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唐人街年味濃 超級星期六舞獅採青最熱鬧

人氣: 79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0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在曼哈頓唐人街,華人社區一直保留著舞獅的傳統,特別到了新年前後,在商業區大街小巷都可以聽到震耳欲聾的鑼鼓聲,見到彩虹般繽紛色彩的各種舞獅的身影,鑼鼓喧囂之處,掀起陣陣熱鬧的氣氛,大人、小孩追前跟後的樂此不疲。一些商家、僑團在店鋪、會所門前,或春宴上邀請舞獅前來採青助興,感受新年的濃郁氣氛之餘,亦帶有驅邪迎新、如意吉祥、生意興隆的好意頭。

鑼鼓喧天,獅子出場,它邁著矯健的步伐,左顧右盼,搖頭晃腦,神采飛揚。南獅又稱醒獅,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獨角,額上一面鏡子,眼簾、嘴和耳朵都可動。圖為2014年年初一醒獅在勿街聯成公所前為民眾賀歲。(攝影:戴兵/大紀元)

紐約唐人街的僑團有上百家,家家排著隊擺春宴,從「立春」前吃到「立夏」將臨,每年都要吃上一百天,因此春宴上的舞獅採青活動也延綿不絕,廣東人有句俗話說「有心不怕遲、十五都是拜年時」,而紐約僑社則說「有心不怕遲、十月都是拜年時」,十月可比十五遲多了。
唐人街商鋪開業等喜慶場合,都喜歡以舞獅助慶。圖為2014年醒獅在勿街商家前表演,從口中吐出「恭喜發財」條聯,觀眾一片喝彩。這個板凳上面的盆裡就放有「青」,要想拿到,舞獅師傅要跳上條凳作各種表演,最後用手穿過獅嘴去採「青」,將采到的卷軸打開展示給圍觀群眾看,並行答謝禮。(攝影:蔡溶/大紀元)

由于年初一很多商家都關門休息,所以多數獅子隊這幾年都在年初一之后的第一個週六(舞獅的超級星期六- Super-Saturday)沿街向商戶拜年,其熱鬧程度甚至超過大年初一。本週六(2月8日)上午開始,將有16路獅子隊云集中國城的核心路段勿街、伊麗莎白街、茂比利街及擺也街上,沿街起舞,逐戶獻技、討紅包,從早上11點到下午5點,滿城獅子,好不熱鬧。
陳家齡(右)與李長明(左)2月5日晚在紐約安良工商總會的春宴上。(攝影:蔡溶/大紀元)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為了讓大家都有熱鬧可看,又有門道可學,記者日前採訪了紐約洪青會的顧問陳家齡,以及美東蔡李佛總會會長、紐約鴻勝館館長李長明,請他們講述舞獅這個傳統行業在唐人街的點滴故事。

舞獅傳統緣起

「舞獅是從唐朝開始(廣泛流行),之前商人由絲綢之路到中東的波斯,見到舞獅,才帶了這個傳統回來。因為中國本土沒有獅子,只有老虎。」陳家齡說,中國的舞獅分南北兩派,紐約華社幾乎都舞南獅,北獅很少見,只有法拉盛一個隊伍是舞北獅。

南獅表現出獅子的勇氣與雄威,步步為營到採青成功,代表年年豐收、步步高升、排除萬難。圖為2012年華埠商家經歷桑迪風災後,聯合舉辦「一元復始、振興華埠」大型街坊節,醒獅表演採青。(攝影:蔡溶/大紀元)

「北獅很容易辨認,獅子頭很大,毛髮和耳朵都很長,(舞獅人全身披獅被,包的嚴嚴實實)你見不到人的,有一個圓球在玩,表演時有些像雜耍,其實也很有趣。但是南獅通常都是這個派、那個派,練武術的人去舞的,功夫練到差不多了,師父才教你舞獅頭,因為獅頭代表武館,你如果站不穩,獅頭一碰地的話,整家武館就沒有臉面了,可以拆牌的了,那以後還怎麼做啊?」

李長明說,舞獅的廣泛流傳和唐朝皇帝有關:「傳說中唐朝皇帝夢中見到一只瑞獸,有角、大耳,他醒來後感覺太平吉祥,而他每年都會發夢見到這只瑞獸,所以后來模仿瑞獸的舞獅成為過年過節的必備節目。」

