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雪霸夜視界 陳家鴻樂當蝙蝠俠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3日電)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陳家鴻有「蝙蝠俠」之稱,雪霸現有28種蝙蝠逾半數是他發現,他說「外界對蝙蝠誤解,其實牠很可愛」。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觀霧管理站技士長期調查紀錄蝙蝠生態,並用相機捕捉夜間活動影像,雪霸現有28種蝙蝠,逾半數是他所調查發現,有雪霸「蝙蝠俠」之稱。(中央社)

民國62年次的陳家鴻,東海生命科學研究所畢業,95年底高考分發至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現為觀霧管理站技士,因為對蝙蝠情有獨鍾又從事自然生態調查,雪霸國家公園在他加入後,被發現證實的蝙蝠種類增加1倍以上,已累計28種,同事封他為「蝙蝠俠」。

相較於蝙蝠給大多數人陰森可怕的刻板印象,陳家鴻看蝙蝠總覺得「牠很可愛」,有著莫名的吸引力。

他說,一般人認為蝙蝠外型可怕,可能是受某些電影情節或以訛傳訛的負面資訊影響,聯想到「吸血」、「有翅膀的老鼠」等,實際接觸後會發現,蝙蝠背了黑鍋,牠們是可愛的一群,「就像有人喜歡毛茸茸的布娃娃,蝙蝠身上也是毛茸茸的啊」。

陳家鴻指出,蝙蝠的造型顏色多變,尤其有一雙明顯的眼睛,一般人因鮮少機會接觸到,所以產生誤解。

他舉例,台灣長耳蝠的耳朵很長,就像是電影「小精靈」的模樣,牠休息時會把耳朵夾在胳肢窩下,當要飛翔時才把耳朵張開,接收反射回傳的聲波;無尾葉鼻蝠的耳朵圓又大,像極卡通主角「米老鼠」。

各種蝙蝠的差異性多半在耳朵、鼻子、顏色,鼻子呈現葉片狀的叫葉鼻蝠、管狀的叫管鼻蝠、還有馬蹄型的叫蹄鼻蝠,型態多變,還有全身金黃色的金黃鼠耳蝠;陳家鴻對各種蝙蝠如數家珍,總樂於分享研究蝙蝠的心得。

儘管工作地點離家遠,單程就需花上3、4小時,但陳家鴻可以為了蝙蝠不辭辛苦。有一回放假下山,晚間接獲消息有同事抓到一隻蝙蝠,傳送照片一看發現是非常稀有的黃錦蝠,隔天立刻又衝回山上。

調查研究蝙蝠常需要夜間作業,傍晚網子架好後,每隔1小時查網,一有發現便立即帶回做測量,他常忙到深夜或隔天清晨;也曾為研究蝙蝠活動模式,整夜守在洞口打地舖,監看超音波偵測器,一做就是連續好幾個夜晚。

陳家鴻不覺得苦,反而笑說「這是一種期待的喜悅」。

蝙蝠媽媽是倒吊著生產、育兒,去年6月雪霸首次發現懷孕蝙蝠,陳家鴻回想當天下午要放飛時,打開袋子發現多了一隻小蝙蝠,充滿訝異與驚喜。他說,蝙蝠不只是他的研究對象,更帶給他生命無比的樂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