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 手機網絡攻擊 成家常便飯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專家表示,由於第3方雲儲存應用日增、開源智能手機日益普遍、移動平台銀行和其他理財交易逐漸推進,導致企業數據庫日益成為網絡攻擊目標。再加上黑客攻擊工具日益精湛,計算能力日益強大,使得犯罪份子更易將受保護的企業數據作為攻擊目標。

據《多倫多星報》報導,皇后大學教授斯基利科恩(David Skillicorn)表示,儘管目前普通企業和消費者的網絡攻擊防範能力比10年前大增,但黑客技術仍要略領先幾步,而且許多公司使用默認密碼設置,為黑客提供方便攻擊的更多線索。

但多倫多Solutions Research顧問公司總裁伊吉特(Kaan Yigit)表示,網絡攻擊變得更頻繁,是因為人們越來越多生活和理財事務都是在網絡上進行。但企業通常能很快發現網絡攻擊,從而防止更多損失,並加強社交媒體世界大環境下的透露度限制,因此報告更及時更快。

斯基利科恩說,現在尚無全球性的網絡犯罪份子目標跟蹤引渡框架,再加上確認黑客身份困難重重,而且消費者也願意為了網絡方便而犧牲安全,這些都為網絡攻擊提供更多機會。這也就意味著,遭受網絡攻擊打擊最大的是銀行等有能力反應的機構。

企業、手機日益成攻擊目標

最新成為網絡攻擊目標的公司有加拿大貝爾、法國Orange移動和美國酒店管理公司White Lodging。上週末,貝爾公司2.2421萬個用戶名和密碼及5個小企業客戶有效信用卡號被人在網上貼出。近日一個自稱為NullCrew的團體在一個未經確認的推特帖子上宣稱主導了這次攻擊。

貝爾透露,目前公司正繼續對此事進行調查,此次數據被公開在網上,是因為渥京的第3方供應商IT系統被黑客攻擊導致。貝爾還透露,公司發現此事後,已及時通知信用卡公司,禁用被公開的密碼,並聯繫客戶。貝爾還透露,公司內部網絡和IT系統沒有受此事影響,且公司家庭、移動或企業客戶也沒受到攻擊。

網絡安全博客Brian Krebs一份報告稱,實際上,貝爾此次被攻擊事件,和韓國前不久的一起2000萬信用卡數據被攻擊、法國Orange移動公司80萬客戶賬戶被攻擊,以及美國White Lodging酒店管理公司數萬客戶信用卡和銀行卡數據被盜等攻擊事件相比,實乃小巫見大巫。

其他受到網絡攻擊的還有美國Target,Target去年透露公司近7000萬用戶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和郵箱等個人信息被黑客攻擊。SophosLabs安全軟件供應商一份報告曾表示,越來越多黑客將攻擊目標放在一些專門公司或機構上,其中還包括一些此前不是黑客主要攻擊目標的機構。

反病毒Kaspersky Lab執行長卡斯帕斯基(Evgeny Kaspersky)表示,Android手機上的銀行交易,最易受網絡犯罪攻擊。目前網絡犯罪正日益盯上手機,但人們卻並未意識到這一點。雖說手機黑客攻擊不如電腦黑客攻擊嚴重,但卻是與日俱增。

多倫多J Arnold & Associates IP通信顧問阿羅德(Jon Arnold)說,今後網絡攻擊會更頻繁,規模更大,大小企業都疲於應付,反網絡攻擊今後也會成為企業一項巨大業務成本。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中共外交部回應網絡攻擊態度軟化 分崩顯露
【陳思敏】中共勿以自己的內亂亂人
亞太安全會 美國防部長公開警告北京網絡攻擊
網絡攻擊 亞太 人權 奧習會3大聚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