南獅流派眾多 獅子各有特性

李長明說,佛山是南派武術的重要基地,歷代武術名家不勝枚舉,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等都出自佛山,被稱為「武術之鄉」。「500年前佛山盛行武術,有洪門、周家、螳螂、蔡李佛很多很多門派都在那里,每年過節,這些門派都會派獅隊出來恭賀新年,所以出來很多舞獅隊。」

「舞獅分南獅和北獅,但是南獅又分客家獅、臺灣獅、開口獅、閉口獅,而在廣東又分鶴山獅、佛山獅,佛山獅比較『惡』一些,步法比較威勢,鶴山獅比較柔和,扁嘴突出如鴨嘴,也叫鴨嘴獅。」

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以紅色為主,配以黑色花紋,另襯黑眉、黑鬚,獅身以紅黑錦布相配而成的,人稱「關公獅」(圖中),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另外還有沉著剛健,威嚴有力的「劉備獅」,形象及動作都強悍勇猛的「張飛獅」和以黃色為主,配以黑色虎紋、黑眉黑鬚的「趙云獅」。圖為五頭醒獅在2013年「劉關張趙」四姓宗親組成的紐約龍崗親義公所春宴上。(攝影:蔡溶/大紀元)

李長明繼續說,另外「南獅(按顏色和造型)又分劉備、關公、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等等。性格也都不一樣,張飛的人怎么樣?張飛連睡覺都不眨眼的,開著眼睡的,所以舞這個獅的就要表演出這個人物的性格、神態出來,張飛獅的胡須(鬚)比較短,青面、獠牙、折角、短鬚、不眨眼的,獅衣全黑色,或夾一點綠色,以黑獅為代表。」而劉備的鬚長,多為黃面白鬚獅;關公天生臉紅,以黑鬚紅面獅作代表。

陳家齡說,30、40年前唐人街的獅子不像現在這般色雜,一般傳統舞獅用的獅子也是一文一武講究平衡,一頭紅黑色的青年獅是代表忠義勇猛,造型最突出一點是獅頭的嘴下鬍鬚是硬的,像掃把那樣一排的嘴下刺出來,粵語稱鐵角牙擦蘇(鬚),以往年青人喜愛舞動這種獅以示威武;

這是之前的白鬚七彩色的獅子,現在很少見了。(陳家齡提供)

另一頭白鬚七彩色的獅子代表仁德瑞祥,獅身以7色錦布相配,獅須較長、柔軟,通常用棉花來裝飾,形貌祥和。但是現在很少見了,近幾年隨著舞獅比賽的盛行,金、銀、 紅、黃、 黑、 藍、綠、紫等諸多顏色,還有粉紅色麟甲的獅子都出來了,陳家齡說,剛開始有人定了這種顏色的獅子回來時,他們都不敢碰,覺得怎麼像女子(舞)獅。

舞獅其實很多規矩

舞獅是一門集武術、陣法、鑼鼓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陳家齡說,「舞獅其實很多規矩,早幾年武館盛行時,主人擺一個陣在那裡,你一定要有一個破陣的方法,要按那個方法來做,你不能人家擺一個生菜,你隨便舞兩下,拿了紅包就走的。那個破陣的方法,去到哪裡都一樣,這是傳統的。」他又說,不同舞法因不同的地區、不同門派的師父練拳特點而有差異,後來大陸弄規范化的新武術,把門派的特點都弄沒了。

「不過現在的規矩也沒有這麼嚴格了,現在舞獅就舞獅,沒有學功夫的,以前你練武不滿十年、八年的,師父都不會讓你碰獅頭。」陳家齡說,去年新年他在街頭碰到幾名大學生披著獅皮,跟在舞獅隊後面進同一個商家,自己沒有音樂,借著剛離開的舞獅隊的鼓鑼聲未遠,趁機也向商家討紅包,這是混飯吃了。

傳統舞獅精髓——擺陣(擺青)破陣(採青)

陳家齡說,他年輕的時候有一次跟團到費城去舞獅,當地需要舞獅藝人上門的,便在家擺好了陣式,從前的陣式花樣繁多(據聞有「文陣三十六,武陣七十二」之說),那次他們就碰到了以前從沒見過的陣式,只好打電話回紐約,向師父求救。

「到了那家,只見他擺了一個橋,拿一塊板,在那裡有一個小臺,拿一個盆,盆裡盛滿了清水,放一條生魚在盆裡…」一看傻眼了,還好,舞獅經驗豐富的師父電話裡一番指點後,「那個獅先在外圍舞獅,然後上橋,就像那個貓要吃魚一樣,小心的走上橋,這裡看看那裡看看,這就要舞一陣子了,然後過橋,在盆那裡看一下水,不過你要先喝了那些水——事先準備一條毛巾放在獅子頭里,用毛巾將水吸走,才能抓魚,否則魚在那裡游,你怎麼抓魚?」

