。降息政策並無法針對上述兩個問題對症下藥。

北京先前所以遲疑不願意採取全面性的寬鬆貨幣政策,主要考量點之一在於擔心資金再度湧向低效益的過度投資與房地產,使得不良債務與房市泡沫更加嚴重,因此才試圖以定向寬鬆政策,在避開資金全面開閘的同時,又能協助那些難以獲得國有銀行貸款,被迫只能以高昂成本向影子銀行系統借貸的小型私人企業。這次的降息,將使得資金大舉流向主要國有企業,而因為壟斷性的金融體系並未改革,小型私人企業仍將難以受益。至於不良債務與房市泡沫問題會不會因為降息的負作用而更形惡化,就是值得後續觀察的重點了。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平元:磚家的奇葩言論「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
何清漣:中國為何不發行千元大鈔?
陳思敏:五大行高獲利中國人均分多少
外媒:中國經濟正加劇下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