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武器原料稀土遭中共官員勾結黑幫濫採

人氣 15
標籤: , ,

【大紀元2014年1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洪寧綜合報導)「工業維生素」稀土金屬是製造尖端武器的必備原料。而中國幾十年來的稀土礦開採幾乎處於無監管狀態,官員與黑幫聯手從中獲取暴利。而中國也由於長期向全球市場供應著大量的稀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

黑幫與官員聯手獲利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江西省安遠縣是贛州的7個稀土主要生產縣之一。官方數字顯示,僅安遠縣,近年來就發現稀土非法開採礦點多達104個,形成非法礦主大量行賄,向監管人員逐級「進貢」的官商勾結「利益板塊」。

報導說,近日,該縣原縣委書記鄺光華因犯受賄罪和濫用職權罪,涉非法開採稀土,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在此前後,分管稀土工作的中共縣委原常委魏崧陽、縣政府原副縣長兼公安局局長廖雪勇、礦管局原局長凌永生等20餘名官員紛紛落馬。

《紐約時報》在2013年曾報導,中國稀土開採幾乎處於無監管狀態,一半以上的稀土礦屬非法開採。中國是以犧牲本國環境與人民利益為代價,成為世界上稀土獨佔「廠家」,而這恰恰是美國、歐盟乃至其它稀土開採國至今仍怯步的關鍵原因。

《經濟參考報》曾報導,中國稀土開採,僅贛州一區整治環境污染,礦山環境復原費用就高達380億人民幣,而2011年稀土開採的總利潤僅約64億人民幣。

報道說,由於官方與黑道勾結,估計中國重稀土外貿出口的一半是非法的。地方政府也將稀土視為一暴利來源之一,不斷擴充生產導致浪費性的生產過剩。

中國稀土一直賤賣

中國的稀土資源主要集中在包頭市與江西省贛州市,但在全中國19個省市都有稀土礦分佈。而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有獨佔局面,但珍貴稀土價格卻一直賤賣,專家稱供大於求是重要原因。

據《新紀元週刊》報導,2005年,中共各縣鄉級政府負債達1萬億人民幣,而遍佈中國的小稀土廠恰好成為地方財政需要力保的稅收和僱工來源。同時在大陸各地也迅速形成12至15萬噸的年稀土生產能力,大於全世界的需求量十萬噸。

有中國「稀土之父」之稱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認為,上述情況造成了供過於求,人為壓低稀土價格,使全國稀土行業面臨無利的艱難困境。在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中,中國稀土出口損失外匯達幾10億美元。

此外,中國出口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使寶貴的稀土短線產品釹、鋱、鏑、銪等低價外銷,而鈰、鑭、釔等大量積壓。很多生產稀土的子公司、稀土生產企業都生產同類型產品,均獨立對外,相互壓價,也是造成稀土賤賣的原因之一。

放射性污染造成嚴重危害

《紐約時報》在上述報導中還說,天津稀土精煉生產所洩漏出來的放射性有毒物質,一直在緩慢地滲入地下,逼近1.5億人口重要水源的黃河;江西省非法露天開採稀土已經氾濫成災;廣東省露天稀土開採場的強酸等,破壞了稻田和溪流。

報導說,打破化學鍵的稀土精煉工廠最為有害,工廠用數以噸計濃度極高的硫酸,使寶貴的稀土金屬才得以提純,但剩下的卻是含有毒化學品和低水平放射性廢物的濃稠液。這種廢液多數被傾倒至臨近黃河包頭西郊、世界上最大的約10平方公里的尾礦庫中。

這個尾礦庫興建於上世紀50年代,缺乏阻止放射性廢物及毒素進入地下水的防護層,通過地下水,這些物質又緩慢地往黃河滲透。

之前曾有大陸媒體報導,因為稀土業的放射性污染,包頭市與黃河內蒙古段之間的村鎮癌症發病率很高。其中新光三村2,000村民跑外找工,只剩下300人,村裡一排排棕色房子都成了廢墟。

內蒙古包頭白雲鄂博的稀土儲量佔中國83%,從2003年始,眾多中小稀土廠便在這裡滋生蔓延,大量排放氟氣和粉塵,導致包頭市達茂旗白音敖包蘇木牧民們牲畜的死亡數高達6萬頭。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揭秘鄧小平家族:「熱衷」地產和稀土產業
李成俊:中國稀土政策之隱憂
廣西數百村民放火燒採礦場 衝進鎮政府怒砸
紐時:中國稀土開採背後嚴重的環境污染代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