2010年8月曼哈頓華埠五分局在哥倫佈公園舉辦的「全國打擊犯罪夜」慶祝活動上,華埠醒獅隊擺了難得一見的生魚陣,生動傳神的表演博得了眾人的喝彩,圖為表演接近尾聲,獅子將一條活魚奉與嘉賓,祝其「年年有餘」。(攝影:蔡溶/大紀元)

最後將魚奉與主人家,祝其「年年有餘」,破陣成功後才能拿到紅包,陳家齡說,這一個陣式要表現故事情節和獅子的心理,上橋、吃魚過程中動、靜、驚、疑,到飽食後的喜、樂各種憨態可掬的形態,舞下來至少需要半個小時到45分鐘。那天個個阿婆在家裡,設了不同的陣,陣陣環環緊扣。

「這裡要玩1個小時破陣,那裡又要半個小時、再一處又要半個小時,一個多小時都沒走完半條街,我們本想著半個小時就打道回府,結果舞了6個小時,因為人家怎麼擺,你只能怎麼破。」

不過舞的時間長短也與紅包數目成正比,「你沒有1000元,誰會給你舞這麼久呢?所以要先問清楚紅包是多少,如果才10元20元,就不能又搭梯子,又破陣,花這麼多時間了。」陳家齡說,現在舞獅很少擺這些陣式,情節與功夫要求也簡單了。

傳統舞獅青陣 文化內涵廣泛

「我從4、5歲接觸舞獅一直到現在,來到美國後,在唐人街也舞了20年。」從兒時就接受民間文化熏陶的李長明對傳統舞獅青陣也非常懷念,他說以前在佛山,老師傅都喜歡擺陣,各種各樣的陣數不清,例如「七星伴月」、「醉八仙」、「八卦陣」、「五行陣」、「鯉魚青」、「姜太公釣魚」等等。

「全部是傳統文化,採青的時候就有步法,有入位和出位,不懂的話人家會踢你出去,比如八卦陣有八個門,有生門、死門,有天門、地門,所以就要分了…破陣是學問來的。」

「還有『毒蛇攔路』、『蛇青』、『盤青』、『蟹青』等等,蛇是真的蛇,螃蟹也是真的,放一個罐,擺一條蛇在里面,獅子要把蛇拿出來…當然現在沒有這個技能不能這么做了、危險。」

採青的「青」指一束懸起的蔬菜,主人把生菜及利市(紅包)高高地懸掛起來,獅在「青」前舞數回,表現猶豫,然後一躍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吐青」,吐出的「青」拋向事主,以示吉利。圖為2014年醒獅在師公工商總會的賀春儀式上表演採青。(攝影:蔡溶/大紀元)

既然擺青、採青實際指的是擺陣與破陣,為何叫「青」呢?李長明說,現在人們常說的「採青」,舊時是「反清復明」的意思,因生菜是青色,代表清朝,其意思是將清朝採下來吃掉,使其滅亡,但是現在時過境遷,改將青色的生菜比喻為「生財」,採青象征生意興隆。因此新年期間,和店舖開張,新居入伙等,舞獅採青可帶來一年順景、如意吉祥的意頭。
[[16]]
獅子要登高才能採到高掛在二樓的「青」。圖為竹林寺螳螂派的舞獅隊2014年2月8日在唐人街表演採青。(蔡溶/大紀元)

南獅講究腰馬紮實

陳家齡說,傳統每個新丁學舞獅前要先學打拳,學打拳前要先蹲馬步,武術必須有師父教的,經過長期的基礎訓練和打拳、練習兵器,練習到功夫熟練後,師父才讓學舞獅。

「我們之前練紮馬都要整一年,就是腳力,練各種基本馬步,如吊步、麒麟步、三星步,四平馬、吊馬、低丁馬、高丁馬等等,紮馬步紮到你受不了為止,有些人10分鐘都已經全身發抖了,那時舞獅都是武館的人做的,你站的穩不穩,人家看你的腳就知道了。」

南獅的舞動花樣很多,舞者透過表現自己的樁功,配合獅頭動作惟妙惟俏的表演,故此南獅講究的是紮紮實實的下盤功夫和熟練的配合。舞獅人要武功高強,否則也無法做一些高難度動作。陳家齡說,現在年輕人很少鍛煉,不練武術了,更不要說吃苦練紮馬一整年的,所以現在大多數舞獅不太講究腰馬和勁道,大多只是逗戲舞蹈一番,造個熱鬧的勢而已。

