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15歲!臺灣企業界人士分享創業故事

鍾元臺灣臺北

人氣 23

【大紀元2014年1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臺灣高等教育人才面臨「高學歷,高失業率」的問題。新北市長朱立倫6日表示,全球普遍走向高學歷高失業的現象,鼓勵青少年適性學習,在技職體系學得一技之長,進而發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希望年輕人勇敢逐夢圓夢。

臺灣新北市教育局舉辦《關鍵15歲─我的未來不是夢》專書發表記者會,家登精密工業董事長邱銘乾分享,他15歲那年家逢變故,選擇就讀新北(前身為海山)高工模具科扛起家計,拿起銼刀學習並精進技能。當年他想要學習最新的CNC工具機操作向公司老闆毛遂自薦,但只有國中學歷的黑手老闆,只願給他國中畢業生的薪水。但他努力學習、苦讀工具機台的原文操作手冊,將機台的功能真正發揮出來。

邱銘乾幫公司帶進當時一線品牌翻譯機及國際大廠筆電訂單,他的薪水也從新台幣2萬、4萬、6萬連續三級跳。最後老闆因為擔心他被挖腳,還提出令人稱羨的業績分紅優渥薪資。1998年他開始創業,就將公司模具廠的定位轉向高科技產業發展。2008年家登成為臺灣第一、也是唯一國際18吋半導體設備製程研發的廠商。

邱銘乾以自己與家登的經驗告訴新世代,即使擁有名校學歷也只能在投履歷時讓人注目,到了面談時刻,才是見真章的關鍵。隨時保持學習力,讓自己更具競爭力,懂得對事負責、對人尊重,「凡人心所想像並且相信終究能實現。」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表示,15歲那年進入臺北商職後,做為一個軍人子弟,他最常去的地方是學校的圖書館,也常去書店分幾天站著看完一本好書。畢業前夕,國文胡致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四個大字勉勵大家:「自求多福」。這四個字影響他的一生!他鼓勵年輕人培養自立、自律、終身學習的習慣,相信未來就能有獨立選擇、實踐夢想的能力。

今年拿下新加坡FHA國際烹飪挑戰賽雙金牌的淡水商工餐飲科畢業校友黃義隆,在求學時代就贏得無數國內獎項,現在母校擔任老師的他,在實習餐廳指導學生內外場營運管理。他期許想要投身餐飲產業的學生,在校要努力學、認真做,實習時更要手腦並用,不怕辛苦、不拒彎腰,並且透過比賽磨練實力,成為最受歡迎的一流人才。

今年榮獲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佳作的鶯歌工商畢業校友曾祥軒,如今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學習工藝設計與書畫藝術,自認叛逆的他在求學過程中轉了好多個彎,在就讀鶯歌工商時,透過學校的師徒制課程,學習青花瓷繪專業,加深對陶瓷裝飾的興趣,為自己打下絕佳的專業基礎。目前曾祥軒在鶯歌擁有自己的工作室,走出屬於自己的陶藝人生。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十二年國教 台國教院調查:僅2成認為減升學壓力
職優計畫  木柵高工引進3D列印
台教長:調課綱讓學生適性學習
忽視技職、教育平庸化   馬凱批教改亡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