「之前唐人街很小,我們有興趣學這些,現在的學生放學後要參加這個輔導那個輔導,除了讀書,又要學彈琴、做義工,很多的壓力。所以現在唐人學功夫的少了,唐人街現在也沒有多少武館,租金太貴。」陳家齡說,傳統舞獅的延續與傳統武術的傳承息息相關。

舞獅:中華民族的獨特藝術

「這只獅子在這里,你怎么樣舞出一個形象出來呢?」李長明說,學舞獅一開始最基本的要從「醒獅出洞」開始學,「獅子在洞里睡醒,起身,出洞,見到陽光,退縮。這是基本動作。然后它上山採食,吃飽了以后,它還會瞌睡…其實舞獅舞的好的,真的是形神兼備。」

「採青」有四大類別,各有名堂,計有:高青(如一柱擎天青)、低青(如鯉躍龍門青)、陣青(如十八羅漢陣)和梅花椿等,每一個動作都要經過艱苦扎實的訓練,例如上肩時的難度在於一躍而上,不怕往前掉(掉了可再試),只怕用力過猛「飛」過頭往後跌,需要兩個人有相當大的默契。圖為2010年虎年中華公所前精彩的樁虎表演,舞虎在節奏鮮明的鼓點中邁出靈動的步伐在兩米多高的梅花樁上,升騰跳躍,如履平地一般,贏得一片叫好聲。(攝影:蔡溶/大紀元)

「先有傳統武術才有舞獅。舞獅和武術密不可分,舊時僅獅頭就有30斤重,大號獅還不止了,真的要講腰馬,還要翻身上桿,沒有功力不行,不像現在舞獅像跳舞,現代年輕人很怕辛苦,沒有扎實的功架,馬步都不能紮的怎么舞獅?那就像跳舞。」李長明說,由于傳統武術的流失,現在很多人都不會傳統的舞獅藝術,觀賞性也會受到影響。

「當你第一次看那些舞蹈一樣的獅子時,你覺得很好看,但是看多幾次你就覺得不好看了,跳來跳去有什么意思。但是當你看傳統的舞獅就不一樣,你真的看到他的步法、走法,那樣的生動。這是一種藝術,所以外國人說傳統武術是martial art。」

凡新獅初舞,按照傳統的俗規,要舉行「點睛」儀式。主人會邀請德高望重的主禮嘉賓一起,用新筆把硃砂塗在獅的眼睛上,象徵給予生命。點睛人把執筆的手揚起時,全場鼓聲雷鳴,鑼聲大響,一片歡騰景象。圖為在2010年華埠慶中華民國99年雙十愛國大游行之前,舉行了熱鬧的舞虎的點睛儀式,時任中華公所主席的伍權碩和時任經文處處長的高振群為老虎點睛,預祝華人虎年吉祥、虎虎生風。(攝影:戴兵/大紀元)

陳家齡也說,傳統舞獅在他看來,尤其是破陣,「真的像看大戲一樣,非常有意思。」他也提及,傳統舞獅中,點睛(的儀式)是非常重要的,關系到獅子的神采。

李長明說,考慮到對東方文化的理解力,他現在收的徒弟99%是華人,如果西方人想學,也要日積月累的「慢慢懂得中華傳統文化,我才會教他舞獅。」

鼓樂的配合

李長明說,鼓樂是用鼓和鈸、鑼等樂器,共成有節奏的音樂,「告訴獅子知道要做什么,當它不動的時候,你要催它,一定要動,當它動的時候,你要告訴它靜下來、靜下來、靜下來,所以鼓里面快、慢、大聲、小聲,花式變化多,再配上鈸、鑼等運用,變化多端。」

獅頭的動作、鑼和鈸的敲打,都要聽令於鼓手,所以鼓手是相當威風的角色,因為他可以露臉,又被鈸手鑼手圍繞在中心。

就像非洲的「說話鼓」(talking drum),在村落與村落之間有傳遞訊息的功能, 鼓聲的節奏及高低抑揚,完全根據語言而來,因此聽者能立刻了解其意涵。李長明說,舞獅的鼓語也類似,是會講話的,獅子的舞動是跟隨鼓樂的。

而除此之外,李長明說,舞獅有很多的配合,是一門綜合的藝術,而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本身也是藝術,「獅頭、獅尾是單獨的solo(獨奏),鼓也是個人的solo,如果單看打鼓人的表演也很精彩的,但是他們都要配合,獅子舞動起來就十分的雄壯威猛。」

雄獅相鬥已成歷史

若干年前,唐人街的舞獅活動還包括武術表演,「帶上刀槍棍棒十八般兵器,都拿齊出來的,穿上功夫服,全付武行打扮,早兩三年都有,未舞獅之前先耍幾套功夫,現在只是拿一條棍,隔開人群用。」陳家齡說,現在警方不準帶關刀、大刀、櫻槍等器械,是因為舊時幫派盛行時,不同派系的兩個獅陣相遇,獅頭碰獅頭,相互打鬥拼陣下,刀光劍影隨時演變為真刀真槍的大比拼,警方曾一度要為每個醒獅隊安排兩名輔警跟著,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

陳家齡從12-13歲開始練習江西竹林螳螂派國術,至今已有45個年頭了。圖為1973年陳家齡在華埠舞獅前,表演武術的照片。(陳家齡提供)

現在,雄獅相鬥已成歷史,如果兩獅相遇,雙方約定俗成都會盡量低樁矮步,獅頭低伏,勿使高昂,以示謙恭。陳家齡說,以前他們舞獅結束後洪青會(洪門青年體育會)獅子隊在勿街22號洪門前,還會「開盤」表演一下功夫,其他武館都會這么做,現在竹林螳螂派等一些武館還保留了這個傳統,鑼鼓聲聲中,舞刀弄槍,「給人看一下,來跟我們學吧。」
2014年2月8日竹林螳螂派武館在一天的舞獅結束後,下午5點收隊前,零下攝氏六度的低溫下依然按照傳統,在唐人街舞刀弄槍、表演武術。(蔡溶/大紀元)

2014年2月8日竹林螳螂派武館在一天的舞獅結束後,下午5點收隊前,零下攝氏六度的低溫下依然按照傳統,在唐人街舞刀弄槍、表演武術。(蔡溶/大紀元)

唐人街過年的歷史變化

「以前的鋪租很便宜,所以過新年商戶要放一個禮拜的假,唐人街餐館真的歲尾收爐的,那時出來沒有吃的,不像現在租金高昂,關門7天沒有人能頂的住。」中華公所秘書陳炎銘說,以往唐人除了那幾家戲院就沒有別處可玩的,正式的娛樂就是在中華公所。

陳家齡說,自他4、50年前來紐約,華埠就已有新年舞獅的傳統,印象深刻的還有中華公所整整一個禮拜的新年活動,「以前中華公所過年會出一個計劃,例如年初一舞獅,初二唱大戲,初三魔術表演,初四大遊行,中文學校鼓樂隊表演,初五唱歌,老一輩玩粵劇,年輕人玩時代曲、歌唱比賽,還有light band樂隊,初六初七放電影等等,以前有很多節目,新年每一天都有節目玩,平時逢年過節也組織很多活動,一年一次的遊船河…」

陳炎銘說,還有戲院帶旺經濟,香港有戲班過來通常在新聲劇院做戲,不懂英文的華人就在唐人街,看「唐山戲」,加上有爆竹燃放,所以那時過年期間非常熱鬧。

「根據中華公所的章程,所有住在大紐約地區的都是(中華公所的)會員,一年的會員費30元,不用每一個人交,只需你所屬的公所交就行了,不過從上個世紀30年代到現在一分錢沒漲過,現在還是30元,銀行利息又低,沒人捐款,大家以為中華公所龍頭、大把錢,根本不是。」陳炎銘說,大家都希望有更多的文化推動,帶旺唐人街經濟,他也一樣。

布碌崙華人協會今年2月2日舉辦第27屆新年大遊行,不但有精彩的高樁表演,還出現了超級大號的大獅子(太獅)。平常舞獅由兩個人配合,一個在前面舞弄獅頭,一個人在後面充當獅尾,看,大號獅子里有四個人呢。(攝影:王依瀾/大紀元)

「採青」有四大類別,各有名堂,計有:高青(如一柱擎天青)、低青(如鯉躍龍門青)、陣青(如十八羅漢陣)和梅花椿等。圖為布碌崙華人協會今年2月2日舉辦第27屆新年大遊行,精彩的一柱擎天青表演,獅子從口中吐出「馬運亨通」、「龍馬精神」及「馬到成功」三幅對聯,全場鼓聲雷鳴,鑼聲大響,禮炮沖天,一片歡騰景象。(攝影:王依瀾/大紀元)

(責任編輯:漢娜)

評論